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接受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因此道德接受必然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价值导向、群体背景和道德情景。分析影响个体道德接受的社会因素,可以为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与人类道德一样,个体的品德也源于社会的需要,以及在此基础进行的教育和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人的品德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在发达的神经系统所赋予的对社会关系的敏感性、需要和接受性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影响和教育下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徐凤 《文教资料》2010,(7):189-190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相似文献   

4.
与人类道德一样,个体的品德也源于社会的需要,以及在此基础进行的教育和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人的品德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在发达的神经系统所赋予的对社会关系的敏感性、需要和接受性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影响和教育下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道德内化是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双向互动的过程.个体道德对社会道德不是一个单纯的被动吸纳、接受的过程,而是对社会道德进行比较、评价、鉴别和选择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尊重并充分发挥道德个体的主体性,抛弃功利性物化观念的影响,实施人性化的德育.  相似文献   

6.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及其道德功能的局限性。道德法律化无论是在我国当代立法还是西方国家立法中都有重要的表现。法律不是万能的,道德和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尽相同,有些社会关系只能依靠道德来调节;法律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它一般只调节人们的行为;法律不能超越一定的历史阶段普通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所能接受的程度;对法律的过分依赖可能造成道德的弱化。这些因素使道德法律化存在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互为影响。在微观上注意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还需从其外在的影响因素入手。青年个体道德的运行机制和主体性的发挥有着自身的特点。结合这种特点,在动态和关系的视阈里探讨其同社会道德运行之间的矛盾,寻找阻止青年个体道德主体性实现的社会因素以及形成的原因,针对性地探求缓解、解决之道,有助于提高青年道德培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李炳杰 《中国德育》2006,1(3):76-76
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过程,又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地把思想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身品德的过程,因而也是道德接受的心理过程。道德接受的原动力是人类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而道德需要产生于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接受必须在道德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对主体道德选择影响最明显、最经常的因素是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  相似文献   

9.
移情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是亲社会行为的重要促动因素,对推动个人道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移情水平的高低更是人们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移情的产生,必须注意移情产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行为情境下,个体内在监督和调节能力减弱、道德情感体验趋于弱化、对网络道德规则和规范产生的敬畏感降低、个体内在道德建构自觉性下降、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挑战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践行.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现实性认识,提高青少年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认同统一性;完善网络社会规则,增强青少年对网络社会规则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个体内在道德建构效能;加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与执法,增强网络法律与道德的权威性,提升个体网络道德敬畏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培育,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有效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1.
论西方道德心理研究的新综合取向:道德基础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道德系统不仅包括评价道德水平的道德形式,而且也包括界定道德范畴的道德内容。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传统道德心理研究重视道德形式,忽视情绪因素,未能充分揭示道德判断规律;忽视道德情感与行为,未能系统描述个体道德全貌;忽略文化多样性,反映出有限的道德内容观。随着多学科的发展与交流,新综合取向的道德基础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道德具有先天性、可塑性、直觉性和多元性四个基本特征,包含关爱/伤害,公平/欺骗,忠诚/背叛,权威/颠覆,洁净/堕落五元道德内容,后新增自由/压迫共六大道德内容。基于该理论的应用研究,涉及个体心理特征与多元道德内容的关系、不同群体道德内容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道德内容差异性对个体态度的预测三个方面。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不同道德内容对于个体社会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及多元道德内容基础上的个体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无论从社会层面上还是从个体层面上看,文化成为资本都构成道德资本生成的基本前提.然而,要使道德资本得以现实生成,还需体化、物化以及制化三种文化资本的足量积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可以确立经由文化资本运作道德资本得以具体生成的三条主要路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改善以及社会政治优化.  相似文献   

13.
道德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的转型期,各种非道德事件屡屡发生,体现了这些主体人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脱节,而道德敏感性作为影响个体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它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伴随的直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背景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情境背景)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个体的道德图式、角色卷入及大学生人格特点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因此,改善社会背景和教育干预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它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伴随的直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背景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情境背景)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个体的道德图式、角色卷入及大学生人格特点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因此,改善社会背景和教育干预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孙勇 《中学教育》2009,(6):61-64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道德境遇广泛出现,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对道德境遇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指导人们的道德判断和价值选择。本文从道德高标行为入手,尝试用境遇伦理学的视角分析个体道德行为,试图厘清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对于学校的德育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从而促使个体在面对具体的道德境遇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社会道德内化的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道德内化,是指个体不仅真诚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身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道德内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就社会而言,如果其道德原则和规范没有被个体所接受,那么这种道德的功能便无从发挥。就个体而言,如果个体没有将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内化,那么,他就很难表现出合乎一定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行为,也就难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社会群…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源相对急剧变动,道德资源的剧烈变动表现为道德生态不容乐观。因此,涵养道德资源是当前至为重要的任务。加强道德建设的传统思路存在着单一的个体主体性倾向与道德教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弊端。当前我国在涵养道德资源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发挥宏观社会力量即社会关系资源尤其是社会制度体系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潜涵于社会生活层面与社会制度层面的善的可能性,积极创新道德教化的方式,以提高道德教化功效,以尽快优化社会道德生态,消解社会道德危机,涵养社会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9.
包卫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27-130
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标志着个体道德境界和人品修养的高低,同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儿童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及其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观念依附性强、道德情感扭曲变形、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道德人格的某些基本元素缺失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自身等多因素造成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培养与训练、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家庭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个体自律精神和自觉意识的增强等手段,可以克服青少年儿童在道德人格培植过程中的问题,并促进其形成健全道德人格和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20.
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将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目标。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个体主体性发挥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道德主体性,激发个体道德需要,培养个体道德能力,才能有效促进社会道德内化。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个体道德主体性培养,在培养个体道德需要、提升个体道德能力过程中,促进社会道德转向个体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