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持一张小小的借书卡,走进山东诸城的任何一家农家书屋就可以借书还书,在这家借到那家还,“一卡通”使图书在借阅中流动起来了。  相似文献   

2.
<正> 我校图书馆的社会科学类图书,特别是文艺书的流通率比较低,有些读者借书长期不还.前不久我们在清理借书卡片时,发现有的图书是1959年借出去的,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归还;有的领导干部就不按期还书;有些读者借去的图书并非一直在使用,而是放在家里,成为私有财产.图书遗失后又不愿意按规定赔款.  相似文献   

3.
图书流通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最经常、最大量和最繁重的工作。但在很多图书馆中,这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有较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探讨和解决。根据我的调查,读者借书最耽误时间的是查目录和等待提书,最麻烦的是填写借书记录卡、还书限期单和书袋卡。拿高等院校来说,因为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读者普遍有较多的个人借书卡,如我院规定教师、医生有十张卡,学生有四张卡。另外,每个教研室和班还可办理集体借书二十至一百册。每借一种书,必须由读者填写一张借书卡的借期、书名、书号.一张还书限期单的借书证号码与还期,一张书袋卡的本人签名。不熟悉各种号码的读者,随时都有填错的可能。借期和还期也往往会算错和填错。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减少读者的麻烦和工作人员答复询问的工作量,我建议在出纳台推行打号借书法,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4.
信用档案:悄然叩开百姓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被人们称为个人消费信贷“基石”的个人信用制度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据报载 ,从7月1日起 ,上海市首批装有200万市民个人信用报告的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这个系统可以在全市15家商业银行通用 ,只需花费10元人民币 ,在十秒钟内银行就可以查询到这200万人中任何一位的详细信用记录。这意味着200万上海市民从此有了自己的经济身份证———信用档案 ,在“个人信用消费制度”上迈出了第一步 ,成为我国现代金融制度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个人信用档案———自己的经济身份证所谓信用档案…  相似文献   

5.
基层图书管理员在交谈中讲到:“中长篇小说借阅的人多,是热门书,儿童读物、短篇小说、科技书借阅的人少是冷门书。冷门书睡在书架上,无人问津,既占地方又不发挥作用”。这种情况在基层图书室是普遍存在的,怎样使这些“冷门书”变热,我们动过不少脑筋,例如:出书刊介绍,借书时热情推荐,一卡可借两本等办法,但总是“热”不起来。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们发现小学生有时拿了父母的借书卡来借书时,在书架上翻看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用档案是反映公民在社会活动中信用关系的原始记录,是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组成部分。加强个人信用档案建设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就目前而言,如何有效地开拓个人信用档案资源.服务改革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个人信用档案建设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会议暨“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主页开通、协作网“开放研究室”揭牌仪式于6月21日在上海图书馆隆重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周慕尧、市政府副秘书长殷一璀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全林等领导参加了会议,来自本市高校图书馆、科学院系统图书馆、区县公共图书馆和情报(信息)所等70多个单位共18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殷一璀主持。首先,上海图书馆马远良馆长介绍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1999年总结和2000年计划;接着,上海市副市长周慕尧开通了“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网页并为协作网“开放研究室”揭牌,上海图书馆吴建中副馆长演示了新  相似文献   

8.
据《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图书馆为解决海内外读者借书买书矛盾而开放的上海第一家全国新书展销厅,8年来已有400多家海内外出版单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以及各种类工具书“登场”,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赏和青睐。读者在阅览室借阅到自己十分需要的新书,立即可到新书展销厅里购买,极为方便。  相似文献   

9.
点击新闻     
“个人信用档案”收录近5亿人从今年1月起,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据介绍,截止2006年1月底,该系统收录自然人数4.86亿人,信息涵盖个人基本信息、结算账户开立信息、银行信贷信息和来自银行系统以外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等,基本实现了为城市和部分农村每一个有经济活动的个人建立一套信用档案的目标。欠债不还的失信者,将在该数据库中留下信用污点。(8月23日,人民日报,第15版)美宇航局全力搜寻人类首次登月录像带“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的原始录像带竟然在美国宇航局的戈达德航天中心找…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山东诸城农家书屋实现"一卡通"持一张小小的借书卡,走进山东诸城的任何一家农家书屋就可以借书还书,在这家借到那家还,"一卡通"使图书在借阅中流动起来了。目前,山东诸城已建成农家书屋233家,农家书屋的图书总量超过100多万册。为便  相似文献   

11.
最近,广西南宁市向社会公布《南宁市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加快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打造市民个人的“信用身份证”。  相似文献   

12.
个人信用档案管理的法律关系是在个人信用征信机构、信用信息提供者、个人信用档案主体、信用档案使用者等多方参与,围绕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保管、披露与使用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群。目前我国个人信用档案法律体系的缺失,是信用档案发展的瓶颈。通过立法对个人信用档案管理的法律关系主体进行规制,将有利于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余江  夏风 《图书馆杂志》2005,24(3):75-77
2004年12月21日下午“上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分馆揭牌仪式”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上海市副市长、协作网指导委员会主任杨晓渡,市政府副秘书长、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的薛沛建,以及本市科委、经委、教委、团委、信息办、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社科院的领导出席会议,上海图书馆和协作网各成员馆共16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部为了做好1998年对全国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工作,委托上海对地市级图书馆标准中的“读者服务工作”和“管理”两部分作修订。5月7日,由市文化局、上海图书馆、市少儿馆和市图书馆与会的有关同志聚会静安区图书馆,对标准进行了讨论评析,提出了修改意见。 4月24日,上海市区县图书馆计算机建设中心和上海图书馆辅导部在静安区图书馆召开区县图书馆工作会议,讨论区县图书馆计算机工作及推广使用IC通用借书卡问题。 5月15日,徐汇区优秀家庭读书户表彰暨家庭文化节开幕式5月15日在区政府礼堂举行,全国劳动模范施柏兴等100户家  相似文献   

15.
北大教授季羡林老先生作为几十个春秋治学生涯过来人,曾经深有感触地说过:“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的确,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三口之家和书、和书的大本营——上海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600余册家庭藏书,面对人手一张的上海图书馆的借书卡,面对闲暇之时“泡”在上图一整天,只要有书作伴,就有无穷乐趣。我家虽然在经济上尚不够“腾飞”,但在精神世界却是富有的。  相似文献   

16.
微信借书系统是一个基于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读者不用携带读者证,利用该系统就可从图书馆借书。但是,该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遇到读者证弱口令、借书流程设计以及微信借书系统与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调用方面的问题。因此,该系统可采用"三次握手"、随机验证码、限制有效时间等手段保证读者证号的安全,并可采用模拟Post请求的方式实现整个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用档案是社会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与信用主体有关的各种信用记录,它主要包括国家信用档案、企业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档案等方面。个人信用档案是反映个人信用状况的原始记录,又是社会信用档案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本文仅就建立我国个人信用档案的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二日是上海图书馆建馆三十周年。二十一日上午该馆举行了纪念会,上海市的党政有关领导同志、图书馆界、学术界、以及读者代表等二百五十多人参加。上海图书馆副馆长王言夫同志主持了会议。会上,顾廷龙馆长汇报了三十年来上海图书馆的发展过程和工作成就,他指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没有今天的上海图书馆。他表示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搞好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建设两个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上海召开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通仪式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会上宣布上海市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读者借阅信息将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近年来上图一直尝试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用一种信用的方式相互合作、相互约束,用信用代替押金来确保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图书借阅约定,这一创新举措将使双方建立起更加牢固的信任关系。目前,上海市237家公共图书馆拥有持证读者近200万人,他们近期将通过多种创新服务方式使这一数字翻一番,也就是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图书馆德语资料区于 1999年 11月 3日由德国总理施罗德与上海市副市长蒋以任在上海的成立仪式上共同剪彩宣布成立 ,并正式对外开放。“德语资料区”是经过德国歌德学院和上海图书馆的友好商谈及共同努力建立的 ,由德国歌德学院和德国商业银行基金会捐赠。其资料包括 :德语图书、报纸、杂志、音像资料和设备 ,以及一台电脑。区内资料可当时阅览也可外借。通过电脑还可对德国信息进行网上咨询。据悉 ,歌德学院将为负责该区工作的上海图书馆专业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 ,并将根据上海图书馆提供的对德语资料的需求情况 ,由德方进行德语资料的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