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运村揭密     
奥运村历来被称为运动员在奥运会期间的"家"。但要想让运动员在奥运村中有"家"的感觉,可不是那么简单。且看雅典奥运村的条件够不够格。 雅典奥运村位于雅典北郊帕尼萨山的山脚,距离雅典市中心大 20多公里。奥运村占地 124万平方米,村内共有3366栋建筑,多为三、四层的小楼。奥运村共有 2292间房间,最多可住 1万 6千名运动员和官员。虽然村内宿舍楼的建筑风格大体相仿,但房间内部的装饰却迥然不同,据说有 19种风格之多。 奥运村分村民区和国际区两个区。村民区主要是运动员及各代表团官员的生活区,内有餐厅、休闲中心、会议室、宗教中心和…  相似文献   

2.
邓亚萍:18次世界冠军得主,曾获得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单、女双金牌,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单、女双金牌现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兼奥运村办公室副主任雅典站火炬接力第2棒  相似文献   

3.
《新体育》2004,(9):5-5
奥运开幕前的雅典.一直是个大工地.路没平.馆缺顶,工人不紧不慢.简直是皇帝不急.故意要急死太监。全世界的体育迷.都为雅典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4.
北京奥运会     
悉尼奥运会:奥运村餐饮24小时服务,平均每天就餐人次达到2.2万人次,每天供餐5万份,高峰时段每小时就达6000多份,消耗食物100吨。悉尼奥运会上,仅仅奥运村在30天里的食品供应量,牛奶15000升,鸡蛋2500打,水果蔬菜300吨,肉类120吨,饮用水200万升,饮料300万份……雅典奥运会:平均每天提供约40万人次就餐。在奥运村,每天24小时为约22000人提供食品。每天根据1500种不同国家的食谱提供最少约50000人次餐,每天要吃掉约100吨食品,产生55吨垃圾。约17000人担负奥运期间的食品供应任务……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体育赛事,同时对于承办奥运会的城市、地区和国家来说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依据奥运目标的设定、计划的促进、管理步骤的确立来看奥运会是否能够给承办国产生一种积极文化遗产的作用。一个有意义的指导性纲领应该是奥运会的计划不仅是为了那16天的运动会,而是应和承办国在赛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需求紧密相连。带着这种信念,29个运动项目和20个公路建设计划正被提上雅典奥运日程。 一条新的铁路和地铁正在建设中,而且地下铁还延伸了新路线。在雅典和其它奥林匹克城市中正在进行50个改造计划,和9个媒体村一样除了颇具艺术性的奥运村外,所有计划都有后奥林匹克的作用。 雅典奥运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国家的历史与奥林匹克运动结  相似文献   

6.
火花与奥运     
邓仲林 《集邮博览》2008,(8):120-121
火花反映民间,也观望国际;映衬潮流,也刻录经典。自1896年希腊雅典举办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12年以来,已举办了28届,它已成为全世界最盛大的体育赛事。湖南省火柴工业协会洞口火柴厂为纪念历届奥运会发行了历  相似文献   

7.
从建筑学和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现代奥运村进行了历史探源,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村作为最初的奥运村是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的,并突破了时代的局限,由此设立了奥运村的价值典范,其进步意义不容否认.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重要的是参加而不是取胜"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诠释,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有机体的奥运村被誉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心脏",是奥林匹克运动最有活力的场所,其地位不容小视.奥运村由概念到实体的产生历经了一个历史过程,带有某种形式的纪念寓意的奥运村有别于城市的其他建筑.对奥运村的研究既是一种责任也出自于一种尊敬.  相似文献   

8.
乐明 《上海集邮》2004,(7):9-10
8月13日《奥运会从雅典到北京》(与希腊联合设计) 画面分别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和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 2004年8月13—29日,第28届奥运会在现代奥运会的诞生地希腊雅典举行。本届奥运会会徽采用蓝色和白色,围成圆形的白色橄榄枝是和平的象征,同时体现现代雅典对全世界的包容性,简单而抽象,明  相似文献   

9.
夏娃 《乒乓世界》2004,(8):24-25
为了备战雅典奥运会,男队共进行了两次封闭训练。第一次在厦门封闭了一个月,属于大运动量。主要是为了提高奥运参赛队员的技战术能力。第二阶段在正定封闭20天,属于中等运动量。重点是实战和模拟性训练,但更关键的还是调整运动员身体、心理各方面的状态。这种中等运动量的训练能在20天的时间里合理组合和调节运动员的技战术和身体状态,为奥运会做好一切准备。奥运会我们会提前去几天,进奥运村之后会受到条件的限制,训练肯定不会像在正定这么系统,这就要求我们运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5,(1):108-109
8月雅典硝烟中,乒乓球赛场上,除了运动员摘金夺银为国争光外,还有那么一群人,也渴望通过他们的表现,为中国体育电视人在雅典争得荣誉。这次“标准化”的雅典乒乓球转播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可球迷对此却褒贬不一,主要集中在慢镜头问题上,  相似文献   

11.
焦金英  林波 《新体育》2006,(6):24-26
2004年9月19日.希腊雅典残奥会田径场上,F11级(全盲)男子跳远比赛颁奖仪式正在举行。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奏响.获得冠军的中国小伙儿忘情地大声和着国歌高唱.这也创造了雅典残奥会的纪录——冠军选手高唱国歌的最大音量!这个中国小伙儿就是来自沈阳军区体工队的盲人运动员李端。  相似文献   

12.
从雅典展望北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雅典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本届奥运会取得很大的成功。我国要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雅典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作者从以下4个方面来论述:荣归故里,崛起中华,冷静反思,展望北京。作者最后认为,中国人有信心也有能力办好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比雅典更好。  相似文献   

13.
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对奥运村建设理念进行了梳理,奥运村由概念到实体的产生历经了一个历史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历届奥运村的概念和指导思想各异,在其发展的某个阶段领袖人物或者大众的愿望会发生作用,其背后是深层次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行动。奥运村既关注有形的物理空间的建设,亦关注无形的社会文化空间的塑造,成熟的奥运村是二者的有机结合。被誉为奥林匹克运动心脏的奥运村是奥林匹克运动最有活力的场所,由此使得带有某种形式的纪念寓意的奥运村有别于城市的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4.
叶楠 《新体育》2004,(9):16-17
有人说:一个城市有多少道门,就有多少秘密。但雅典纵横交错的大街小巷之间,到底掩映着多少朱门柴扉,这本身就是个难以破解的谜题。3000多年以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这座古城似乎已穷尽了赞美的词汇,但雅典却总是将自己真实的面目隐藏于重门之后,不露半点声色。毫无疑问,对于一个到雅典不过几天的人来说,任何评价都未免失之草率。也许,认识雅典最简单也最妥帖的方式莫过于直接走进面前的那一扇大门。  相似文献   

15.
杜林  张耀 《新体育》2007,(7):50-51
中午十二点半.我们的采访车从杂志所在地——天坛东门出发,前往位于北四环外的奥运村。车子上到东二环.突然意识到我们的出发地于这次采访很有意义,因为从南至北.它刚好是这座古城中轴线的起点,而我们的目的地则是位于中轴线北端的奥运村。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2004,(4):46-48
北京吉利大学位于北京中关村昌平科技园,毗邻奥运村,规划3000亩,滚动投资8亿元,学校目前拥有在校生18000余人,中远期规划在校生达到3万人。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北京吉利大学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当今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新型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7.
黄伟 《新体育》2007,(5):48-52
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奥运会,他就不能了解现代竞技体育的魅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置身奥运田径场,那他也不会全面了解现代奥运会,这是奥运会上的一句格言。 雅典奥运会田径场,竟有全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的2216名运动员参加,参赛人数占全部项目五分之一强。票价比许多项目贵好几倍,却还几乎场场爆满。升国旗奏国歌时那种庄严盛大场面所形成的特殊效果,足以奠定这一“运动之母”项目在奥运会上那不可撼动的龙头老大地位。  相似文献   

18.
巴塞罗那的7月19日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下午一点多,一辆高级豪华轿车在保卫人员和武装警察的严密保护下,驶往风景秀丽的奥运村。车子在奥运村的托雷·马珀弗尔入口处停住,从车里走下来的是当今西班牙的最高统治者卡洛斯国王和索菲娅王后。国王和王后象所有光顾奥运村的宾客或居住在奥运村的村民一样,得先办理身份证件,才能被允许进村。国王和王后笑容满面地来到奥运村证件中心。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奥林匹克运动“心脏”的奥运村,在奥运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在现代奥运会历经36年之后,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首个奥运村于1932年出现在洛杉矶,它为未来的奥运村树立了理想的模型。奥运村从最初的概念发展成为一个实体,并不断发展变化,逐渐丰富奥林匹克主义的内涵,是对奥林匹克价值的进一步诠释。奥运村建设的目的是为运动员构筑适宜的社区空间,以利于传播友谊、促进交流,实现奥林匹克运动追求的和平与进步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连城  宋斐 《乒乓世界》2004,(9):i018-i023
雅典奥运会开幕前夕,中国乒乓球队主赞助离LG电子举办了“LG-中国乒乓球之队雅典助威嘉年华”的盛大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千人乒乓球比赛和万人签名祝愿中国乒乓球队雅典再创辉煌,借此为中国乒乓球队雅典出征助威壮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