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翠鸟外形、动作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读感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哪些鸟类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种鸟儿与同学们认识。(板书:翠鸟)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吗?(齐读课题,正音,提示"翠"为平舌音,"鸟"为鼻音。)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3.
《翠鸟》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记叙文,作者准确地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按照观察的顺序,自上而下描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艳丽色彩和外形神态,介绍了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和神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学习《翠鸟》课前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1)通过查字典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知道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是什么样的,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翠鸟的。(3)课文中描写了翠鸟什么活动,你试着…  相似文献   

4.
教学过程一、遵路“趣读”1.情境激趣。课件出示:波光粼粼的江水,成群的小鱼在水中相互追逐,水边有一大片芦苇,在一根苍劲有力的苇杆上停着一只美丽的翠鸟。2.初读课文,激疑引思:你们喜欢翠鸟吗?为什么?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你觉得翠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依次告诉我们翠鸟的哪些知识?(1)边读边完成填空:翠鸟喜欢停在。它的外形,颜色,身体,眼睛,嘴巴,鸣声,动作,有的本领。它的家在。(2)交流朗读后理清课文思路:外形(美丽)行动(敏捷)住处(隐蔽)翠鸟4.根据“外形美丽、行动敏捷、住处隐蔽”三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自由朗读喜欢的段落。二…  相似文献   

5.
《翠鸟》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特证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抓往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整体阅读——知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翠鸟1激趣学文。教学伊始,教师出示彩邑翠...  相似文献   

6.
《三只白鹤》是义务教材第二册的一篇童话 ,讲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故事。板书分两幅。第一幅“埋鱼记标志”,在讲读课文 1、2自然段时逐步引出 ;第二幅“寻鱼找方向”,在讲读课文 3、4自然段时逐步完成。第二幅板书在第一幅板书的基础上变出 ,或遮盖 ,或移动 ,或添写。出现在学生眼前的 ,始终只有一幅板书。这篇课文的教学步骤是 :1.讲读完 1、2自然段 ,第一幅图已完成。师讲述“三只白鹤各自记住了埋鱼的地方。天色晚了 ,太阳下山了 ,三只白鹤也回去休息了。”边讲述边取下“太阳”图片。继续讲述“风伯伯一吹 ,白云就飘呀飘 ,飘到了很远很…  相似文献   

7.
孙飞 《山东教育》2003,(7):31-31
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翠鸟的可爱,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4.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语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翠鸟的可爱。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其他方式搜集有关翠鸟的图文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相似文献   

8.
《翠鸟》(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语言生动,形象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听了两位老师的《翠鸟》课堂教学,一次是市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评比活动,一次是我县村级小学教研活动。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老师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片断:片断一师:孩子们,我现在受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爷爷的指派,来采访小翠鸟们(老师戴上“记者证”),你们就是“小翠鸟”了,小翠鸟们有什么愿望,跟我说一说吧。生1:我叫××,今年九岁。师:现在你是小翠鸟了。生1:我是一只翠鸟,我喜欢在水面上玩耍。…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它是我国南海上的一群岛  相似文献   

10.
一、复习导入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要求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 ,要求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说并写下来。  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写小动物的课文是哪一篇 ?  生 :《翠鸟》  师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翠鸟的呢 ?  生 :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板书 )  这节 ,我们就以《翠鸟》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  我们要写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爱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 ,厨房粮仓它放哨。”这是指哪一种小动物 ?  生 :猫。  师 :…  相似文献   

11.
[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外形美观、行动敏捷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激发喜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描写自己喜爱的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2.
问题教案一、导入:1.哪位同学见过瀑布?你能描述一下瀑布的样子吗?2.今天我们要认识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你们了解黄果树瀑布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3.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黄果树瀑布。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齐读。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写了作者听到、看到的和作者的感受)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2—4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细细读一读,体会一下这部分的描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2.学生读书、讨…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全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第3、4自然段,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来写事物的。2.学习总分总的段落结构。【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的家乡在大海边,有美丽的沙滩,美味的海鲜。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海有关,  相似文献   

14.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lt;李时珍&;gt;.(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课文第1-4自然段的内容,请大家齐读这四个自然段.……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内容表演出来。3.领悟“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作好铺垫1.和生词朋友打招呼。长期登山失望不知不觉石阶到达展现一级一级2.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画:青蛙大海;板书:困难)【词语的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提供了载体。】二、朗读感悟1—3自然段1.自由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青蛙觉得看海很难。2.交流:(1)山高:①…  相似文献   

16.
【过程勾勒】一、板书象形字"燕",引导学生围绕燕子说说自己的见闻和感觉,唱《小燕子》;引导学生逐段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读连贯。二、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先逐句朗读,体会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样子和特点,重点理解"翼尖、剪尾";然后归纳燕子的外形特点,练习背诵。  相似文献   

17.
问题教案一、导入1.哪位同学见过瀑布?你能描述一下瀑布的样子吗?2.今天我们要认识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你们了解黄果树瀑布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黄果树瀑布?3.学生根据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介绍黄果树瀑布。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朗读,齐读。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3.通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的?(写了作者听到、看到的和作者的感受。)三、学习课文2 ̄4自然段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2 ̄4自然段,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细细读一读,体会一下这部分的描述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什么特点。2.学生读书、讨论…  相似文献   

18.
《翠鸟》主要讲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根据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教学中,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渗透下列学习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长句子意思的方法,为段的教学作铺垫。2.学习作者按部位观察、按顺序描写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介绍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翠鸟:又名“叼鱼郎”体长约15厘米,头大,  相似文献   

19.
教学《翠鸟》(第五册)这篇课文,除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体会一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用外,重点要让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并注意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由静到动的观察方法。“小巧玲珑、清脆、疾飞、荡漾、陡峭”的词义和理解重点句所包含的意思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灵活有趣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复习总、分句群关系,懂得怎样进行分述。3.理解“鲜艳、橄榄色、翠绿色、浅绿色、赤褐色、贴、疾飞、隐约可见、刹那间”等词,区分“愿望、希望、失望”词义。第二课时教学重点:了解翠鸟的外形,复习总、分句群。教学过程:一、从整体入手,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