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饺     
小时候,家里穷,吃饭都成问题。家乡的人世世代代只知道在那几亩地里挖“金子”。那时,就是过年也难得吃上一顿饺子。但那一次我吃了,而且吃得……我们兄妹二人,由于家里穷,“上学”两个字对妹妹来说很遥远,连想都不敢想,家里只能勉强供得起我一个人的读书费用。可是,祸不单行,母亲在我12岁时去世了。父亲一夜之间老了许多,以后更是披星戴月地在地里找“救命钱”。  相似文献   

2.
舍弃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从记事起,母亲就这样告诉我和哥哥,可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相似文献   

3.
舍弃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可从记事起,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兄妹都不敢奢望的。一次,母亲去给一户新结婚的人家帮忙,人家给了她两块喜糖。母亲给了妹妹一块。剩下的一块,母亲看看我,又看看哥哥,说:“就一块了,你们抓阄,谁抓到了给谁。”母亲说完,就找来两张纸条,分别写上了“吃”和“不许生气”,放到家里那个瓷罐子里,盖上盖,晃了晃,将盖打开。我抢先抓起了一个纸条,迫不及待地打开,一下就泄气了,纸条上写着“不许生气”。初中毕业的时候,…  相似文献   

4.
一个双休日,母亲带着孪生姐妹俩到儿童公园去游玩。姐妹俩7岁,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读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就双双被评为班级里的三好学生。这天,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她俩穿得花枝招展,煞是让人喜欢。10点左右,天热起来了,姐妹俩说要吃冰棒,母亲当即就去买了。姐妹俩见母亲买了3支,感到奇怪,异口同声地问:“妈,还有一支给谁吃?”母亲先是一惊,转而反问女儿道:“你们说,还有一支给谁?”略一沉思,妹妹说:“给姐姐,因为这次考试她比我多考了4分,妈妈要奖励她,是不是?”母亲摇摇头。姐姐说:“妈妈,是不是给妹妹…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我一定要和琳达同住一间屋子呢﹖”十二岁那年,我这样问过母亲。至少在我看来,我那才七岁的妹妹还是小孩子。妹妹晚上比我睡得早,而她上床就得关灯,如果我还想看书的话就只能借助手电筒,而且还得藏在被窝里。  相似文献   

6.
母亲去世得早,是父亲把我们姊妹三个一手拉扯大的。母亲去世的时候,姐姐10岁,我7岁,妹妹只有4岁。母亲去世后,我们姊妹三人中只有我能够继续读书。姐姐和妹妹不能读书,倒不是因为父亲重男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总觉得母亲向着哥哥,什么好东西都给哥哥多一些.看见我在旁边撅了嘴,她就会糊弄我说:“哥哥比你大,就要多吃点.”我的嘴巴撅得更高了.别人家的哥哥什么都让着妹妹,可我家的哥哥却什么都要我让着他.  相似文献   

8.
舍弃     
《好同学》2005,(2)
我和哥哥是双胞胎,可从记事起,我和哥哥都觉得,我们长得一点都不像。 家里除了我和哥哥,还有妹妹,母亲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零食是我们三兄妹都不敢奢望的。  相似文献   

9.
母亲今年62岁.早年母亲和父亲在一家国有企业当工人.一家人过得平安幸福。在我5岁那年.父亲不幸工伤,此后父亲就总离不开医院。母亲不但要照料受伤的父亲,还要抚养我和妹妹.心力交瘁,但是母亲很坚强,十年前她辞去了工作开了家餐馆,起早摸黑做生意,母亲的辛苦也得到了回报.餐馆生意红红火火.一家人也过得有滋有味。从来没出过远门的母亲.当她看到电视里那些迷人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心安否     
<正>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天独自在家,闲得无聊,翻箱倒柜,竟翻出母亲藏的好吃的。看到后,眼馋心更馋,顿时忘了一切,狼吞虎咽地吃光了。母亲知道后,摸着我的小脑袋说:"那是你大姐生病时买给她的,你们没在,她舍不得吃。你妹妹还小,吃啥也都想着你。你现在一个人吃完了,想想你姐,想想你妹,心安否?"母亲不曾责罚我,妹妹咂吧着小嘴,就那么痴痴地看着我。我哭了,哭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1.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7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3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令人欣慰的是,孩子们都乖巧懂事,尤其是我,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钟爱。  相似文献   

12.
想做妈妈     
要当妈妈了。从医院里证实了这一消息时,说不出是喜是忧。我真不知道自己这个自由散慢惯了的野女孩能否担当得起母亲的重任。说起来,快到而立之年的人了,做母亲也并不为时过早。妹妹的孩子都有两岁了。只是自己生性害怕约束,喜欢洒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记得结婚时曾“庄严”地向亲朋好友们宣告过:不要孩子!  相似文献   

13.
我是母亲唯一的希望,也是她的命根子。作为大儿媳妇,刚过门的母亲就自觉地当起一家九口的丫头,几乎包了所有的家务。在那挣工分的年月,活路干得多,可锅底下的总是让给家中的男人和弟弟妹妹,她吃的就只有上面能照得出"人娃娃"(影子)的叫稀饭的米汤。孱弱的  相似文献   

14.
卡伦发现自己又怀上了一个孩子,就像任何好妈妈一样,她尽力帮助3岁的儿子米歇尔为即将出世的弟弟或妹妹做好准备。卡伦一家弄清了这个孩子将会是一个女孩。米歇尔每天都给母亲肚子里的妹妹唱歌听。在妹妹出生之前,米歇尔就已经在他与妹妹之间建立了爱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拾粪换粮记     
1971年冬天,我刚满11岁。我家是个大家庭,那时,上有太奶奶和爷爷、奶奶,下有哥哥、我和两个年幼的妹妹。全家9口人,只有父亲和母亲在生产队里挣工分。母亲是妇女劳力,只记半个工。每年秋天,我们家都因工分少,领不到吃一年的粮食。  相似文献   

16.
母亲话还没说完,妹妹嘴里还含着鸡蛋,就"哇"地哭了,喊:"妈,我不吃鸡蛋,我不去。"我们急了,也忘记了吃鸡蛋,也哭了,不让妹妹走,母亲更是眼泪直流,姑父和父亲也红了眼。  相似文献   

17.
家庭二题     
母亲的谚语六十年代末期,我稍微懂事,那时家境贫寒,因为米少,饭总煮得太稀,我们不爱吃,母亲就告诉我们“吃稀饭要搅,走溜路要跑”,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有时候饭不太纯净,母亲便解释:“吃米带点糠,一家老小都安康”。在我的印象中,诸如黄豆、土豆、玉米、红薯,我们都当主餐吃过,如果抗议,母亲便教训我们:“吃粗食,长得快”、“吃全杂  相似文献   

18.
4年前,13岁的她接连遭遇不幸,先是父亲患病去世,后来母亲不堪忍受困苦不辞而别,只丢下她和妹妹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沉重的苦难面前,她没有向命运屈服,以惊人的勇气和坚强支撑起和妹妹的家,带着妹妹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9.
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7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判给了母亲凌宝儿. 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3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别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钟爱.  相似文献   

20.
一、阅读下面一篇现代文,完成1-10小题(30分)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物质上,母亲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