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命的巫术     
某省境内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内住着一对母子,儿子每天下地干活,母亲则留在家中做家务。这天中午,从田里回来的儿子吃过午饭后,突然感到胃部不适,继而出现了恶心、头晕的症状。母亲见到儿子的异常反应并没有急着去求医找药,反而认为他  相似文献   

2.
去年夏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碰到一对母子,儿子四十多岁,拉着辆三轮车,母亲就坐在车里。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和周围的光鲜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8,(7)
去年夏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碰到一对母子,儿子四十多岁,拉着一辆三轮车,母亲就坐在车里。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4.
李勇 《老年教育》2006,(12):21-21
去年夏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看到了一对母子,儿子四十多岁,骑着三轮车,母亲就坐在车里。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与周围的光鲜格格不入。  相似文献   

5.
李勇 《家庭教育》2007,(4S):47-47
去年夏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碰到一对母子,儿子四十多岁,拉着辆三轮车,母亲就坐在车里。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和周围的光鲜格格不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刚满14岁的儿子经过预谋,带领两个伙伴来到已改嫁的母亲家,亲手将母亲的双手手筋砍断。而伤愈出院的母亲找到警方,坚决要求警方严惩儿子,并要求儿子承担自己的医药费。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儿子为何要向母亲痛下毒手?母亲又为什么执意让法律惩罚年幼的儿子呢?  相似文献   

7.
“十一”放假,我带儿子回老家。长途车上人很多,上上下下的,一直没有闲座,七岁的儿子不得不坐在我的腿上,很累很累。 坐在我前面的也是对母子,母亲穿着入时,孩子也打扮得很漂亮,最引人注意的是她们母子占据了两个位子,和拥挤的车厢相比,显得格格不入。 每上来一个人,售票员都用委婉的口气同那位母亲商量:“请把孩子抱一抱,让大人坐好吗?”年轻的少妇眼睛望着窗外,好像没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北京科技大学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暑假期间每天清晨4点起来,帮做环卫工的母亲清扫马路,当记者提出要采访这对母子时,这位母亲担心因为自己是环卫工人而使儿子被别人瞧不起,拒绝了记者的采访。但我们间接了解到,小伙子曾对母亲说:“没有环卫工人,市民就好像生活在垃圾场一样。”儿子的坦荡与母亲的顾虑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是什么让母亲畏惧?也许正是“清洁工没地位”这样的偏见让母亲用拒绝采访的方式来“保护”儿子。笔者认为,儿子的形象在我们的眼中有着特别的光彩,不仅仅是他陪同母亲劳作的行为,更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从容而平等地…  相似文献   

9.
清蒸鲫鱼     
晚风轻拂,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湖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树上的蝉儿正热情地“知了知了”叫着。湖岸上三三两两的游人正在散步。一对母子从远处走来。母亲刚下班,显得很疲倦,但仍强打着精神和儿子有说有笑。儿子小强今天在学校比赛获奖了,显得很兴奋,唧唧喳喳地向妈妈述说着今天的事。看到儿子兴奋的神情,母亲幸福地笑着,倦容退去了许多。突然,湖边沟渠里传来“哗哗哗”的欢跳声。儿子赶紧跑过去,一看,哦,原来是一群小鱼正在沟渠里嬉戏。它们蹿上跳下,在水里做着精彩的表演:一会儿飞快地像箭一般蹿到沟渠的上游,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一会儿又像…  相似文献   

10.
"母子关系如同恋爱一样,孩子是追求者,母亲是被爱者,只要母亲能够主动一点,那么母子感通便很容易建立。母子关系如同恋爱一样,孩子是追求者,母亲是被爱者,只要母亲能够主动一点,那么母子感通便很容易建立。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某种程度来说是孩子发出,母亲回应的。刚出生的婴儿就能对母亲表示出不同的反应,开始还不甚明显,对谁都会笑、会哭、会发出声音,但几个月以后,这种区别就  相似文献   

11.
儿子要我做“地下妈妈”今年六月,我接到了前夫的电话,他单刀直入地提出了一个协议:给我30万,买断我公开作为儿子母亲的权利。拿到这30万元之后,我就不能在别人面前以儿子母亲的身份出现,也就是说,我只能是一个“地下妈妈”。否则,我必须离开南宁,母子今后是否相见,依儿子的意愿而定。这个“协议”令我目瞪口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见前夫特意加重语气说:“这是儿子自己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期,魏朝东清河太守叫房景伯,字长晖。他的母亲崔氏,出身于书香门第,精通各种经书,在景伯很小的时候,就亲自教他读书。因此,房景伯从小就知情达理,孝敬父母。房景伯在任清河太守时,有一位叫贝邱的母亲,她有个儿子,很不孝敬她。贝邱忍无可忍,就到官府控告他的儿子。房景伯听了那位母亲的诉说,又气愤又难过。他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母亲崔氏,问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个不孝敬老人的儿子。崔氏想了想,对房景伯说:“你不要太难过,你不是从小就很孝敬我吗?你去把他母子请到家里来,让那儿子亲眼看看你是怎样孝敬我的,他会…  相似文献   

13.
周末的一个上午,从外地风尘仆仆地赶来一对母子。母亲显得精明能干,儿子读初二,一副腼腆的模样。进屋后,母亲先把儿子支了出去,就迫  相似文献   

14.
孝恩     
每天下班途中,总会遇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在夕阳下散步。母亲的表情很恬静,儿子时不时低头同母亲耳语几句。每次见到他们,我总会放慢脚步,默默地欣赏夕阳下这幅“母子情依依”的“油画”。偶然一次从路边一个摆水果摊老人口中得知那对母子的一点事情。3  相似文献   

15.
欣儿 《高中生》2011,(15):63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坐立不安起来,儿子把脸紧紧地贴在玻璃窗上,向外张望着。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儿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母亲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儿子转过身来对  相似文献   

16.
记得古时候,有一对穷苦的母子相依为命,儿子不知何时染上了偷窃的恶习,第一次时,母亲含泪说:“儿啊,娘是那么爱你,怎么忍心送你去官府。”第二次、第三次依然如此,直到一天儿子犯了重罪,被捕临刑前,儿子要母亲到跟前说句悄悄话,母亲含泪上前倾听,谁知儿子死命地  相似文献   

17.
火车上,同座的是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起来,而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都贴扁了,张望着。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儿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那母亲不好意思地冲我笑了笑。儿子转  相似文献   

18.
红苹果效应     
与雄辩相比,身教的感染力,往往更大。有一个有趣的心理实验,实验的时候,让许多对母子参与。将母子们分成两个小组。第一组要做的是,母亲手执一个红润的大苹果,郑重其事地向儿子交待:“这个苹果一点都不甜,你不能吃。”然后,母亲不品尝苹果,迅速离开房间。统计实验的结果表明,第一组的孩子很少有经受不住诱惑而吃苹果的。与第一组不同的是,第二组的母亲对儿子说完同样的话后,自己就吃苹果,然后一边咀嚼一边离开房间。于是,在不到5秒钟的时间里,有九成的孩子经受不住诱惑,也仿效母亲吃了那个红苹果。从前,有一个少年考取了一所全国著名的高中,…  相似文献   

19.
去年夏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碰到了一对母子,儿子四十多岁,拉着一辆三轮车,母亲就坐在车里。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和周围的光鲜格格不入。我问男子:"你们从哪里来?"男子说话声音很轻,却带着满满的自豪:"山东。  相似文献   

20.
火车上,同座的一对母子。黄昏时分,母子俩开始坐立不安起来,而儿子在窗玻璃上把脸都贴扁了,张望着。我问那个一直在张望的儿子,有什么事要发生吗?那母亲不好意思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