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意外的一课     
一天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听到有小鸟的叫声,原来是小麻雀飞进教室无法出去,正在乱飞乱叫。我们关好门窗,捉住了麻雀,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们问:老师,小麻雀为什么飞到我们教室来了呢?孩子们的提问给了我启示,为什么不用小麻雀这活生生的教材给孩子们上一节课呢?于是,这意外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首先,我请小朋友观察麻雀的外形特征。经过大家的争论和我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了麻雀的外形特征,并知道了麻雀是吃害虫的益鸟,我们要保护它。  相似文献   

2.
水晶心     
雪后天晴,阳光灿烂,整个世界一派洁白。我抱着4岁的小表弟子群,子群抱着一个细竹扎成的小笼子,笼子中关着一个唧唧喳喳的小生命——黄嘴小麻雀。我们哥儿俩在屋院后的一片雪地上玩儿。  相似文献   

3.
今天早晨,大班的凯凯小朋友捉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孩子们围着这只小麻雀议论纷纷,有的说:“我们把麻雀养起来吧!”有的说:“我们给它点东西吃吧!”有的说:“我们给它包扎一下吧!”可凯凯却紧紧地握着受伤的小麻雀说:“不,不能养着它,我要掐死它!”啊?!所有的孩子都睁大了眼睛惊恐地盯着凯凯,凯凯却像个大人似的说:“我爸爸说,小麻雀是坏东西,它经常飞到地里偷粮食吃。”听了凯凯的话,孩子们用困惑的目光看着我。  相似文献   

4.
李芳 《上海教育》2008,(7):64-64
偶尔走过电脑房,发现室内竟有两只小麻雀在乱飞,开门进去,麻雀更加慌不择路,不停地撞在窗玻璃上,最后终于无力地倒在了地上。我轻而易举就抓住了它们。可怜的小家伙.额头上血迹隐隐地渗了出来。我捧着它们小心翼翼地下了楼,孩子们都惊奇地看着我。我找来一个纸箱,把两只小麻雀放了进去。两节课后,两只麻雀展翅飞走了。这真是我所希望的。  相似文献   

5.
今天一早,妈妈抓到一只小麻雀。我赶紧拿来一只小笼子,把它关在里面,再在笼子里放些水和米,希望它能在这里好好安家。  相似文献   

6.
下午,正当孩子们玩拼插游戏的时候,一只小麻雀飞进了活动室,孩子们乱作一团,唧唧喳喳地叫着、笑着去追赶小麻雀。有的小朋友爬上了桌子,有的爬上了窗台,有的拿衣服想把小鸟罩住,他们喊着、叫着开心得不得了。可怜的小麻雀在活动室里“惊恐”地撞来撞去,找不到出口,一头扎进了储藏间。我连忙阻止他们:  相似文献   

7.
在班里讲了一个有关昆虫的故事,孩子们竞陆续带来了各种昆虫:螳螂、蚂蚱、蛐蛐、蝈蝈、瓢虫、蜗牛……各种小笼子在窗台边摆了一长条,引得孩子们一有空就往窗台边挤。或许是孩子们太吵了,笼子里的小昆虫们特别安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听到昆虫的"歌唱"?中午吃饭了,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窗台边忽然传来了一阵轻微的声响。是昆虫在歌唱吗?孩子们  相似文献   

8.
春天来了,燕子的呢喃和喜鹊的叽喳吸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他们很快发现了房檐下的燕子窝和大树上的喜鹊窝。在接下来以"燕子和喜鹊的家"为主题开展的爱鸟活动中,孩子们经常饶有兴致地观察燕子怎样叼树枝垒窝,喜鹊怎样从它的窝中飞进飞出。操场上几只蹦蹦跳跳的小麻雀,也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饲养蟋蟀     
下午户外活动,我带孩子们在草地上玩,不一会,旺旺拿着一个小瓶跑过来,“老师,蟋蟀。”我低头一看,在他手上的小瓶里有十几只蟋蟀,旁边的小朋友都跑过来看,“这么多蟋蟀,叫起来肯定很好听。”这时,我灵机一动,说:“孩子们,咱们把蟋蟀带回活动室养起来好么?”孩子们高兴地蹦了起来,于是我们把蟋蟀带回了活动室,把它们分放在好几个瓶子里,于是,在我班活动室外的角落里多了一个饲养角,整个下午孩子们都在谈论蟋蟀的问题。第二天,有好几个小朋友带来了爷爷编的小笼子,我们又把蟋蟀放入笼子里,这样孩子们观察起来就更方便了。在观察中,孩子们发现…  相似文献   

10.
老舍先生的散文《小麻雀》(写于1934年)用童活笔法,以小麻雀的命运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小麻雀的外形、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生动地描写了受伤的小麻雀猝然遇险而又绝处逢生最后仍不免于一死的悲剧命运,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被损害的弱小者的同情,把作品所蕴含的美的种子深深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1.
猫头鹰搬家     
一个深秋的傍晚,劳累了一天的小麻雀在窝旁的树枝上歇息。一阵秋风吹来,凉飕飕的。突然,小麻雀隐隐约约看见猫头鹰大哥正无精打采地朝这边飞来。小麻雀喊道:"猫头鹰大哥,这么晚了,你要上哪去?"猫头鹰朝下一看,原来是小麻雀。于是,他便减慢速度,扑腾着掉了几根羽毛并隐隐作痛的翅膀,摇摇晃晃地落在小麻雀对面的一个树枝上。他的两眼虽然睁得圆圆的,却没一点精神。他对小麻雀说:"我以前那住不下去了,要搬家。""为什么?"小麻雀既同情又好奇地问"。别提了。我住的地方,附近的人们都厌恶我的叫声,晚上一听我叫,就要赶我走。你看,这就是今天早晨被人打的。"说着,猫头鹰在小麻雀面前抖了抖掉了几根羽毛的翅膀。猫头鹰停了一下说:"我要连夜搬家,找个安静的地方住下来。"听了猫头鹰的话,小麻雀说:"如  相似文献   

12.
森林广播站的广播员小麻雀广播了一首儿歌:“大猴抱小猴。搔搔痒,摸摸头,抓住跳蚤丢进口,好像吃豆豆……”小麻雀刚广播完,猴子们就气呼呼地向大象法官告状了:“小麻雀说我们不讲卫生,身上长跳蚤,净是胡说。”大象法官找来了小麻雀,小麻雀委屈地说:“谁胡说!我亲眼看见他们互相抓跳蚤吃,也许还有虱子呢!”猴子们急得嚷嚷起来:“还要胡说,还要胡说!”  相似文献   

13.
一说到"麻雀",我们的头脑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群唧唧喳喳的女生,她们的嘴巴就像上足了子弹的机关枪,一直在你身边"嗒嗒嗒"地响个不停。因此,"麻雀"几乎成了爱唠叨女生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魔法小精灵     
郑晖  徐开云 《小朋友》2004,(9):2004
不知道从哪天起,上学的小孩子们一个个苦着脸,笑也笑不出来。而且他们的背驼(tuo)了,腿也弯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小孩子们身上背的像小山似的书包就知道了。“这些上学的孩子真可怜啊!”连在树枝上跳上跳下的麻雀们看见了,互相也会用麻雀语议论。有一天,当一群孩子放学经过一条林中小路时,突然, 从树林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孩子们正在疑惑时,从树林中跳出来一个小人  相似文献   

15.
秘密     
<正>一天,我放学回家,发现阳台上趴(pa)着一只小麻雀(que),正在叽叽叽喳喳地叫着,我立刻把小麻雀抱在怀里。我仔细一看,原来小麻雀的脚受伤了。"叽喳叽喳!"小麻雀仿佛(fang fu)在说:"救(jiu)我呀!我受伤了!"我立刻找来了纱(sha)布,轻轻地给小麻雀包扎(zha)。  相似文献   

16.
放学了,我坐爸爸的自行车回家。突然,我看见路边有一只小鸟,好像不怎么会飞。我们下车一看,果然是一只刚学飞的小麻雀,它一见到我们就飞起来了。可是,只飞了一点儿路,它就再也飞不起来了。我们很快就把它捉住了。小麻雀的毛软绵绵的,摸在手上舒服极了,我很想把它带回家。可是,小麻雀好像不喜欢我,它用嘴啄我,还发出难听的叫声,好像在骂我。我想了想说:“我们还是放了这只可怜的小麻雀吧。”爸爸说:“当然好。”我们就把小麻雀放在草地上,继续回家。走了没多久,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我说:“爸爸,我觉得小麻雀身上好像发热,会不会有非典?你身上不…  相似文献   

17.
我爱小白兔     
一连几天,麻雀飞来飞去,却没有一个注意到我们精心准备的家。孩子们特意在鸟窝附近的树枝上挂了饼干,想吸引它们。饼干麻雀倒是品尝了,可是对鸟窝还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孩子们彻底失望了。  相似文献   

18.
燕子让窝     
<正>小麻雀长大了。"秋风吹,天气凉。没有房,冻得慌。"昆虫歌唱家小蟋蟀在进农民伯伯的房子之前,唱着歌对小麻雀说,"快找房,把身藏。冬天到,心不慌。"小麻雀听到了,就说:"谢谢你,小蟋蟀!可我上哪儿去找房子啊?"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调入新学校就迎来了学校的首届课堂节又是市里的研讨课,我很幸运有展示的机会.经过筛选,挑了《麻雀》一课的教学. 《麻雀》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小说以新颖的构思,精练、优美的语言文字,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动人故事.文章通过刻画小麻雀的弱小、猎狗的凶暴,来塑造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亲子母爱"这"一种强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片言只语     
麻雀是乡村最淘气的孩子,那时总惹得母亲骂声连连。“小祖宗,积积德吧!”母亲骂我们兄弟也用这样的话。母亲用筛子把粮食筛过,再用风车把粮食风干,刚刚把粮食在阳光下摊好,麻雀就在母亲转身时,无声无息地落在了粮食里。母亲急得把骂我们兄弟的话也用上了。麻雀没有反应,母亲只好把拿在手里的扫把对着麻雀飞了过去,麻雀吓得腾空而起,粮食也撒得到处都是。麻雀对自己的行为很得意,叽叽喳喳,在离母亲不远的老樟树上议论着,就像孩子骗过母亲一样那么高兴。母亲蹲在地上,一粒一粒捡着撒在地上的粮食。我相信麻雀也能咯咯地笑,就在它们飞上枝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