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中后期,有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友人,用他的摄影机在陕北高原的苏区,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他就是埃德加·斯诺,一个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一个正直勇敢、勇于追求真理的美国著名作家和新闻记者。还是在少年时代,敢于冒险的他就渴望有朝一日到大洋彼岸去看一看那未知的世界。1928年,23岁的斯诺,怀着极大的好奇心,身挎一架旧式的柯达照相机,漂洋过海,以记者  相似文献   

2.
在亲历被美国史家称为"合众国成立的洗礼"的美国南北战争的联邦军队士兵中,竟有一位鲜为人知、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他就是中国圣公会的牧师吴虹玉先生.  相似文献   

3.
矿矿 《全国新书目》2010,(21):14-16
本书用孩子的眼光审视大洋彼岸的课堂,以纪实的方式,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他眼中的美国教育体制与社会生活,讲述了他的七个美国老师的故事。矿矿所讲的他的老师们那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际上是在营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氛围。好的教学已经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场面,而是一个充满创意、充满趣味、充满挑战的综合活动。  相似文献   

4.
尼克松总统昨天出乎意外地与毛泽东主席进行了会见,使他对中国为期一周的访问很快进入高潮。会见之后,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宴会上,他和周恩来总理互相祝酒,都强调共同利益,接着是轮番的巡回碰杯。尼克松总统和周总理今天下午坐在大会堂一张铺着绿色台布的长条桌前,进行第二次工作会谈。与共产党中国被奉为神圣的领袖毛主席的会见持续了一个小时。这次会见看来是在尼克松先生到达北京后第一个下午的日程上匆匆增加的。事后双方都称这是一次“坦率和认真”的会见,但是谈话的内容却一点也没有透露。这样一来,周总理昨晚为欢迎美国客人举行的盛大宴会就成了人们注意的重点。在宾主吃过一道叫三鲜鱼翅的菜之后,周总理站起来,通过电视转播,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民致以问候,他  相似文献   

5.
林伟贤 《出版参考》2007,(14):33-34
美国人面对外国客户谈判的时候,有几个特点:第一个,美国人的沟通比较直接,他直接问你公司赚多少钱,多少钱卖给他,沟通方式非常直接;第二个,他沟通的方式虽然直接,可是他不一定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底价全部都拿出来;第三个,美国人喜欢单独跟外国人谈,他们谈生意的时候,不一定是一个团队,他可能单枪匹马来跟你谈;第四个,因为他太注重事情的结果,比较忽略跟人的接触,所以美国人不可能跟你掏心掏肺,不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跟你建立太多联系;第五个,美国人希望很快就有结果,比较注重短期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正当人们沉浸在“渴望热”里,津津乐道于剧中的人和事的时候,古城西安竟冒出一个真实的“慧芳”来。而且还是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女郎,这无疑是一条鲜活的颇具“轰动效应”的社会新闻。新闻特写《西安出了个洋“慧芳”》(刊于《经济参考》3月9日一版)就是这样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因而它一“曝光”,就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民晚报》、《文摘报》等全国30多家报刊均在显著位置予以转载。作者和洋“慧芳”柯罗娜收到了全国各地乃至大洋彼岸的许多热情洋溢的来信。《陕西日报》前总编张光在看后拍案称道,他说:“这篇报道好!它反映了人间都有真情在。”张光的话可以说点出了这篇新闻的灵魂所在。这条新闻之所以如此具有“爆炸性”,除了其本  相似文献   

7.
隔岸蝴蝶     
大洋此岸的一只蝴蝶振动翅膀,彼岸就有可能山崩海啸。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重提这样的蝴蝶论,已经超出气象学或者经济学的范畴,意义尤为重大。 我们的大洋彼岸,就有蝴蝶轰然振翅:2001年9月11日,两架飞机撞向美国世贸中心,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在,这只蝴蝶的翅膀仍然在歙动:全世界都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9·11事件一周年。  相似文献   

8.
闫肖锋 《青年记者》2008,(12):66-69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 1979年1月29日,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应卡特总统之邀赴大洋彼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高级领导人首次访美.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同行拥有制造特大新闻的能量,越南战争,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热闹非凡。前不久,大洋彼岸又出了一个哈特事件:一名极有希望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前锋被弄得声名狼藉,自动宣布退出竞选,成为又一起爆炸性新闻。哈特事件始末 1987年4月27日夜。美国南部佛罗里达州首府迈阿密。《迈阿密先驱报》政治编辑汤姆·菲德勒象往常一样抓起了嗡嗡作响的电话机。对方是一位陌生的女人:“你知道你写的那篇有关加里·哈特的文章和他追求女色的谣传吗?那不是谣传,是事实。我的一位女友现在正和哈特打得火热。”  相似文献   

10.
旧金山纪行     
早在900余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由东方传入西方,乃至全世界,绵延数世纪,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啊。此刻,我们一行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飞机,飞临在太平洋的上空,到大洋彼岸——美国旧金山,去考察中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最大的报业托拉斯——甘尼特报系访华团,一行53人,分乘两架专机和一架包机于5月5日下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新华社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他们将在今年完成飞访六大洲30个国家的“环球壮举”,在此之前,他们已访问过13国,分别会见过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哥斯达黎加总统桑切斯,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印度总理拉·甘地和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等人,中国是他们的第14站。他们中有不少美国社会知名人士:甘尼特报系董事长、前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主席艾伦·纽哈思,前美联社社长基思·富勒,前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罗莎  相似文献   

12.
除夕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曾经是个大烟鬼,烟抽得很凶。有一次,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天降大雨,开了几小时车后,他在一个小城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疲惫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梦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30日,墨西哥著名的记者、专栏作家曼努埃尔·布恩迪亚先生在墨西哥城不幸遇刺逝世。大洋彼岸传来的这一噩耗,使我无比震惊。想不到两年前同他的会见竟成了永诀! 布恩迪亚1926年5月24日出生在墨西哥密却干州。他在新闻界崭露头角,是从他担任《民族》杂志记者开始的。词锋犀利,思想敏锐,敢讲真话——使布恩迪亚很快蜚声墨西哥  相似文献   

14.
22年前,盛春廷的妻子、沈阳市经贸委外资部经理何薇,拿走家里值钱的东西,抛下深爱她的丈夫和还在吃奶的儿子,叛逃到美国。此后,在漫长、艰难而屈辱的日子里,盛春廷与儿子相依为命,没有再娶。谁知,21年后的一天,盘春廷突然接到何薇的电话,乞求他接受她的忏悔,让儿子叫她一声妈……官员妻子出国叛逃,可怜父子负辱相依为命2004年6月的一天,盛春廷接到大洋彼岸的前妻何薇的来信。信中,何薇要儿子去美国发展。盛春廷看着信,百感交集,一幕幕往事浮上心头……  相似文献   

15.
就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前苏联的克格勃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特务机构;可是对于美国记者理查德·瓦莱里亚尼来说,感觉就大不一样,因为在20多年前,他在一名克格勃高级特工的帮助下,获得一则独家新闻,一举轰动美国。下面是瓦莱里亚尼的回忆: 1967年,我是美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部驻华盛顿的记者。那年6月,我顶替休假的驻白宫记者雷·谢勒报道了一个星期白宫  相似文献   

16.
早晨上班,打开计算机,点击我的电子邮箱,眼前一亮,两封来自大洋彼岸的精美“伊妹儿”贺卡飘然而至我的面前,贺卡上极尽感谢之意。其中一封是现居美国的赵女士,另一封是工作在新加坡的金先生,他们两个我至今都不认识,只知道他们以前都是我校的校友。  相似文献   

17.
“我很喜欢我的中国学生,他们比美国学生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对学习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热情。每当给他们布置作业的时候,他们总是象美国学生一样,抱怨作业布置太多了。可是,每一次,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和他们在一起非常愉快。”斯达克教授微微侧过头,骄傲地笑了。这微笑足以使你感动,因为它充满诚挚、亲切和近乎孩子般的天真。斯达克教授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中部,作为已任职11年的衣阿华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他被荣幸地选为1986—1987年度的富布赖特基金会教授,前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讲学,成为同行中唯一的一位给研究生教课的美籍教师。从70年代起,斯达克的名字连续出现在《美国学者名人录》、《国际人物小传辞典》、《卓有成就者》、《中西部名人录》上;近两年又被选入《美国名人录》、《国际教育界名人录》之中。去年,在丹麦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圆桌会议,讨论第三世界国际传播秩序问题,出席会议者25人,来自25个国家,斯达克教授便是其中之一。一位美国教授在中国的讲坛上讲授新闻采访、编辑、写作。然而,当今时代,他持有何种新闻观点?美国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美国新闻界人士如何评介自己国家的新闻事业?……斯达克教授在即将回国之际回答了笔者采访时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根据WHO的正式预测,禽流感从动物到人的传播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在大洋彼岸,禽流感的威胁正在美国引起广泛关注。据《美国参考》此前报道,参议院已经决定额外拨出40亿美元保护本国免受禽流感之害,这一决定正等待众议院通过。  相似文献   

19.
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钱江晚报和美国世界日报合办的《世界日报·新周刊》,是美国最大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报系的新闻周刊,版面规模为4开28个版,全彩印刷,每周六出街,节假日不停刊.作为主编,当初思考的是"要提供给大洋彼岸的读者什么样的新闻?"换句话说,什么样的新闻对美国的中文读者是有价值的?在开办一年的跨国新闻实践中,在我们与世界日报方面的磨合中,答案渐渐地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八年抗战的历史上,美国对华政策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到1941年12月日、美开战前夕,为第一个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是中立政策。1941年12月7日日、美战争爆发至日本投降为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美国一方面援助和支持中国国民党政府,以使中国大陆战场成为美国太平洋对日作战的一翼;一方面争取实现战后控制中国,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史迪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派来中国的。他的明智在于他能审时度势,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他的苦恼则在于只要他提出的措施稍稍触及国民党的痼疾,就会即刻遭到蒋介石的报复,最后终于奉召愤愤回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