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汉成 《成才之路》2011,(33):62-63
语文课堂一向是"老大难"问题,近几十年来,有不少的学者和专家做了很多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至今,语文的教学效率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教学效率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笔者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一定的探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改革中纷至沓来的观念、方法、模式以及专家、学者对语文教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解读,让广大教师们应接不暇。尤其是在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中出现的过分夸大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过分夸大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过分追求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等等因素,让部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本质认识产生了偏差。继之,在语文课堂中频频出现作  相似文献   

3.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叶圣陶先生更是提出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以提问和指点替代多讲,这其实对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柏云 《现代语文》2014,(2):63-65
《语文课程标准》和众多语文教育教学专家都认为,语文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应人文性:就有了语文的情感教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各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许多老师(特别是一些名师、专家们)越来越追求"精品课堂"。他们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导语、每一句评价语言、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做了精心细致的设计,甚至苛求到不要出现任何的偏差,哪怕是一点点的瑕疵也不行。我认为这只是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状态而已,我们应该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追求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情况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徐楠楠 《考试周刊》2011,(70):59-60
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对教学效率,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历了前些年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后,无论是教育专家、技术专家,还是一线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该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变得越来越理性。在课改实验推进到相对成熟的今天,在很多学科专家期待我们的教学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时候,如何合理  相似文献   

8.
林芬芬 《考试周刊》2011,(30):51-5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专家作了这样一个调查: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点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其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小语专家崔峦老师也曾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静下心来潜心会文,切忌把语文都讲肿了。课堂上只有热热闹闹,激烈讨论的教学场景而缺乏静态的教学过程,不能算做一节完美的课,起码不能算做一节优质课。相  相似文献   

10.
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它是基础教育实践中的一项常规活动,亦是学校校本研究中一项非常有效的工作。经常性地开展评课,有利于准确诊断教学问题、提炼教学经验、优化教学艺术,有助于教师间切磋技艺、共同提升。正如有位专家所说:科学的评课可谓课堂教学的指挥棒、  相似文献   

11.
李慧娟 《考试周刊》2013,(99):37-37
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上不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真情和激情的积极投人。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我非常赞同于永正等著名专家提出的“简约课堂”,这让很多语文老师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练读写。  相似文献   

12.
王爱民 《海南教育》2014,(16):69-70
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有效性缺失现象实在是很普遍:教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或依着教案、或跟着感觉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课堂上听得头脑发胀、昏昏欲睡,教师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是许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更是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本文就针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正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的评价方式的逐步开展,课文理解的多元化和答题方式的多样化让教师的教学权威受到严重的挑战。特别是新课程培训的课堂上,专家与学者们一个个纷至沓来的讲座,每一个人的说法又多有不同,甚至迥然相异,教师们在多元化思考的冲击中失去了语文教学课堂内容的标准,更加剧了他们的彷徨。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的12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国培计划”的培训。在上海师范大学学习的15天里,每天都处于一种“精神大餐”的包裹中。听了数位小语界专家的报告,专家们最前沿的理论和信息,最犀利的观点和见解,强烈地冲击着我.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对于如何上好语文课,教育学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以及工作在学校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们进行了艰苦的改革和探索,创造了如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钱梦龙的"语文导谈法",河南师范大学王文廷教授从国内众多的实验模式中概括出来的"目标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形式等等,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8.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历来备受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们关注。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的课堂就是讲求两个字"有效",而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堂扎实、朴实的课堂,学生在这一  相似文献   

19.
周忠起 《现代语文》2014,(12):103-104
2012年3月底有幸参加了在江苏靖江举行的江苏省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在会上观摩了三位语文教学专家曹勇军、黄厚江、唐江澎的研讨课,感慨颇深。如今,再次来回味当日的课堂,仍然感到深受教益。现仅从三节课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来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0.
一位美国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来考查。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效的。"然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老师的提问存在着种种不足。比如问题的设计粗放,思维起点极低,不能开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问题设置过多,误认为提问的越多,越能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