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大学生网民的增多,有关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深化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认知教育,丰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情感体验,培养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自控能力,不失为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汤玥 《时代教育》2014,(9):112-113
近年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行为方式,并深刻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本文从社会认知领域的态度这一概念切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验法验证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活动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因此,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即结构方程模型(SEM),来探究高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模型。研究结果揭示出了影响高校体育活动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包括大学生主观风险认知、高校客观体育运动条件和高校体育风险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和认知方面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新媒体发展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化,且具有自由性与广泛性等特点,然而对其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和是非曲直的认知辨别能力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现阶段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技术,从而更加偏向于在网络上进行人际交往活动,但是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会存在信任感缺失的情况。基于此,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迁与认知演化当前发展趋势,阐述了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认知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在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交际交往方式的变迁与认知演化的引导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随着网络、电视、手机等各种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相互之间传递的信息量剧增,而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和自身的认知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职业的选择、职业的评价、职业价值观的认知等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对于承担着教育重任的政府、学校、家庭和学生都应做出适当的改进,以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择业。  相似文献   

6.
网络这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与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活是其个性的重要养成时期,也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增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提高道德建设标准,加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对大学生社会层面的道德认知和个人层面的道德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在道德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道德判断中运用自身善恶标准进行判断,对同一类问题的道德认知不统一,部分大学生道德认知存在着知与行的不一致性,部分大学生将现实道德认知和网络道德认知区分来看。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心理和学习生活,也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导致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需要引起高校内外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道德认知的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的困惑、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是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体现。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迷失主要表现为价值观迷失和责任感缺失,网络道德情感的困惑反映在人际情感冷漠化、人格冲突、恋爱迷茫三个方面,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则包括剽窃他人网上成果、网上行为不文明、浏览黄色网站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道德素质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道德素质是现实社会道德要求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部分,网络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存在的整体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行为相背离等问题,探寻高校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夏侯昭珺 《成才之路》2010,(17):I0002-I0003
网络文化建设离不开大学生群体的参与。从现实生活看.当代大学生对网络关注度非常高,他们已经成为网络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重要推动力量。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参与生活,特别是各种网上论坛、贴吧中到处活跃着大学生的身影。  相似文献   

1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校园网建设的发展,网络化交往已成为大学生日常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交往不仅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道德的评价和对交往对象可信性的认知结构,而且影响着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行为心理动机和行为策略选择;进而冲击着高校对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高校必须关注网络化交往对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影响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环境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先进文化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网络的日益普及给新时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造成了身心健康受损、道德意识弱化、人际关系冷漠等问题,这些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素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优化网络环境,增强信息认知能力,发展校园文化,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修养等措施来规范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行为,促进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以其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网络媒介在发挥强大的正功能的同时,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处理和驾驭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笔者希望从分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现状入手,进一步探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5.
略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为学生获取信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许多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不少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出现了道德认知模糊、诚信意识淡漠、理性行为脆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打造一支熟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队伍,优化网络道德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素养体现为一种综合素养,包括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使用的基本技能、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法律意识、网络安全意识和健康的网络心理等多个方面。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面临着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网络失范行为层出不穷;大学生对网络本身的错误认知和偏差性运用;多元价值观念盛行,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正确价值理念;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其自律精神;加强网络空间治理,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网络依赖诊断量表和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对55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依赖的检出率为23.0%,其对闲暇的认知存在偏差,在选择闲暇活动时存在着严重的从众心理,闲暇技能的缺乏,闲暇生活质量不高,生活单调乏味甚至消极空虚,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开设闲暇课程,促进教师闲暇教育的专业化,防治"网络依赖"的团体辅导等闲暇教育能有效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网络依赖。  相似文献   

18.
网络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的开放性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交往、人格;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育的时空限制、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复杂化、心理问题多样化、“网络道德”等问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化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自我调节、培育新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9.
作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网络在改变人们地缘空间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及思维方式,尤其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影响更为明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有正面的,亦有负面的。本文论述了网络对大学生认知、情感、道德和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调查问卷.对6所高校的近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性别差异显著;(2)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城乡来源差异不显著;(3)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的文理科专业差异不显著;(4)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影响会因网络交往参与程度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