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标识。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一门艺术 ,所谓“教无定法”而“贵在得法”,其实质在于一个“活”字。吕淑湘先生指出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 ,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 ,只有“活”才是各种教学法的前提 ,只有“活”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活”才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活”堪称语文教学的精髓。那么 ,怎样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活”起来 ,我认为 :激情——“活”的前奏语文教学是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统一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然而 ,在语文教学中 ,人们往往只重前者而忽略后者 ,致使语文课枯…  相似文献   

4.
闫怀娟 《考试周刊》2011,(59):50-50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讲活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很不容易,它是教师素质、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的综合体现。但它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总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我认为,把语文课讲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曾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效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从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构建充满活力、智慧和隋趣的语文课堂呢?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思考着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真正地活起来,成为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课堂,成为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赵建平 《河北教育》2008,(10):43-43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对于老师来说,所谓的"活"就是教学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学是科学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教师如果把语文教学仅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的话,那语文课永远难“活”起来。新课标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又推出必读篇目,就是希望语文课堂扩大一些、开放一些。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革新,给语文课予明确的导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1.
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对教师而言关键要把语文课上“活”。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通常有人对语文教学有误解,认为语文课程是死的,只要学生肯读肯背就行了,很多家长这样说,不少老师也这么讲,而我作为语文老师却无法苟同。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的理解是:语文阅读教学应在“活”字上下工夫。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3.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活”。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是语文课程实施和操作的重要阵地,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呢?著名的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可见,"活"是点燃学生学习激情,促成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激"活"语文课堂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焦会娟 《成才之路》2013,(19):56-56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即不呆板,不被动",活"是语文教学方法的精髓、是打开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把课讲"活",展现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7.
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所在,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至高境界。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彰显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呢?  相似文献   

18.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关健是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白纸黑字是静止的,怎样让它变得灵动活泼,这就要看教师怎样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调动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就是学习语言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渗透这一点: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的成功就是要把语文教"活"。语文教学体现在一个"活"字上,这个"活"字,就是要根据教学环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把"活水"  相似文献   

20.
吕淑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致。"语文的外延是广阔的生活,情境教学通过情境的设置与创造,将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学生置身于鲜活的情境中容易产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愿望,进而能够主动搜集、筛选、分析、评价、吸收、开发信息。这种学习过程极大的肯定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被调动不仅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教师自身,这就促成了教与学流程的良性循环。笔者试在这里谈谈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