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第二课堂》2010,(11):42-43
读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我仿佛闻到了油麻地大片大片艾草的药香味,眼前浮现起纯净的蓝天,太阳光照射过来,那房顶是一片金光闪闪;读《青铜葵花》,我似乎触摸到空气中那浓浓的水汽,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援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美誉,渗透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2援欣赏《草房子》,读懂、读透《草房子》中的"桑桑",初步认识其他人物,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3援在阅读、交流、参与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发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品位。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孤独之旅》一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作为学者的曹文轩一直关注孩子们的读书、生活、成长。他的小说以其精美深厚,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表达了他对生命与自然的思索,表达了对少年成长的关注。在《孤独之旅》里,作者以美的意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美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疯娘祭》。觉得好。于是我把文章拿到班上去念,没想到。孩子们兴趣高涨,听得投入专注,当读到动情处,竟然有几个孩子伏在桌上抽泣了起来。由此,我(不禁)顿生感悟,谁说我们今天的孩子只会沉浸在动画世界、网络游戏、流行歌曲之中呢?如何让孩子们受到感动?曹文轩在《草房子》附语中写道:“能感动弦子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离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5.
《孤独之旅》节选自北大曹文轩教授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部作品曾经获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也获得了好多大奖。应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关于少年成长的小说。怎样阅读小说呢?下面我们就结合《孤独之旅》这一课的学习,分三点来讲:  相似文献   

6.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是篇幅较长的自读课。课文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坚强的成长历程。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导学内容曹文轩成长小说——《青铜葵花》导学对象四年级学生创意来源喜欢读书,喜欢读温暖的文字,喜欢和孩子们分享阅读的快乐,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一起汲得幸福。当我于两年前的一个春天第一次与曹文轩的作品相遇时,我就被  相似文献   

8.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描写了主人公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展示了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9.
刚刚读罢小说《草房子》,被曹文轩的凝练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所折服,更被他生动鲜活的人物所感动。  相似文献   

10.
曾方玉 《文教资料》2013,(29):17-19
《根鸟》是曹文轩继《草房子》、《红瓦》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力作。它是一部具有深刻象征意蕴的成长小说,突出表现在意象的构造上。这种象征主要表现在人物寓名、色彩渲染和人物形象三个方面,由此呈现出曹文轩独特的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11.
曹文轩小说《草房子》塑造的人物形象体现了儒释道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这部小说焕发出崇高美、自然美和虚静美。另外,《草房子》当中隐现着农耕文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态的美学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复合的特色。从审美意境来看,《草房子》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12.
初读《草房子》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无趣,一点也不好看,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地发觉,我的想法是错的。其实,曹文轩笔下的《草房子》是那么生动,那么精彩,他写得那么淋漓尽致,把乡下孩子的坚强、活泼、可爱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3.
【阅读内容】 曹文轩《草房子》第一章“秃鹤”(重点阅读第1、2节)  相似文献   

14.
《根鸟》是曹文轩继《草房子》、《红瓦》之后又推出的一部力作。《根乌》是一部阐释梦境的寓言诗似的长篇小说,作者构建的梦境包括了三部曲:一、梦因;二、梦境的追逐;三、梦境的隐遁。  相似文献   

15.
著名儿童文学家曹文轩的代表作《草房子》讲述了主人公桑桑成长过程中的契机与考验。作品中桑桑在异性触动下不断完善自我,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在成人爱情故事的影响下体会成人世界的无奈和不得已;在经历了死亡考验后拥有了乐观的心态懂得了对生命的珍惜,最终走出了童年的稚嫩与天真,逐步走向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本文的主人公杜小康在小说中原来是班长,学习一直在班里数一数二,家境优越却不骄纵,还大度“乐善好施”,关键时刻有胆识,深得同学的拥护甚至崇拜爱戴。家庭遭遇变故而失学之后,他对念书一事念念不忘,甚至去学校偷同学的书回来读,只是最后迫于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让他继续上学才与父亲去了芦荡养鸭。  相似文献   

17.
在《草房子》的班级读书会中,我把学生分成了四组,分别代表《草房子》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桑桑、杜小康、秃鹤、细马,然后宣布从四人当中选出一名“最佳少年”。因为学生好胜心强,因此他们竞相用书中的事例和细节证明自己是四个人中最调皮的孩子、最英俊的孩子、最有出息的孩子、  相似文献   

18.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的一部重要作品,其作品中的"空白"运用,使得故事情节流畅的特性,人物形象特征的凸显,倒叙开头以及开放式的结尾,语言富有生气与韵味。从而使作品有更加深远的意义,也使得读者有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去获得美的感受。本文分析《草房子》中多个运用"空白"艺术的案例,解析背后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草房子》中的水意象独具特色,雨水、河水、泪水,水之形态变化演绎着生命兴衰,见证着悲欢离合。水意象对于《草房子》的价值绝不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它滋养着《草房子》,使作品富含诗情画意,韵味隽永,具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中主人公杜小康在经受了少年成长的痛苦与煎熬后,体会到了成长后的幸福,那是一种能将成长中的伤口解读为一朵美丽的花的勇气与豁达,是承受了人生第一次磨难后的成长的觉悟和孤独的苏醒。从此,责任担在肩上,生命变得坚韧,人生渐趋丰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