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位在武陵山区的土家人,其居室堂屋正中普遍设置有神龛。至于神龛的起源、内容看似司空见惯,却很少有人留意和研究它,这里以秀山为例对土家神龛文化作初略探索,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密林覆盖的尤卡坦半岛,一个外乡人寻访至此。当他怀着入乡随俗的虔敬之心想要膜拜那里的神祗时,忽然发现此时正身处一个众神遍布的奇异世界,他迈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惊扰丛林中的一个个小小神龛。玛雅人也许并没有什么宗教概念和对信仰的理解,但宗教却覆盖了他们的生活。文明世界的人们称玛雅人是万物有灵论者,因为他们的神灵系统中既有以龙虎形象为主的天神,也存在天地万物的众多神灵,或者说是精灵。超人的神力无时无刻不渗透在玛雅人的生命、生活中,启示他们创造出人类以往的奇迹:建筑、文字、历法和雕塑。  相似文献   

3.
壶形的宇宙     
<正>“祖灵”与“谷灵”的关系是日本民俗学界自始至今研究的课题。关于亡灵的归宿,日本人认为死者的灵魂,在死后的一段期间内为“亡灵”。“亡灵”极不安定,具有危及生者的可能性。“亡灵”活动期间,必须频繁祭祀死者之魂,以消除“亡灵”带来的灾祸。不久“亡灵”净化为“祖灵”,各个灵魂亦将失却独自的个性,同化为一般的祖灵。祖灵不同于亡  相似文献   

4.
祖灵筒是彝族祖灵信仰的物质载体.从形制、制作、神性取得及祭祀等方面来看,祖灵筒是游牧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产物,反映了人们最为原始的对于生殖的崇拜和对种族繁衍兴旺的渴望,通过祭祀、换筒等仪式,可以维系内部沟通,加强家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满族曾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宗法性传统宗教信仰阶段。该信仰的基本对象是"天"和"祖"。天,即天帝、天道、天神;祖,即祖宗、祖德、祖灵。由于对两者崇拜的主要活动是祭祀,且同时进行,故合称为"天祖祭祀"信仰。围绕着"堂子"进行的各种仪式活动构成了这一基本信仰的文化内容。满族宗法性传统宗教是民族与宗教互动发生的结果。今天,"天祖祭祀"信仰在满族民间还有遗留,表现为"祖德宗功"的民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1曾经的神龛上都写着的天、地、国、亲、师位,当人们一说尊师就会提到神龛上的这几个字。老师呢则认为这是祖先给予自己的尊严,认为自己的尊严就得像神龛上的菩萨的尊严一样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7.
肖丽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4):119-121
苗族古歌是苗族诗歌的重要内容,是苗族人的一部创世史诗,其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开天辟地》作为苗族古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苗族先民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相互协调发展的状况,还显示了诗歌中独特的民族审美意识,对后代苗族人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仙娘是湘西苗族当中能通鬼神的女性神职人员,由仙娘主持的仪式叫"跳仙"。"跳仙"是苗族人的一种鬼神崇拜、宗教信仰,带有浓郁的地域及民族特色,是一种重要的民俗现象。仙娘"跳仙"伴随着丰富的信息传递,是当地一种常见的民俗传播活动。仙娘"跳仙"具有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特点,信息载体多样,表演性浓厚,同时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对当地少数民族的族群意识和身份维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回韶山》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堂层靠里的板壁上供着一个神龛。随行的人问毛泽东同志:‘当年是这样的吗?’毛泽东同志笑笑说:‘是这样的。’”这段话,朴实地记叙了毛主席回旧居时的情形。用心读书的学生可能会问:毛主席当年也信神吗?老师怎样解答学生的疑同? 《周恩来选集》(上集)有一篇《学习毛泽东》的文章,其中有一段话与此有关,可供我们教学时参考。周恩来同志说,毛主席“最不同意晋察冀一个课本描写他在十岁的时候就反对迷信,说他从小就不信神。他说恰恰相反,他在小时候也是相信神的,而且信得很厉害。当他妈妈生病的时候,他去求神拜佛。”“那个课本把事情反过来,说他从小就不迷信,打破迷信,生而知之。毛主席说,这是不合事实的。”周恩来同志的这段话,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很好教材。我们要使学生懂得毛主席小时候也曾迷信神的原  相似文献   

10.
苗族刺绣的特点在于苗族妇女的独特创造,在于培养苗族人的历史意识,教育苗族后来人不忘苗族祖先故土,体现出苗族人对祖先的追忆和寻根的浓重相思,被视为苗族凝固的历史而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1.
一条香烟     
编者按:在学生眼中,老师已从神龛上走了下来,成了一个好人.把老师放上神龛,固然有点拿腔作调,刻意威严化,不可取!但是,当我们的学生以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老师时,老师们心中作何感想呢?  相似文献   

12.
吃鼓是黔东南苗族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民俗活动,高排村的吃鼓民俗既有基于血缘关系祭祀祖灵的内容,又有基于地缘关系构建村落共同体的内容。吃鼓在其村落地方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苗族     
苗族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用汉文。苗族人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特色美食主要有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宗教信仰种类多样化、覆盖地区广、信仰人数多、信仰较彻底的特点,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我国经济发展较缓慢地区。通过分析宗教与经济之间存在的联系,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与桎梏影响,为宗教信仰自由与经济良性发展寻求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典型报道一直以来都是电视新闻宣传的拳头产品。如何做好典型宣传,让典型不再是神龛里可望不可及的神像,就需要编导还英雄以本色,于细微处写人。  相似文献   

16.
电影《赛德克·巴莱》通过扎实的人类学调查,完美地把赛德克族人的祖灵信仰呈现在抗日剧情当中。赛德克族群文化在与日本文化碰撞中寻找着赛德克族人的身份认同,为了灵魂自由不惜献出生命,只为奔向彩虹桥那端的祖灵之地,与祖先相聚。  相似文献   

17.
苗族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处。在我国的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苗族先民的记载,他们就是从黄河流域一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瑫语族苗语支,有三大方言区: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苗族人开始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人  相似文献   

18.
相传,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苗族人不断  相似文献   

19.
农村妇女的宗教信仰问题是有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引起学界的关注与研究,本文对此研究进行分析和梳理,包括农村妇女宗教信仰的原因、心理机制、功能、对策,并找出研究的不足,目的是推动农村妇女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晋朝并非一个强盛的王朝,黄河以北的大部分领土被拓跋氏鞑靼族人占领,他们称自己建立的王朝为魏;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许多上地被一些小王朝占据,它们旋兴旋灭,互相之间,也和晋朝之间,一直进行着令人生厌的战争.总的说来,晋朝的管理体制和选仕方法与汉朝相同.儒教仍然是朝廷信奉的宗教信仰.但是,汉朝时期首次传到中国来的佛教,已在中国扎根并不断盛行起来;同时道教也仿效佛教,开始组织自己的教会,建造道观和神龛.但是,与大汉朝相比,这是一个不幸的时代.同反叛者以及同北部和西部其他王国进行的接二连三的战争耗去了人民的财富,腐败放荡的政府官吏也竭尽搜刮民财之能事,在这点上晋朝的皇帝们决没有为他们树立光辉的榜样.整个晋朝时期,未见一个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君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