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内观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提问"别人为我所做的""我对别人的回报""我给别人带来的麻烦"的形式来进行。内观疗法的主要类型有集中内观、分散内观(日常内观)、记录内观、通信内观,目前在治疗领域、教育领域、成瘾戒治领域广泛运用,并收效甚佳。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内观疗法有望在中小学生人格发展、自我完善与人际提升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卢晓军 《小读者》2011,(9):I0015-I0016
作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这是中国和美国的父母所共同的.所不同的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同。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中美不同的父母观:第一,子女的所属问题:即孩子是属于他们自己还是属于父母。  相似文献   

3.
正一.初中生亲子冲突的表现形式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在这一成长时期,亲子冲突作为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状态,会对初中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初中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学习三个方面。1.对初中生自我认知的影响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正确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对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个体的自我意识更加地强烈。如果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及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揭示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机制,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评定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和初中生学校适应问卷,通过随机取样对701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学校适应呈显著负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2)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均可以通过自我同一性的中介作用对初中生学校适应产生影响。结论: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在三种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禄 《考试周刊》2009,(52):225-226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提问是根据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设置问题而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主要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境,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使学生的思维达到较高的水平.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精心设疑,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有效地发挥课堂提问所特有的引发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学生练习写话题为“关爱”的作文。在全班五十个学生的作文中,有三分之二的作文都是写自己是独生子女,回家后得到父母怎样的怜爱,遇到难题后父母又是怎样急着给自己解答等等。从形式和结构上看纯属一类。在他们的眼里,除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外,就再也难以看到其他的“爱”了。  相似文献   

7.
凯特·肖邦在《觉醒》中探讨了女性渴望性爱、追求艺术及母亲的职责这三个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到了她所设计的女性人物身上。赖斯小姐、埃德娜、拉特诺尔夫人其实是肖邦幻想的一种人格的三种结构而已,分别代表本我、自我和超我。肖邦通过展现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试图为自己也为同时代的女性探索出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一、初中生亲子冲突的大致情况1.初中生亲子冲突的内容有学者在对初一、初二学生亲子冲突的研究中发现,初中生与母亲的冲突依次为日常生活安排、学业、家务、外表、钱、家庭关系、朋友和隐私,与父亲的冲突依次为日常生活安排、学业、家务、钱、家庭关系、外表、朋友和隐私。总体来讲,和父母冲突最多的三个方面依次为学业、日常生活安排和做家务。国外有学者在对青春期早期(11-14岁)的亲子冲突的研究中发现,青春期早期产生亲子冲突最多的内容为家务事、整理房间和学业表现,这与国内的研究基本一致。除此之外,在该研究中,亲子冲突的内容还包括…  相似文献   

9.
陈广海 《考试周刊》2009,(41):188-188
在化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提问是根据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设置问题而进行教学提问的一种形式。课堂提问主要是引发认知冲突,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难,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对问题的理解,迅速发展较高水平的思维。在全面实施新课标的今天,  相似文献   

10.
郭小玲 《职教论坛》2002,(16):48-48
提问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也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确实达到提问的目的,我在教学中运用“三问”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三问教学法力求体现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并力求探索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教书育人的最佳结合的教学规律。“三问”教学法其基本内容就是用“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讨论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三种问答形式进行教学。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启…  相似文献   

11.
采用婚姻质量、反刍思维、亲子冲突解决策略和匹兹堡睡眠质量4份量表,对286名初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婚姻家庭质量、父母教养方式、初中生反刍思维与初中生睡眠质量呈正相关;四个因素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婚姻家庭质量的好坏不仅能直接影响孩子的睡眠,也可以通过管教方式影响孩子的反刍思维,进而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种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应对,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努力将新的教学策略落实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提升初中生的提问能力时,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初中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有效提问。本文就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提问能力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使初中生的提问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堂提问只有通过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解决,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营造愉悦和竞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2.提问方向要明确,提问难度要适当,3.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堂提问只有通过学生对老师所提问题的解决,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1.营造愉悦和竞争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2.提问方向要明确,提问难度要适当,3.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15.
以《简易初中生应对方式自陈量表》为工具对甘肃三个地区随机抽取的三所初级中学二年级学生共536人进行的测验研究发现,初中生的应对方式以主动型为主、被动型为辅.六种应对方式的使用频率依次是改变认知积极评价、求助、吸取经验与直接行动、通过学习解决问题、否认与忍耐、幻想.主动型应对方式在挫折与冲突情境下的使用高于压力与变化情境下的使用,而被动型应对方式在变化情境下的使用高于挫折、冲突与压力情境下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主持人语·内观疗法是一种源于日本的心理疗法。日语中"内观"的意思是内省、观察自我,内观疗法又可以称作"观察自己法""洞察自我法"。内观疗法简单易行,三个主题"别人为我做的""我为别人做的""我给别人添的麻烦"具体、明确、简单。内观疗法是一种自我心理训练方法,具有自我指导的意义,同时也适用于心理治疗,如人格障碍、青少年品行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康复期  相似文献   

17.
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有关父母冲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自我分化指个体能在理智与情感、亲密与独立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为了探讨父母冲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影响及冲突评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四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中选取1023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分化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在自我分化的四个方面,大学生情感断绝方面的分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自我立场,第三是人际融合,分化程度最低的方面是情绪反应;(2)父母冲突水平越高,大学生对父母冲突的评价就会越消极,大学生的自我分化程度也越低;(3)冲突评价的三个方面"冲突应对效能"、"冲突威胁认知"、"冲突自我归因"和父母冲突特征的"父母冲突解决"方面可依次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4)大学生对父母冲突的评价在父母冲突与自我分化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且中介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男生模型中,冲突评价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只有冲突应对效能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女生模型中,冲突评价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三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18.
接纳冲突:当代教师面对师生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过三种冲突观:传统冲突观、人际关系冲突观和相互作用冲突观。人们对待冲突的态度也经历了因惧怕而回避冲突、接纳冲突、自觉利用冲突的正面功能三个阶段。冲突是民主社会的特征之一,冲突具有不可忽视的正面功能,接纳冲突是当代教师应具有的冲突观。在接纳冲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冲突处理策略妥善解决师生冲突。  相似文献   

19.
[活动对象]初一学生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设想]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呈现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随着初中生与同学相处时间的增多,他们对情感支持的需要逐渐从父母转向同龄人,他们渴望结交到同龄朋友以满足其情感归属等心理需要;二是部分初中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我行我素"的特点,这种过分"自我中心",缺乏"换位思考"的特点必然给他人带来伤害,从而对其交友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初中生对"朋友"的理解还不充分,加上缺乏必要的交友方法,往往也会导致部分初中生难以结交到朋友,从而倍感孤独. 本课通过引导初中生学习正确的交友之道,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和伤害,从而帮助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初中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形式,但在设计与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技术性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从总体要求、突破口的选择和合理的提问结构三个角度讨论提问的设计技术.并对课堂提问的课堂操作进行了细致的分解,以提高提问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