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作文总是难尽如人意,往往拖了语文成绩的后腿。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确实涉及考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立意的能力,选材构思的能力,行文布局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一靠阅读积累为之“蓄能”,二靠长期练笔造就“硬功”。  相似文献   

2.
李卫东 《现代语文》2011,(12):134-135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体现了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究的问题。当前出现了一些作文教学“自由化”的倾向,学生几乎全靠模仿习得、自悟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分析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二:一是现行教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能力能体现一个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究的。但当前也出现一些作文教学“自由化”的问题,学生几乎全靠模仿习得、自悟积累提高写作水平。分析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二:一是现行教材的问题。不同版本的教材关于作文部分,有的避而不谈,有的只是提供写作的题目素材等。  相似文献   

4.
周宗荣 《现代语文》2006,(4):114-115
作文,曾经顶戴过“一篇文章定终生”的桂冠,而今在高考中作文满分为60分。多年来,上海高考自主命题,作文70分,2005年高考福建语文试题作文由60分升值为70分,雄居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作文赋分之大在所有考题中实属首届一指,作文真正成了考生在高考中的“利税大户”。因此,语文老师要下工夫在一片充满生机的作文教改园地里耕耘。  相似文献   

5.
写作能力的培养既靠写作,也靠修改。我国古代的写作教学,很重视作文修改,这里我想谈谈我国明末清初著名语文教学法家唐彪在他的著作《家塾教学法》——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语文教育专著中对文章修改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作文并不是一件乐事。究其原因,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生活范围狭窄.缺少写作素材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学生习作的素材要靠绞尽脑汁“挤”出来时,他们的作文还会有童真和灵气吗?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从1978年至今的20多年间,小学语文已“四易其纲”1978年版、1987年版、1993年版、2000年版。这次刚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对作文教学的提法有了较大的改变。那么,如何正确把握修订版《大纲》精神,深化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练笔”性质,明确作文教学的方向 为了帮助广大语文教师区分成人“作文”与小学生“学作文”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次试用修订版《大纲》隐去了“作文”的提法,将低年级的写作训练称…  相似文献   

8.
作者经多年语文教学实践,一直在孜孜探索一条“大语文”教学之路,以作文教学改革为契机,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本文即作者“大语文”观指导下语文教学实践的总结。  相似文献   

9.
一张语文试卷,作文的分数占总分的三分之一左右,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作文分数快占到二分之一,语文老师指导学生习作,成了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了。老师们绞尽脑汁,大讲作文技法、秘诀,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到修辞标点,以及什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一到落笔,学生还是觉得不得要领,还是“不识文章真面目”,“憋”出来的文章,水平自然高不到哪去。  相似文献   

10.
朱瑛  张立元 《云南教育》2005,(31):12-13
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唐惠忠 《新高考》2004,(1):126-127
语文一直是我的弱项,而作文则是每次语文考试中让我最拿捏不准的部分,分数也是忽高忽低,复习更不知道从何着手,老师都说写作文要靠积累,可是课业负担已经让我忙得焦头烂额了,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阅读积累,只能靠背一些“万能作文”来应付,眼看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难道就这么让我的作文“顺其自然”发展?我可以为2004年的高考作文做什么准备呢?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上海卷高考语文卷推出了以“忙”为话题的作文试题后,对其评价一直不断,现在人们又在关注2005年的作文命题趋向了。原因很简单,也很明确:一份高考语文试卷最受人们关注的当属作文试题。  相似文献   

13.
当语文教师最怕于什么事?如果搞一次专题调查,可以肯定地说,大部分语文教师会回答——“改作文”。语文教师最怕改作文,其主要原因是处于“两难境地”。所谓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就是处于选择两种作文批改方法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半边天”。然而,现实是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尽管不少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但它至今也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师”是指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学生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那么,“作文教师”在学生作文训练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呢?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研究曾经是上个世纪我国语文教学研究最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上世纪最后20年,不同风格不同理论体系的作文教学流派林立,蔚为大观。可惜的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领域虽曾“江山代有才人出”,但却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时过境迁,现在还在一线语文教师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多见了。应该说,作文教学研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出现了低潮。到了21世纪,作文教学研究更是不能适应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张琼 《湖北教育》2004,(21):41-42
在语文学习的所有活动中,最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感到快乐的,恐怕是作文了。其境况是“教者累,学者疲”。因此,如何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应是我们语文老师努力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中考这席盛宴的一碗“大菜”,分值高达50—70分,接近语文试卷分数的一半。所谓“得作文者得天下”,此话十分形象地突出了作文在中考语文卷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关注、分析、研究、评判中考作文题,可以发现中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趋势,为我们备战2014年中考作文指引胜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齐丽娜 《现代语文》2008,(1):105-106
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为什么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写了这么多的作文,其写作能力还并没有得到普遍提高?一遇作文学生仍然一筹莫展呢?著名语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语文教育“高效低耗”的现象:“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个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相似文献   

20.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 “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