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食》看起来像一个平淡的故事。教英语的张老师先后在初一和高一引导学生做同一个英语游戏。同样是用“看上去错误或是荒诞的句子开头”:“太阳升起不久,天渐渐地黑了。”同样的游戏规则:“一个人一句用英语接故事。”刚从小学踏入初中的学生“想都没想”“果断地”接出来一个富于想像力的、生动美丽的故事,而“有足够的单词量和语法知识”的新到的高中生却令张老师“不耐烦”了,他们只是“迟疑”地、“结结巴巴”地接出了一篇“科普说明文”,干巴巴的,缺乏想像。特别使张老师失望的是,她“略感欣慰”的、认为“有些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以谜语、故事导入。学生很喜欢猜谜,也愿意听故事,以谜语或故事做“诱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例如《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好理解,如何让学生感悟“叶子”和“人”的相似之处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时采用谜语导入: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猜,“小时四条腿走路,大时两条幄走路,老时三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3.
雪的样子     
最近读了一则有关“雪的样子”的故事:在赤道,一位小学教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学生也不能明白。  相似文献   

4.
李仁甫 《学子》2004,(2):35-35
开学初,我把我学生时代的“一张纸”学习法介绍给我的同学们,叫他们每天必须坚持把语文课中知识性强的部分(如语音、字形、名句等)整理成一张纸的份量,随时拿出来记忆一番。于是,大家被迫与我的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天天完成“一张纸”。但渐渐地,不少人流于形式了,不是精心整理,  相似文献   

5.
在校语教学研究课中,我展示了一年级上册《小熊住山洞》一课。下课了,我们班小朋友纷纷围住我,说:“王老师,这节课我上得真高兴!”“我喜欢上这样的课。”……望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我深感欣慰,同时我又陷入沉思:这节课学生为什么喜欢上?我找到了答案:因为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转化为促进;由课堂的管理转化为引导;由居高临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中心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上吗?  相似文献   

6.
故事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语料和途径。在小学使用故事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的难题。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故事,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刊开设了“故事园地”这一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 为本栏目撰写的故事应当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寓意和趣味性。每个故事后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和运用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设计该教学活动的意图,供读者和教师在故事前、故事中或故事后灵活应用。 本栏目的撰写体例请参照本刊已经刊登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唐玲 《教育现代化》2005,(10):123-123
开学的第一天,我拿着学生名单伴着上课的铃声踏进了五(4)班。台下是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一张张陌生的脸。这种场景使刚毕业不久的我多少有点紧张。我环视了一下,就打开花名册开始点名。“高辰。”“到!”“萧敏。”“到!”……学生们一个个响亮地回应着。“吴伟男。”“……”没有听到回应的我提高声音又叫了一遍:“吴伟男!”还是没有人回答。我火了,哪个学生在第一天就出我的糗?  相似文献   

8.
给《故事作文》挑错别字,当良师;坦率发表对《故事作文》的意见,做益友。这项轻松有趣的活动还在继续,请你不要错过。荣获“良师奖”和“益友奖”的同学,《故事作文》将刊登他(她)的个人资料及精美照片一张,并颁发奖品。为了及时和你联系,请在来信中写清你的家庭电话或你父母单位的电话,并附你的彩照一张。寻“良师”觅“益友”$《故事作文》编辑部  相似文献   

9.
Three Rooms     
故事是小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语料和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解决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不足的难题。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和演故事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和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故事,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本刊特开设了“故事园地”这一栏目,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 为本栏目所撰写的故事应当适合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寓意和趣味性。每个故事后可以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并运用故事中所蕴含的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供读者和教师在故事前、故事中或故事后灵活应用,并简要说明设计该教学活动的意图。 本栏目的撰写体例请参照本刊已经刊登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陈世丰 《江苏教育》2006,(1B):42-43
小学生好奇、好动,对新的事物容易感兴趣,对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事容易感兴趣。这就要求老师教学时多创编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景。如小学三年级“蹲踞式跳远”这一教材,平时在教学时总是按照助跑一起跳一腾空一落地这一过程进行教学,先由教师讲解、示范,然后由学生练习。由于练法单调,学生越练越乏味,课上出现“偷懒”现象。我将这一教材编成一个“小羊学本领”的故事情景,课上先跟学生一起回忆“狼和小羊”故事,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班主任之友》2002年第3期上拜读了一篇见解独特的文章:《有一种伤害叫做爱》。作者以优美而伤感的笔调述说了两个故事,力图阐明教师的爱如何对学生造成了“伤害”。读罢此文,笔者想问:爱是一种伤害吗?第一个故事,女生作文写得很好,受到语文老师的宠爱。在语文老师的悉心培养下,女生作文特别出色,甚至“也发表了一些东西”。遗憾的是,“她没有考取大学”,因为“数学太差”。笔者不明白,语文老师的职责就是教好语文,学生数学没学好怎么会是语文老师的错?女生“严重的偏科现象”与语文老师“单方面的引导不无关系”是什…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一个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黑点。”“难道你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的。”接着老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白点。“你又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高兴地笑了,“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职业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出发,提出要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精心设疑,引起惊诧”、“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数学活动”、“利用数学史和数学故事”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王振刚 《师道》2004,(2):29-29
每学习一篇课之前,我都要给孩子们发一张“小博士资料库”。上面包括:生字王国、小小问号、知识宝库。“生字王国”是给学生预习本课生字词用的;“小小问号”是让学生记下自己预习中遇到的不懂或是不明白的问题;“知识宝库”则是鼓励学生搜集与本课课有关的课外知识。一段时间下来,学生不仅  相似文献   

15.
提到“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上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都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的,有的趣秒横生,有的惊险离奇,有的感天动地。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或者有趣的生活化学知识都会使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因此,在具体教学形式之下,把故事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之中,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着独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陈桂生 《山东教育》2004,(19):124-124
“衣兜里的十张小纸条”,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教育小故事,故事是:四川省都江堰市中兴镇中学宋利君老师,在元旦联欢会后,给参加表演的学生发了小奖品。他灵机一动,又接着宣布:没有参加表演的同学如果拿一张纸写上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要  相似文献   

17.
陈自鹏 《天津教育》2014,(23):82-82
报载清华大学一位“学神”的故事:2014年11月2日下午,在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生申请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上,一位大四学生向评委展示了自己的考试成绩单,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20门学科,除了1门98分、4门99分之外,其他学科都是满分。这张成绩单被在场的学生翻拍传到了网上引起轰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发布了这张成绩单,盛赞其是“清华学神”。  相似文献   

18.
善待"黑点"     
有位政治家曾经深情地回忆青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有一天,他的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白纸。白纸的右下方有颗小黑点。老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一颗黑点。”整个教室里的人几乎都做了这样的回答。“不能这样。孩子们,你们不能这样,这首先是一张白纸。”他的老师如是说。看待任何事物,我们都应总揽全局,用发展的、一分为二的眼光,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育学生亦是如此。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认清自己。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应该让每一位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看到自己的每一个闪光点。教育他们不…  相似文献   

19.
微格情境这节课学习《分数的认识》。张老师让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用对折法一次一次对折等分,然后让学生说说哪个是1/2、1/4、1/8、1/16……这个练习做完了,一个叫张平的男孩举手发问:“老师,要是把这长方形纸3等分、5等分、7等分、9等分,该怎么折呀?”张老师说:“3等分、5等分、7等分、9等分,用折纸法等分不准确,只能用尺子量。”“是吗?……”张平皱着双眉坐下了。张老师接着让学生们做第二个练习: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用对折法把圆2等分、4等分、8等分……学生们认真地操作着。张老师在桌间巡视,发现张…  相似文献   

20.
赞美如药     
“自从张转到我们班,我们班就小事连连,大事不断。一张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平静的学习生活从此就被打破。“张呀张。宛如投入湖中的一块石头,激起水波道道。”……这些都是孩子们对这学期转入我班的张的评价。张就是一个“惹事王”,一个月不到,大伙儿都避他三尺,但是张还是依然故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