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教师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到幸福。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作为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一直是人们的追求。那么作为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2.
有一首歌唱到:"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从古到今,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幸福的探索。幸福是什么?老子说,幸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幸福就是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它是一种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引导他们探求学习、高尚做人的幸福感,用正确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学习和生活幸福的素质教育,这与苏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让人感到快乐.满足.高兴的积极情感。百度百科对幸福的解释为:“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可见。幸福和情绪有关。因此.父母关注孩子的幸福指数.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健康。  相似文献   

4.
浅析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 《教育导刊》2006,(11):36-38
一、什么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拥有物质财富是幸福,有人说生活快乐是幸福,有人说心想事成是幸福……《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马克思则认为,“幸福”是人的目的性自由实现时的一种主体生存状态,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生存状态的主观感受,表现为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感。综合此两种解释,幸福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生活、境遇称心如意,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满足,而幸福感则是对这种精神满足的主观感受。那么,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  相似文献   

5.
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每个人毕生为之追求的永恒主题,而什么是幸福,至今却没有统一的界定。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是人的根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愉快状态。词典的解释是,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这表明幸福是一种心境、一种感受,是个人在达到自我愿望后的一种主观反映。这种反映和感受应该包含物质、精神两大方面。幸福感是主观的状态,它既受年龄、文化的影响,同样受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什么?字典上说,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很抽象,只有一句话。但在查可欣看来,幸福很具体,有整整一本书。如果你想幸福,那就看看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7.
王亦东 《宁夏教育》2013,(7):136-136
幸福是人人部追求的,因为个人观念和定位的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会不同。在我看来,幸福就是令人感到高兴或快乐的事情或境遇。有的人认为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幸福,有的人认为在逆境中获得一声祝福是一种幸福。在岁月的流逝中,我常常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做一名教师的幸福到底是什么?年轻的教育家袁卫星老师说过:  相似文献   

8.
幸福是人在创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实践中,由感受到理想吕标与理想现实而得到的精神满足,而人会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过程中得到自我愉悦和欣慰感受,是一种从理想到现实最美的情感体验。幸福不仅仅表现为肉体快乐,更重要是理想与精神快乐。因此进行理想教育对促进个人精神满足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9.
在讨论问题之前,有必要辨清两个概念:幸福和幸福感。所谓"幸福",按照辞典的解释,指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所谓幸福感,则是指对幸福的体验与判断。幸福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客观存在,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幸福感则是一种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基本解释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08,(19):35-35
王卫东、常淑芳在《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上撰文说,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指主体通过创造劳动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意识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满足,其基本条件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表现为人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因此,获得幸福是一种能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作者认为教育增进学生的幸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追求幸福的健康生命,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幸福境界。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心态,积极向上又不攀比;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对生活的体验与满足;又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拥有,爱我所有就幸福。是啊,对幸福的理解是多样的,懂得感动是幸福,学会感恩是幸福,取得成功是幸福,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一种有意识的“生活”。它不断叩问、追寻和创造生活的意义.努力提升自身的生存质量.追求人生的幸福。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曾说过: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的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个人幸福的追求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因为人的存在具有二重性。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把这两个方面内在地具于一身。所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柴发 《教书育人》2012,(32):45-46
幸福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实现"教育的幸福"和分享"幸福的教育"是学生、教师乃至全社会的美好向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幸福,有很多种解释。我国著名伦理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在《什么是幸福》的演讲中说,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体验幸福,感受幸福 庄子认为,“至乐活身”。列夫·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提出,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部部长,贵仁诠释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追求幸福呢?究竟什么是幸福教育呢?康德认为,“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达到人人都拥有幸福的人生为终极目标”。费尔巴哈在《幸福论》中提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根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育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我们认为,幸福是指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教育的幸福梦是在教育过程中人生养成的目的、需要、欲望得到实现和满足后的心理体验,它意味着主体的生存和发展进入更完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每个人追寻的目标与理想。教师亦希望能过上一种幸福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纯美。同时,教师也希望从职业中收获幸福、尊严与快乐。
  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幸福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刘次林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黄正平则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陆春庚 《中国教师》2009,(16):10-11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学生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和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相比,他们简直是生活在天堂;有人说:我要让孩子幸福,孩子有什么要求我能满足的都要满足,我不想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样受苦。现在的孩子真的比他们的父母童年时幸福吗?物质富足就是幸福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