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纂修的一部庞大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由于卷帙浩繁,最终清廷组织人员缮写了七套分置各地,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也称为北四阁和江南三阁。现在七阁藏书中仅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和文澜阁,四阁中又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经历最为坎坷,其间出现的众多护书英雄至今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乃至十八世纪中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初缮七份,分庋七阁。其命运多戕,未及百年,已毁其半。书成后有四阁相继惨遭兵火,至今完整保存者仅三阁而已,经此事变,四库研究遂大受影响。今人之于《四库全书》,以国宝待之,有诸多学者进行研究,并形成"四库学"。然在"四库学"研究之诸问题中,尚有许多未有定论。种数问题,其一也。其始,《四库全书》编纂  相似文献   

3.
《当代图书馆》2005,(3):75-75
据光明日报报道,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投入5000余万元、历时2年修建的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最近在兰州建成。此次新修的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位于兰州市黄河以北的九州台上,继承了四库七阁的传统风格,为外二内三的园林式仿清建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200多年来,历经战乱,原7套《四库全书》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有3套,目前分藏于台北、北京、甘肃省图书馆。甘肃收藏的这套溯阁《四库全书》原藏于沈阳,上世纪60年代中央决定拨交甘肃收藏。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但是《四库全书》中只包括四库馆所集一万多种书籍中的三千多种,其余六千多种书籍仅存目录。为了继承发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必须研究古代图书,而尽可能充分地收集资料则是研究的先决条件。《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应当出版。  相似文献   

5.
李士娟 《历史档案》2015,(2):130-134
《四库全书》是由清政府组织一批学者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对乾隆朝以前历代典籍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同时也销毁了大量的古籍。在《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缮写数部并且已经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而再行撤毁、抽毁了共11种书籍,这就是《四库全书》撤出本。但这些书籍撤出后并未完全销毁,仍留存下来10种存于故宫博物院。从其版本看,应是从不同阁中撤出集中到宫里,准备销毁的。这些书籍原存方略馆,故宫博物院成立后,  相似文献   

6.
清代四库全书馆的责任校对和校对责任制魏芳华《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一部《四库全书》,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752函、36000余册。当时某抄了七部《四库全书》,还有副本一部,另抄《四库全书荟要》两部,合计31.2万册。如果...  相似文献   

7.
此前通常认为,乾隆年间为修《四库全书》,浙江藏书家郑大节家进献图书82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有48(一说47)种。本文根据郑大节进献图书的三种书目《浙江省第五次郑大节呈送书目》、《二老阁进呈书》、《二老阁挑取备用进呈书》,结合《四库全书总目》,考定郑大节家进献图书121种,收入《四库全书总目》的是95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首批百册面世(摘自《人民日报》1995年11月27日)周庆中季羡林教授任总编纂、海内外近百位专家协力编英J《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首批成果面世。这首批书属子部,近百册,由齐鲁书社采用原版影印,精装出版。首都学术界及全国有关高校、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在现存的各类大型丛书中有大量的官箴文献,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多相互重复,基本上没有越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文章以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的几本官箴为基础,对它们的思想作了简单的归纳,并对官箴的产生原因作了分析,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官箴。  相似文献   

11.
保存古代典籍研究传统文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笔谈会编者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出版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对于这一国家重点项目,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鹏、乔石、荣毅仁和李岚清等亲笔题词,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国家教委、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专门发文...  相似文献   

12.
明嘉靖刻本《弘正诗钞》,《四库全书总目》不知编者何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署作杨■辑,《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直书其人为杨二山。今据有关史料考出,该书出于山东海丰杨巍之手。  相似文献   

13.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纂修的一部庞大丛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四十四类编排.由于卷帙浩繁,最终清廷组织人员缮写了七套分置各地,即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文溯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也称为北四阁和江南三阁.现在七阁藏书中仅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和文澜阁,四阁中又以文澜阁<四库全书>的经历最为坎坷,其间出现的众多护书英雄至今令人感慨万千,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普陀区文献资料阁1990年12月20日成立。该阁共200多平方米,藏书8万多册。阁内分设专收《四库全书》、《四部丛刊》等古典文献的“文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它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保存了非常丰富的古代文献资料。"南三阁"《四库全书》历经太平天国战争,仅文澜阁《四库全书》得以保存和流传下来,源于浙江士人发起的补钞。也正因补钞,文澜阁《四库全书》具有现存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四库全书》所没有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绢面颜色考略●陈东辉(杭州大学中文系)《四库全书》是世界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丛书,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积累和当今的学术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许多文献学的论著都提及这部大书,但笔者经眼的有关专著和论文中,对于《四库全书》绢面的颜色众说不一。这似乎是...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问琴阁丛书五种》,《中国丛书综录》总目将其等同于《问琴阁丛书》。文章通过比较两部丛书的具体内容和版式特点,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指出在全国性古籍编目中两者应分别立目。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丛书收书3461种,共计79309卷,分装6752函,计36000余册。当时共誊抄《四库全书》7部,还有副本1部,另抄《四库全书荟要》2部,合计312万册。同时,又将其中“罕见之书,有益于世道人心者”,采用木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