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教师》2007,(9):33-33
丹麦的教育,不断培养拥有健康心智的新一代。他们教育孩子不要跟别人比较,而只是追求自己的天赋,他们要孩子从小发现"自己"并尊重"自己"。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每个人都会有其特长的一面,因此,学校里不选模范生,更不会把学校拿来排名挑出什么模范名校。  相似文献   

2.
步步为赢     
"赢"这个字包含了五个中国字,分别代表了赢的五大步骤-- 第一个字"亡":代表要有危机意识,安逸的日子过久了,我们会越来越丧失斗志,有一个敌人或竞争者的好处是,它至少不会让你懈怠.亡也可以表示"无",要学会让自己归零,对很多人、事、物不要有主观的成见.亡也可以很单纯是死亡或结束之意,虽是结束,但生命的周期是无限开展的,它更象征了机会与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小说,其重要主题之一就是人性本恶。文本主要用弗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分析及其相关理论追寻《蝇王》中的"恶"在人性中显露并占据上风的过程。孩子们在从对"野兽"进行探寻,到涂抹"面具"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人性,从文明走向野蛮,最终丧失"超我"而几乎成为他们寻找的"野兽"——"恶"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07,(6):38-38
"饿"="我","滴"="的",出自《武林外传》佟掌柜之"名言",实为陕西话:"高烤官"也就是诸位考生了。特别提醒:"网言网语"虽大多未获官方认可,却也反映一方一隅的生活,我们在此加以链接,不为"推广",重在"交流"。方言旨在博一笑,千万不要在自己文中模仿,以免丢分哦。还有什么不明白下次call我,等着你来稿。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教师垄断了“话语权力”,他们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代替学生自身的领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设定的那个所谓的唯一正确答案,严重地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陈旧的教学观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教学方式的“失当”引发了学生对“学习”狭隘的理解,他们以为“学习”就是去“接受”老师的灌输,却忽视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其直接后果是自身学习激情的缺失,在课外他们能够彼此真诚地交流,在课堂上却丝毫展现不出他们奔放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后,我们不断强调去"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等等,那么,我们真的实施到位了吗?我们常常用成人眼中的"好词佳句"取代儿童心中的"童言稚语",用条条框框困死儿童精彩绝伦的智慧火花,这样致使我们的孩子们无法道出他们眼中的世界。我们应允许儿童"出格"、"出错",让儿童学会行使自己的课堂话语权,自由地勾勒出属于他们的一片彩色天空。  相似文献   

7.
库切的小说《福》构筑了一个机制完整的男性帝国。白人男性是具有独立自我身份的存在,他们控制话语权并主导帝国的机制运作。苏珊·巴顿是一名生活在男性帝国穹顶之下的白人女性,她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质疑男性话语霸权,却又不得不依附帝国男性而存在,其尴尬的"他者"身份注定她无法为自己和他人言说。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学生就好比一扇门,拉一把就打开,推一下就关上。问题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教师如果没有管好他们,班级就会一团糟。问题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免不了耍耍性子,发发脾气。本文从实例出发,巧借中医原理,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变"堵"为"疏",以期产生奇效。  相似文献   

9.
课堂是一个由话语维系的场域,反观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师享有强势话语权,而学生则处于"失语"状态,话语权的丧失,会导致学生学习动机缺失、语用能力不足、互动交流乏力。因此,英语课堂亟须学生话语权的回归,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课堂和自己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要给每一个人以帮助,让在校的孩子自小就能明白和定义自己,知道自己未来可能的价值与作用。我们不要窄化人才的概念,不要出于动员的目的而不惜强调,只有读书才是成才的仅有出路。唤醒每一位在校的孩子,让他们真切地触知自己的前途乃至国家的希望。这个时代,很多时候,一个班级孩子们的人生走向,决策权和话语权皆不在于教师。作为引路人和启蒙者,老师的天  相似文献   

11.
安妮宝贝是一个关于青春的符号,她所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80后"甚至"90后"的读者群,是他们直接造就了安妮宝贝的成功,他们的相遇和结合,没有丝毫的偶然。安妮宝贝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她写出了一代人内心的恐惧和脆弱。她并不是在夸大其辞以博得大众关心,只是用一个饱经磨难的成年人的眼光,来告诉青春的我们一个真实的世界,同时提醒我们的上一代要好好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要再把一切罪过都归结于我们身上。因为,悲伤从来都不是大人的权利,丰衣足食也绝对不是幸福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李璜 《考试周刊》2014,(92):47-47
长期以来,作文讲评课中存在"课堂上老师灌输多,互动少"、"学生被忽略的多,受关注的少"、"老师批评得多,表扬得少"等诸多弊端。因而尊重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在作文讲评上的话语权很有必要,还学生话语权,提高作文讲评课效率的主要路径是:变"一言堂"为"论坛"。  相似文献   

13.
"小夜莺"是一位机智、勇敢、爱国的少年英雄,可是我不期望像小夜莺这样年纪的孩子也被卷入到残酷的战争中。不要战争,我们期望和平,不要让战争成为摧毁家园的产物,不要让孩子再承受这样的苦难。  相似文献   

14.
学生利用“五”与“吾”谐音的特点,提出了“五班吾做主”的口号。确定了班级座右铭:我们要用三年改变自己的一生,不要用一生来追悔这三年。  相似文献   

15.
要转化"差生",一定要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教他们掌握些英语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尝到甜头。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从而克服自卑心理,获得克服缺点的勇气和自信。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诗歌"中的"工农兵"意象是一种"吊诡"的形象符号,一方面它以"完型化"形象符号照亮新的"民族国家精神",另一方面又遮蔽了"真实"世界里"工农大众"精神形态的复杂性;一方面它确证和巩固了新的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又使诗歌陷入"公式化"的俗套而诗人则成为符号"软暴力"的对象;一方面它让"工农大众"在虚拟镜像中获得"翻身做主人"的政治文化快感,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符号的迷狂中丧失精神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笔者拟从课堂话语权推进角度出发,从学生自我推进、小组互助推进、师生互动推进,"三位一体"的推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更多更积极的把握课堂话语权,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解决此问题的策略做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杜威 《教育教学论坛》2012,(10):196-197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群体特点,如个性鲜明,网络依赖性强;喜欢挑战自我,但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思想开放,积极进取,易接受新事物,但拜金主义强,缺乏感恩,这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80后"的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既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弱点,也不应片面放大他们的优点,通过创建师生网络沟通平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抗挫折能力训练,坚持以人为本,开展感恩教育,从而建立起无对立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完成,这种方法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多彩的世界对幼儿来说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而他们在幼儿园时期还处在懵懵懂懂的涂鸦阶段。可是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似乎都是有生命的,万物都是有情感有语言的,他们对会说话、有情节、有色彩的事物感到格外亲切。因此,我尝试把"涂鸦"与"阅读""绘本"与"涂鸦"结合在一起,让小班幼儿在享受涂鸦乐趣的同时,用自己的语言不断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