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一、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有些小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对小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认真的态度.负责任的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家文/李天红良好的教育方法固然重要,但老师尊重孩子,理解孩子更重要。孩子年龄小,生活阅历少,与成人相比他们有自身的特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年龄特征。我刚工作时由于对幼儿缺乏了解,有件事情现在想起来仍觉得处理得很不当。某一节课后评议,我...  相似文献   

3.
步云 《中国德育》2005,(2):77-77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我们的孩子却生活和学习得更沉重乃至更痛苦了?为什么有那多孩子要去自杀,去犯罪?为什么我们的许多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偏激和消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在于我们的思想和教育行为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步云 《中国教育》2005,(1):62-62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我们的孩子却生活和学习得更沉重乃至更痛苦了?为什么我们的许多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偏激和消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在于我们的思想和教育行为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远离了社会和孩子最根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其实,孩子不听话,责任并不全在孩子。父母教育理念不正确,教育策略不理智,缺乏必要的技巧,无疑会使孩子“不听话”升级,亲子关系恶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要让孩子接受你的合理建议,你母须过亲子沟通这一关,这样,孩子“不听话”行为将大大减少。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过关。  相似文献   

6.
曾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的确,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而当课堂改革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浪潮时,作为一名小学语教师,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呢?值得我们深深思索。  相似文献   

7.
李菊 《教师》2010,(23):8-8
一、幼儿教育时不我待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影响了幼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年轻的父母望子成龙,缺乏正确的教育常识,普遍存在着顺从迁就,娇宠放纵多,严格要求少,正确诱导少,又害怕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结果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不畏挫折的品格,形成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等不良品格,阻碍了良好品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其倡导以人类的基本生活作为教育内容,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教育。比如户外游戏、社会交往、活动进餐等,都具有教育意义。既然教育的机会来自孩子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们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联系孩子的实际生活,创设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环境,全力促进孩子多方面的成长,提高孩子多领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会念书的孩子,未必懂得理财。当前,学校教育中的理财教育严重缺乏,那么,家长就不能忽视对孩子理财方面的培养了。为了使孩子长大后不会掉入金钱的陷阱或因为缺乏理财知识而使生活陷入困境,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给孩子以理财教育。孩子如果缺乏对金钱的正确认识,父母也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在金钱面前,孩子可能会走入以下误区。1.孩子养成攀比的心理,向同学炫耀家里的财富,或不顾家里的现实情况,硬要买名牌服饰、名牌文具。2.孩子在没有足够的零花钱时,向同学借钱,并不断累积,在同学中形成不好的信用形象,进而影响孩子的交友和学习。3.孩子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现在的孩子,特别是一些生长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环境过于优越,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确实比较差,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缺乏应付挫折的能力,一旦遭遇挫折,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很极端,这使家长和教师都普遍感到担心和困惑。如何使幼儿面对挫折正确把握自己,在挫折的锻炼和考验中奋进,克服赢得起输不起的心理障碍,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那么,一般可以给孩子创设哪些“挫折情境”呢?  相似文献   

11.
王安兰 《山东教育》2005,(33):51-51
在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有一对突出的矛盾,那就是他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越来越好,而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究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的孩子被看得太重,生活太顺了,缺乏相应的挫折教育和劣性刺激。  相似文献   

12.
柴红莉 《新疆教育》2012,(3):103-103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代写硕士论文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古代的“遇物而诲”,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搞教育的,常在家长面前侃侃而谈。其实,在和家长的交谈中,你会慢慢发现我们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并且越来越懂得教育了。静下心来,我发现我从家长那儿学到了很多。孩子们的家长通常比我们年长,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对于生活,更是经验丰富。在和他们的交谈中,我逐渐懂得了很多生活小常识,如:怎样关心过敏体质的幼儿,不能给有哮喘的孩子晒被子,哪些东西孩子不能吃,孩子碰伤了怎么办……我们从家长那儿了解的信息越多,我们对孩子的保育工作就做得越细致。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和孩子生活、玩耍的过程中,他们都…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古代的“遇物而诲”,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幼儿每天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事物,包含着各种各样丰富的体验,发生着各…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去培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兴趣,可令人担忧的是忽视对孩子劳动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如今的孩子轻视劳动,更缺乏劳动能力,在生活自理方面过分地依赖父母.因此,我们认为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头活水".只有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热爱孩子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天职.尊重是热爱孩子的前提条件。教育不仅应该对孩子的未来生活作准备.更突出的是孩子的眼下的生活。如果没有当前生活的健康和幸福,就不可能有将来的生活,最要紧的是,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拥有将来成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每当我们登上讲台的那一刻.面对一双双清澈、纯真、探求的眼睛,我们不能不同自己:应浚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给学生一份什么样的教育?因为这关系着每个孩子一生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关于自立的担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社会中谈论孩子自立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家庭中,孩子的自立与社会的现实却有较大的反差。一些家长把孩子生活中的一切都“承包”起来,一些孩子也比较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所给子自己的一切。家庭中缺乏对孩子进行自立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心。  相似文献   

19.
张晓风曾在《世界,我交给你一个孩子》中写道:"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这是每一位母亲的心声!当每天清晨,我们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向马路,我们希望疾驰而过的车辆,不要撞到我们的孩子;我们希望呼啸而过的车辆,不要吓坏我们的孩子!这是做母亲的小小愿景。"可是,孩子爱跑、爱跳,正是喜欢追逐打闹的年纪,不能只有愿景,而缺乏或忽视交通安全常识教育。而且,孩子们虽是小小的幼苗,却将自己独立走出自己的人生轨迹,在他们幼年的时候,能够接受规范的交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交通安全教育是我园的教育特色。幼儿的安全一直以来都是幼儿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它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于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而又缺乏生活经验,常常会做一些危险的动作、干一些危险的事情,缺乏安全意识,更谈不上交通安全。因此,要重视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3、错误的教养态度与评价方式。 大量的教育研究与实践表明,中小学生自卑感的形成除了自身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成人对他们所持的错误态度与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 (1)父母在言谈行为上不尊重孩子,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缺乏民主和谐的交流气氛和关心爱护的精神满足。 生活中,有些家长不是想方设法去培养和维护孩子的自尊心,而总想在孩子面前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遇事非但不跟孩子商量,还往往要设置许多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清规戒律,孩子稍有不从或不合自己的要求就不问清红皂白地予以指责,甚至打骂体罚。这种居高临下、缺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