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大海睡了》一课共有5个生字,依据一年级  相似文献   

2.
词串识字是苏教版的一大亮点,它以特定的时空事物为中心,选定相关词语,包含要学的生字,按意义连接,组成词串,再分行排列,末尾押韵,近似一篇小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那一串串词语都具有鲜活的生命,能使学生在识字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如苏教版一上语文《识字5》:沙滩贝壳脚丫海风海鸥浪花珍珠鱼虾海带港湾渔船晚霞这一课就是围绕"大海"这个中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段识字量是1600~1800个,在两年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与普通教材相比,这套教材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识字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识字学词为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是,识字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而且识字的效果也不理想,回生率比较高。下面结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24课《乌鸦喝水》的教学谈一谈自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浅见。1.识认结合,趣味横生《乌鸦喝水》一课中,  相似文献   

5.
安安是一年级课文《一年级》中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形象,是学生在书本上结识的第一位新朋友。编者的目的是通过创设安安会识字,能在语文课上或看电视时认识许多字的情境,让学生回忆自己是怎样识字的,并把识字的方法告诉大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设计理念】1.兴趣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在一年级基础识字的课堂上加入让孩子们有兴趣的元素和环节,会让课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学校承办一次面向全省的语文教学展示活动,安排我执教《识字5》一课。《识字5》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的一节词串识字课,四行词串分别提及了冬天的天气、岁寒三友、过冬的小动物和小朋友参加冬季锻炼。在试教及展示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编辑部的专家以及省、市、区教研室老师的意见,我对于岁寒三友和小动物过冬两行词串的教学处理,做了较大的改动,由此折射出不同的教学理念,引  相似文献   

8.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基本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学生处于识字兴趣与识字能力的萌芽阶段,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喜欢学习汉字,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习汉字变得更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又要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对识字所采取的举措取得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列举以下几点:误区一:儿童识字不宜太早——对策:因时施教  相似文献   

10.
识字与写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写字"目标中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正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课程目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阶段识字、写字的复习?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倡导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在识字教学中,我另辟蹊径,为生字编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  相似文献   

12.
教学年级:七年级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模、听、想、唱、动等音乐活动中,体验歌曲的情境之美。2、学会歌曲《大海啊,故乡》,能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富有层次地表现歌曲。3、通过对比聆听感受,懂得相同材料不同音乐感受产生的原因。4、能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大海、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感受与表现歌曲《大海啊,故乡》的音乐情境。教学难点:1、能在伴奏下,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大海啊,故乡》。2、初步感受和了解相同旋律、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效果产生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的需要。"通过实践,感受到生活是智障学生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是永远不竭的资源。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如下:课堂识字生活化;家庭识字生活化;社会识字生活化。为智障学生开展了多种识字途径,创设了良好的识字氛围,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有效地提高了智障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写字是学生学文化的开始,是形成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认识并会写一定量的字词,才能理解书面材料,才能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可见,识字教学在小学低段教  相似文献   

15.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其目的是多识字、快识字,使学生快速达到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低段识字要达到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这就是“识字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策略。所以低年级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要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只靠单一的、抽象的强制行为和硬性的课本规定显然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16.
姜欣 《考试周刊》2013,(26):58-58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字1600至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所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将汉字教育单列为一个教学领域,并且把常用术语"识字教学"改为"识字与写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之一。《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由此可见,识字写字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 《识字6》是一篇用“词串”组成的识字课文。课文写在夏天的夜晚,小丁丁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庭院里纳凉,巧妙地将一组词语组成韵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课文配以相应的插图,要求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识字、诵读,极富生活气息和童趣。  相似文献   

19.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对识字量的要求是1600~1800个,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和以往的教材比,识字量大大增加。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通过培养和引导,使儿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面对繁重的识字任务,怎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识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它要求教师既重视以识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