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道华 《江苏教育》2012,(11):51-53
学生自能发展是学校教育一个永恒的课题。教育知识无论如何增长,教育观念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忽略关心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学习与自我成长这条主线。我们南京市中央路小学把"自能教育"作为办学理念,就是要培养能不断改变和超越的"自燃人",就是希望"为了社会和谐发展、个人能力充分发挥以及个人能够终身学习"提供应有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哲学层面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为“核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核心论是对中心论的发展和超越。中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是见物不见人的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天人关系及人我关系的日益紧张。核心论方式下的发展,是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其发展的结果是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更加和谐的状态。因此,就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言,用核心论统领中心论,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正自主发展就是依靠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意志等因素,让学生在各个方面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这种理念把"教师中心论"变成了"学生中心论",是振兴教育,提升民族素质的战略举措。教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个体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并为学生群体的合作探究搭建平台。教育学中的自主,就是指学  相似文献   

4.
儿童中心论的"中心,"指的是儿童的"心理状态或特征",对其认识是个历史过程.大致可以说,它沿着哲学心理学、生物化的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从"自然"、"本能"到"认知"而嬗变.当今儿童中心论的主流是以"认知"为中心,它已然摆脱了传统的片面性,且三者已浑然融为一体.实施以认知为中心的儿童中心论的可能性的两个试探性建议是跨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修炼和实让精神的践行,其主旨是力图阐明以人为本的教育需要遵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把造成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归结于人类中心论,无论是从历史维度、现实层面分析,还是就理论形态转换过程透视都有失偏颇。作认为,必须批判的态度去超越和扬弃建立在近代工业明-人类强大主体经济王国基础上的人类中心论,新人类中心论,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标,高扬人的价值理性,它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观念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生中心论“教学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正在倡导"以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新"中心论"的本质在于使教育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需求的使命,以及顺应于市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在当代世界历史研究领域已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史学理论流派,全球史观反对历史编纂与叙述中的"欧洲中心论",主张以"全球普适的历史话语系统"书写人类历史;反对线性的历史发展观与文化、文明之间的单向交流,主张探索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解析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影响的形式与交流的内容;反对单纯地以"民族国家"作为历史叙事单位,主张以"全球"作为历史研究单位.援引全球史观的理论主旨,并结合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现实,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即超越"欧洲中心论",彰显不同地域与民族国家教育史的具体价值;强化全球意识,加强教育交流史研究;更新外国教育史学科叙事单位,展示教育史自身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8.
正确处理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与价值观,教育适应社会、引领社会与改造社会,教育的传承、创新与超越,教育之"授人以鱼"、"授人以渔"与"授人养鱼"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大学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亦即"双中心论"应成为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基本理念。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是大学的本质要求,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之"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化,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之"魂"。二者互为依托、互为表里,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双中心论"的提出既是对大学以教师为中心或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等理念的扬弃与超越,也有着坚实的政策依据,又是改革实践的发展诉求。落实与践行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双中心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应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层面同时着手、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的极端教育主张也相继被推翻。如今,我们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主张,这就对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中,笔者将基于互动式教学应用的必要性,就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人格教育中的知识精神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代教育的一个根本特征是重视人格的养成。这不仅是对唯智育论或智育中心论的历史超越,而且也是教育实践对于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作出的积极反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学习中心转移的科学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说理论界关于学习中心转移观念的不同认识,指出学习中心论(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中心论(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都存在片面性。扬弃它们的片面解释,辩证地把握学习的社会性、主体性,是学习中心转移的要旨,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对改变我国传统教育中出现的功利性和片面性的弊端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本文从教育的出发点和教育的目的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儿童中心论"的不足之处,提出教育既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也要充分重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对人才培养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里,各种冲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危险,在人类自我超越的基础上一种新的共处方式尤为需要。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性的局限提出应超越现代性,主张建立一种后现代的世界观,重建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关系,以摆脱生态危机和战争尤其是核战争的危机,超越机械的、家长式的、欧洲中心论的、穷兵黩式的世界,以建立世界新秩序。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的"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课堂中心论)已不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新课改已经走进我们的课堂,美术课程改革也在与时俱进。一、新课改要求美术教师改变教育观念以前的美术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很难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联系,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美术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美术课还给学生,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及潜力。  相似文献   

16.
于昊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35):129-130
二次世界大战前50年我国体育一度倡导军民体育,虽属于社会中心论,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倡导实用主义教育,实质上倡导的是儿童中心论;解放以后,我国向前苏联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和凯里舍夫的体育理论成了占有主导地位的理论,实质上宣传的是学科中心论;1958年我国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66年又出现过毛泽东思想进课堂等提法,但没有真正地形成系统的以"社会中心论"为特色体育课程理论.可以这样说,学科中心论是我国解放后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课程理论,而表现在体育教育中,就成了或以运动技术为中心,或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课程理论.1979年的扬州会议提出了"学校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这确实是改变了长期以来以技术为中心的凯里舍夫体育理论的误导,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作用.但是,作为课程理论,仍然是学科中心论.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2010年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提出的建立现代化基础教育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已成为当务之急,全面改革教育内容和课程教材体系,改变教育资源的形式和内容,扩展教学空间,更新教学模式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提出的儿童中心论与活动中心论的教育理念,揭示了儿童中心论和活动中心论与当前各中小学正在实施的研究型课程的联系,并基于杜威的教育理念提出对研究型课程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目的是根据学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来确定的.中职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目的都要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的要求.数学教学的目的也不例外.现在的教师中有的人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传授知识为主,并且认为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会提高能力,于是把培养能力放在次要的地位,这种观点可以说是"知识中心论";另一种看法认为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能力为主,或者认为有了能力就可以自己去获取知识,于是就把传授知识放在次要位置,这种观点可以说是"能力中心论";还有一种是"学生中心论",就是教给他们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并发展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这三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必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和德育教育三的关系.才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学向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东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0-12
哲学上的现代人学转向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思辨特色的人学向度.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弘扬,二是对"人的能力"的重视,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具有适应和超越两种形态取向,适应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超越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导向学生完美人格的实现.在适应与超越两维之间,应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有效避免工具理性的泛滥,找回和弥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视野中的人文缺失.  相似文献   

20.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人的今天,美术课程改革也在与时俱进.教育部门虽然非常重视美术教育,但是发展的极不均衡,小学好与初中,城市好于农村.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农村美术教育严重滞后的呢? 首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领域只重视语、数、外等所谓"主科"教学质量的评价,美术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地位"不高,又不需要应付考试,从而导致"主科"占课情况十分严重.其次,固守传统的"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课堂中心论",以上三点根本不符合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