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创新的关键在体制创新。学前教育在由计划管理向市场管理转轨的过程中,体制改革往往成为瓶颈制约。结合调研,试对江西省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略作初步分析,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一、存在问题分析按办园主体不同,幼儿园基本可分为三类:政府办园、集体办园和个体办园。政府办园又分为政府机关直接办园和教育主管部门办园,集体办园也可分为企事业单位办园和社区办园,其中企事业单位办园的很大一部分已转制为个人承办。按照人们熟知的说法,这三类幼儿园又被称作公办园、民办园和私人办园。通常,在教育行政管理中…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3年,渝中区共有幼儿园65所,其中社会单位办园13所,占全区总数的20%,在园幼儿数占全区总数的21.5%;13所幼儿园按类型分有街道办园3所、企事业单位办园6所、部队幼儿园4所,按等级分有示范园3所、一级园5所、二级园3所、三级园2所。为进一步发挥渝中区社会单位办园在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区教委通过"四个突出"工作来促进社会单位办园的发展。突出"同",着力提供同等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幼儿教育面临新挑战辽宁省在发展幼教事业的过程中,一直在贯彻“两条腿走路”的办园方针,就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国家办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厂矿企业、机关团体、街道、社会力量及个人办园的积极性。在80年代末期,企事业单位办...  相似文献   

4.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事业单位实行内部体制改革以后,作为企事业部门办的幼儿园(所)何去何从,这是关系到广州市幼教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人对企事业办园(所)情况作了一些调查,并对企事业办园(所)目前面临着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仅供各位读者参考.一、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社社会会力力量量办办园园意意义义阐阐释社会力量办园,是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减少政府负担,促进学前教育发展,集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面向社会举办的幼儿园。其范围包括民营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举办的幼儿园,也包括少数国有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政府机构所属的社会团体组织(如妇联、共青团等)占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海淀区是著名的文化教育区,区域内驻有众多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军最高教育单位、中央及地方企事业单位、部队等。同时,海淀区还有6个乡镇及城乡结合地区。与区情相吻合,区域内幼儿园办园主体呈多元化的特点,社会力量办园占到全区幼儿园总数的97.4%。历史的积淀和海淀幼教人不懈的努力,使海淀的学前教育孕育了一批大园、名园.形成了良好的区域发展氛围。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的幼教机构主要有教办园、街乡集体办园、民办园、企事业部门办园和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等几种类型.非正规幼教机构占据了北京市幼教领域较大的市场.学前班和非正规幼教机构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北京市郊县、农村等地区广大学前儿童的受教育需求.发展幼儿教育应该把握社会的真实需求,以人为本,坚持多元化办园理念.  相似文献   

8.
办园自主权是幼儿园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企事业、机关园在计划式管理下,没有自主权,不能自我管理。当幼儿园由园长或其他团体、个人承办时,幼儿园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脱离出来,上级主管部门仍然限制着幼儿园。没有办园自主权,幼儿不能独立支配经费,不能灵活用人,很难实现自负盈亏、自我运转。因此,下放办园自主权,增强幼儿园的活力,是提高办园质量和效益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我国企事业办幼儿园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问题,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要求企事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逐步把所办的学校、医院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企事业部门直接撤消了幼儿园,有的虽然没有撤消幼儿园,但也逐步取消拨款,让幼儿园面向社会自主经营,于是企事业幼儿园的生存便成为问题。为了保证幼儿园与企事业平稳分离,防止教育资源流失,1997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指出,“应积…  相似文献   

10.
正太原市现有各级各类幼儿园814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69所,占比8.5%;民办园118所,占比14.5%;村集体办园531所,占比65.2%;企事业办园96所,占比11.8%;全市幼儿园教职工人数为13083人,其中专任教师7462人,专科以上学历达87%。2012年我市3-6岁适龄儿童115757人,实际入园幼儿110609人(其中解决外来  相似文献   

11.
社会力量办园是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幼儿园。其范围包括民营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举办的幼儿园,也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街道集体、政府机构所属的社会团体组织(如妇联、共青团等)占有部分产权。但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创办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1.五县(市)幼教基本情况。五县(市)共有90个乡(镇),农业人口430多万,幼儿教育发展特点是:在县城以发展幼儿园为主,在农村以发展学前班为主。目前,五县(市)共有各类幼儿园76所(其中县示范幼儿园3所、乡中心幼儿园26所、企事业单位办园4所、社会力量办园43所),共179个教学班,在园幼儿5536人;小学附设学前班1796处、1824个教学班,在班人数51806人;  相似文献   

13.
我区地处阜新市大企业区,辖区内有中直和市属企业12家,区街企业58家。过去办幼儿园,全靠国家和企事业包办。企业走向市场之后,企业办园出现严重滑坡,由1990年前的22所下降到6所。这样势必给我们提出了增办园所的新课题。当时我们的思路,开始着眼于发展个体园所,重视发挥个体办园的积极性,并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发展个体园所的措施和优惠政策,结果使个体园所迅速发展,全区个体园所三年就增加57所,总数达96所,占全区园所总数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以传统工业技术为基础,以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体系。辽宁幼教事业的发展也随之构筑了一个以国营经济为基础的企业单位办园和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街道办园为主的办园体制。据1991年统计,全省企业单位办园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幼教机构包括公办和民办两类,公办幼教机构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出资兴办,民办幼教机构由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出资兴办。截至2012年,我国民办幼儿园有12.46万所,占全国幼儿囤的68.73%;在园儿童1852.74万人,占全国在园幼儿的50.27%。因此,民办幼教机构在中国学前教育领域同样肩负着不可或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云南教育》2011,(17):35-36
2002年之前,双柏县仅有1所机关幼儿园,县城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入园成为难题,其他幼儿进入幼儿园成为一种奢望。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学前教育需要,双柏县把学前教育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并举的办园体制。“十一五”期间,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县城城区儿童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在浙江     
绍兴市总工会为了解决一些中小型企业单独举办幼儿园的困难,牵线搭桥,组织了十九个单位联合办园。建立了由联办单位参加的“联办委员会”。商讨解决办园中的园舍、教师、资金等具体问题。海宁县总工会积极协助工交、财贸单位搞好托幼事业。他们发动有关单位对原有的托幼园舍进行翻造、扩建,推动工业、商业、二轻等系统创办新的幼儿园,并积极推广跨系统集资联合办园的经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我省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各级各类幼儿园面临生存、发展的严峻考验 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企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使得一些幼儿园的主办单位逐渐对幼儿园进行剥离,推向社会,实行“断奶”。目前我省的幼儿园,尤其是企业办园面临严峻的考验。如:原来硬件、软件都比较好的省电力幼儿园已经解散,被他人收买,原企业办园的龙头也面临着合并、重组,吉化幼儿园已由原来的25所合为11所,现已70%开支。机关办园也实行差额拨款,今后也将逐步走向社会,自负盈亏。这样一来,使得我省的幼儿教育严重滑坡,给事…  相似文献   

19.
职工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是“坚持一要改革二要发展的方针,使成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引自《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的关键.实践证明,凡是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搞得好的,学校就办得兴旺,朝气蓬勃,凡是没有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或者合作得不好的,学校就办得萧条,不太景气.为了适应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关于培养人才的需要,长江职工大学在从事职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积极争取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运学院幼儿园规模不大,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也不太高,面对着“办园不如租房子”的尴尬,却在机关、企事业园纷纷下马的今天,脱颖而出,步入北京市市级示范园的行列。这一独特现象,很自然地成为“一所好园到底应该什么样”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