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教育》2012,(8):2
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拖着病躯坚守讲台达10年之久,南京六合的山村小学教师徐其军被人称作"最美的乡村教师"(详见本刊2012年第2期"独家报道"栏目《最美的乡村教师》),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乡村教师群体的崇高精神品质。中国有8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正如徐其军一样勤勉地耕耘在乡村教育的沃野上,他们因坚守乡村而美丽,因无私奉献而美丽,更因播种希望而美丽。为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2012,(14):2
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拖着病躯坚守讲台达10年之久,南京六合的山村小学教师徐其军被人称作"最美的乡村教师"(详见本刊2012年第2期"独家报道"栏目《最美的乡村教师》),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乡村教师群体的崇高精神品质。中国有8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正如徐其军一样勤勉地耕耘在乡村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江苏教育》2012,(11):2
放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拖着病躯坚守讲台达10年之久,南京六合的山村小学教师徐其军被人称作"最美的乡村教师"(详见本刊2012年第2期"独家报道"栏目《最美的乡村教师》),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乡村教师群体的崇高精神品质。中国有800多万乡村教师,他们正如徐其军一样勤勉地耕耘在乡村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背景乡村,是现代教育的发源地,那里有许多值得挖掘与传承的精神财富。徐其军,作为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拒绝了功利的价值判断和平庸的世俗追求,坚守着内心深处纯真的乡村教育信仰(本刊2010年第2期"成长故事"栏目曾予报道)。当我们有意"忽略"他独特的患病经历给我们带来的心灵冲击之后,更能阅读到他内心的梦想、爱心的力量、奉献的幸福。值得欣慰的是,这样的"苏派"乡村教师还有很多很多。  相似文献   

5.
立场     
《教育》2011,(28):16-17
我们为"最美乡村教师"做点什么陈宝泉2011年9月18日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今年教师节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家媒体联办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及电视节目。网友票选的10名乡村教师果然感人。他们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苦环境中坚守农村小学,一干十几年、几十年,有的老教师甚至教出村里两代人。他们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先后涌现出一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模范、"感动江苏教育人物"等先进典型,他们都是全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徐其军老师是其中的一员。他长期工作在农村教育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央、省委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徐其军老师的先进事迹给予高度评价。2011年教师节前夕,我厅印发了《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徐其军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员工向徐其军老师学习。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2,(27):5-7
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在2012年教师节前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联合举办。活动面向全国846万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通过寻找、发掘、宣传他们中间的典型代表,展现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著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更多的人关心和关注农村教育、支持和帮扶乡村教师及农村学校,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活动自2012年6月11日启动以来,举办单位近200名记者、编导奔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偏远乡村,行程数万公里,寻访乡村教师典型人物。作为教育行业里的纸媒,《教师》杂志一直致力于宣传教育系统里优秀教师,传播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传颂他们高尚的育人情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担当媒体的道义,是媒体人的责任。第二届“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行动虽已结束。但是。作为纸媒,我们能让人们更好地再去重温那些崇高的人以及他们的事迹,去见证那真善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颁布,是我国解决乡村教育衰落问题的一个突破性举措。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制定的关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系列政策是《计划》的重要基础,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并不明显,优质师资流出不流进的现象依然严重,生源向城镇流动的趋势没有减缓。因此,落实《计划》必须创新思维,突破以往"政策一大步,落实一小步"的状况,大幅度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待遇,并将所有乡村教师的补贴纳入省级统筹,统一标准、统一发放,提高其职业吸引力。同时,需要拓宽乡村教师的进出通道,让优质师资合理流动;突破以编制招人的旧思维,扩大"特岗教师"制度,激活乡村教育;提倡结合乡村教育实际的教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等,进一步推动乡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9.
接到校长电话,急忙打开邮箱,一张"最美乡村教师"推荐表跃然屏上,望着从未涉足过的荣誉我顿觉愕然。乡村教师?哦,屈指算来站在乡村学校讲台33年了。最美?我有些忐忑。凝视着"推荐理由"一栏中闪烁的光标,我的心被牵回有风有雨亦有情的乡村教育之路上……  相似文献   

10.
《黑河教育》2013,(11):11-11
在我市教师群体中,乡村教师占据着很大比例.他们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谱写着教育的篇章,他们用坚守,诠释眷教师的职责,哺育着祖国的未来,让希望在田野上茁壮成长。他们贫穷却富有,他们孤独却充实。。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晴空,为孩子的明天插上一双翅膀,是乡村教师的希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最美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乡村经济和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乡村教育面临很多挑战,乡村教师的处境也更加艰难。在一项公益培训中,97位乡村小学教师表达了他们在职业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他们在倦怠之中的坚守,反映了乡村教师尴尬的职业境遇和渴望得到关注的心情。乡村教师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支持,其主体性的发挥将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2.
品读     
我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我无法延伸生命的长度,但我却可以奋力拓展生命的宽度!身患绝症仍坚守讲台9年的乡村教师徐其军这句悲壮的誓言感动了无数人。近日,南京市掀起了向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敬业奉献好人徐其军学习的热潮。  相似文献   

13.
蔡明山 《武陵学刊》2022,47(1):123-13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乡村情怀"可以弥补政策上的不足,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诸多问题.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特别关注教师"乡村情怀"的培植,使乡村教师因"情怀"而扎根,因"情怀"而生理想.乡村教师的乡村情怀包括爱乡村生活、爱乡村环境、爱乡村教育和担当乡村振兴使命;其培植可以从道德升华与价值塑造、社会教育与政策保障、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环境提质与文化熏陶等方面着手;其培植效果则可以从是否有志愿下得去、留得住、扎下根、有更长远的思想认识、以及现实状态等多个维度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14.
李香满 《教师》2015,(1):26-27,30
从乡村走出,又反哺乡村。她放弃都市的优越工作,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任教,8年乡村教育人生,她始终用爱心、真心、耐心、细心、诚心对待每位学生,更多地关注心灵、照亮人性,成为了许多贫困生和留守儿童的"谭妈妈""取款机",被广大学生称为"最可爱的人""知心姐姐",也被社会称作"网络妈妈""最美教师"。她就是湖南省宜章县天塘乡明德小学教师谭兰霞。"天塘有爱",遍洒孩子。8年来,她奔波于200余个特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家庭,嘘寒问暖、排忧解难,呵护他们的  相似文献   

15.
《云南教育》2009,(18):F0004-F0004
2009年,在云南这片教育热土上,有一串串熟悉的名字让我们铭记,他们是:倒在坚守34年讲台上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乡村教师桑培;会泽县情系教育的民营企业家张迦茚;  相似文献   

16.
促进非公费定向师范生投身乡村教育是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非公费定向师范生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了解程度低;但对其八大举措的认同度高,认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是基础,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是根本,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是关键。《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能切实促进非公费定向师范生主动投身乡村教育,但他们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持观望态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范院校应细化政策文本,落实责任主体;创建活力机制,提升职业发展空间;加强在校师范生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舍身奉献,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扎根基层,人生因挥洒汗水而无悔。乡村教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了学生的未来,甘于奉献。他们简单、质朴,却有着一颗热爱教育和学生的真心,但目前乡村教师面临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背后的症结是什么,该如何应对?为此,2014年9月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和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  相似文献   

18.
乡村教师形象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动态名片,对于乡村教育师资的引进与保留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发展进行审视,发现当前乡村教师形象呈现出"神圣化"与"污名化"对立、"坚守"与"逃离"反差、"荣誉"与"落后"悖逆等形象症结,整体形象不佳。分析缘由,教师本体性价值的迷失、乡村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谐、网络媒介叙事惯习的偏误是问题形成的诱因。据此,研究提出应以归正乡村教师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为逻辑起点,基于生态发展观协调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为解决动力,以规制媒介叙事偏好为条件保障,以期建立具有真实稳固、积极正向、和谐统一特征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幸福来自对职业的挚爱。特别是乡村教师,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奉献者,有的扎根在边远山区,有的坚守在大漠之上。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他们不在乎优越的待遇,不羡慕都市的繁华,甘愿把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献给三尺讲台。就像电影《凤凰琴》里的那几位教师,他们并不完美,身上也有这样  相似文献   

20.
教育书坊     
《广西教育》2012,(40):68
陶行知的教育学说既强调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教育的终极目的。其"教学合一""第一流的教育家""新教育"等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927年,他在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我们的信条》《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等文章在农村教育问题的探讨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