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舟 《海外英语》2012,(24):277-279
作为语言认知现象,隐喻渗透各个文化团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助隐喻来更好地理解那些陌生的、抽象的东西。作为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部分,情感抽象而又难以令人捉摸。故情感的表达往往离不开隐喻。基于人类相同的生理和心理体验,情感的隐喻表达在中英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观察细致度、文学艺术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其表达方式又有所不同。因此,该论文旨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对其情感表达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做简要探讨,以更好理解中英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积累” ,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 ,要“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在“总目标”中又提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每一个阶段目标都规定了要诵读儿歌、古诗、优秀诗文等 ,“积累”已成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下面想谈一谈自己对于“积累”的一些理解。一、要积累语言 ,更要积累生活一个人的生活经验是发展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阅读从某种角度上说 ,就是语言文字信息激活生活积累 ,形成再现和再造表象的活动。所以茅盾说 ,读…  相似文献   

3.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开始.即从有序观察、捕捉特点、主动观察入手,引导学生学会有效观察,积累生活;从大量阅读、细致精读、积极背诵入手,去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积累语言;努力开发训练场,从读写结合入手进行有效练笔,积累写法.  相似文献   

4.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真生活、真情感,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教学生学会积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为学生搭建积累习作素材的平台。一、积累语言1.背诵文本词句。儿童最初的语言积累主要是口头语言的积累,入学后,除了通过社交继续学习口头语言,更重要的是在语文课上通过阅读课文学习书面语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当堂学过的词语融入  相似文献   

5.
马肖芳 《成才之路》2020,(5):126-12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的全面体现。教师要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情感体验、阅读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文章结合作文教学实践,对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练习写作文常常会面临无话可写或者不知从何而写的尴尬处境,这和他们有限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有关。因此,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增加情感体验,积累各种情感经历,从而让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习惯。不仅如此,小学生还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善于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语言,以及从生活中积累日常语言。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练习写作文常常会面临无话可写或者不知从何而写的尴尬处境,这和他们有限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有关。因此,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积累,让他们在生活中增加情感体验,积累各种情感经历,从而让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习惯。不仅如此,小学生还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并且善于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语言,以及从生活中积累日常语言。  相似文献   

8.
谈到积累,我们考虑较多的是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对与它们相关联的情感积累思考却不够重视。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我们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培养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以下两个方面。一、勤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这里既包括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还包括情感积累。语言积累。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  相似文献   

10.
语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语言实践中积累产生从而又指导和运用于语言实践,使我们能更好地在语言运用中准确地把握语言的韵律、节奏、情感、规则。  相似文献   

11.
庄雅明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08-109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而作文教学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个性、认识世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当前学生习作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着这样的共性问题:空话、套话、假话连篇,内容雷同,千人一面,缺乏独特的思想和个性感受。正因如此,几年来,我们学校在作文教学改革上构建了“体验作文”体系,即引导学生从枯燥的课本中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一、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这种综合性要求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平衡,要求学生有足够的积累。课标也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规定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可见新课程标准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这里的积累包括语言积累和表达方式的积累,也包括生活情感和思想的积累。为了让学生找到作文的感觉,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表达的更好,在素材的积累上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博览群书,增强文化底蕴;二是留心生活,丰...  相似文献   

12.
作文积累ABC     
作文的提高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我认为写作文的积累主要从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和生活积累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作文积累ABC     
作文的提高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丰富的积累。我认为写作文的积累主要从语言积累、情感积累和生活积累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写出真生活、真情感,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无从谈起。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教学生学会积累,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为学生搭建积累习作素材的平台。一、积累语言1.背诵文本词句。  相似文献   

15.
生活积累。一是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多了解社会生活,多关心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二是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舞台,增加生活体验。三是要督促学生养成勤写生活札记或日记的习惯。   语言积累。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与运用能力外,可适当推介一些名著给学生,让他们从书本上学语言。要引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留心他人的语言,搞好分类摘抄和记录,鼓励他们在说话和写作中学以致用。   情感积累。第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借助导读、诵读、讨论、诱导、迁移等手段,…  相似文献   

16.
教育、语文、语言都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教育要注重积累知识,培养学生情感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以围绕生活实际为教学的切入点,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出既能适应社会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双向积蓄是指在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两个板块的同步训练中,注重加强语言积淀和情理积淀两个层面的训练。在横向上扩大学生的认知领域,拓宽学生的智力背景,从纵向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学生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学生写作文感到困难无碍乎两个原因:一是无话可说,缺少真情实感,这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二是有话说不出来,这是因为缺乏语言积累.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变强化指导为注重积累.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程中作文部分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写作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小学生语言和阅读能力的高低,也能够反映出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高低,是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积累的重要结果。教师要积极创新作文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语言积累、情感体验、阅读训练,最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语文是门学习语言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要引导、培养、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