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自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从不同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崇高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理论发展新境界的历史,与时俱进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人们一个永恒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终身课题,必须一以贯之。当今世界的形势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动的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是由其历史使命、理论精髓和理论本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时代发展的客观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韩天宝  彭艳芳 《文教资料》2007,4(6):104-105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中国驻足、扎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新时期,我们只有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勇于进行理论创新,才能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科学概括,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和深刻的哲理性。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历史。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所以能够历经风云变幻而愈显其真理光芒,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理论的创新史,这种创新既有对前人的超越,也包括对自己的超越。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而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更是这种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精神的集中体现。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是《七一讲话》的精髓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立伊始到列宁主义的诞生,再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两次飞跃,直至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提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进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9.
贯穿党的十六大报告的一个鲜明的思想主题是“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创新,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关键都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在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与时俱进的建设步伐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成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从实践上看,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指导思想上看,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作为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不仅体现为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而且内在地蕴含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发展逻辑中。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与时俱进,时代发展要求党员与时代同步,执政党的地位对党员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党员自身思想作风健康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纲领性献,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鲜明的理论创新特色。深入研究和理解“三个代表”思想,对加强新世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时俱进既是一种理论品质,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从理论到实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需要多种因景的配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适时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无所畏惧,坚持尊重科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苏联模式反思与突破的过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回顾、总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专业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什么要开展专业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师该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维系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哈佛大学的“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还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无不显示出大学精神的重要。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时代,大学的时代精神如何体现,要“建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党形成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挑战,云南作为西部省份,要积极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是与时俱进的典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与时俱进的新观点,以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寿命的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回顾,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是与时俱进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20.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是我国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文章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大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强化高校服务当地的职能,强调了"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动素质教育创新对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