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海燕 《文教资料》2011,(29):49-50
传统的教学评价为了有效预测和控制教育教学现象,往往把评价的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之下,用评价者认可的“统一的价值观”要求教师的教学.从而使个体的个性差异被抹杀。评价的关键是对评价中存在的不同价值体系的差异进行协调。聋校的语文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聋生独特的身心和学习特点.努力创造适合聋生的教育。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开放性的教学评价.让聋生在主动参与中真正受益,促进聋生在情感、意志、习惯等诸方面获取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评价功能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写进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文简称《纲要》),这同样是对聋校课程评价的新要求。然而在现实中,聋校的评价却变成了一种甄别与选拔的工具,它只是把能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佼佼者遴选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少数聋生能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大多数聋生则成了学习活动的旁观者——他们由于先天的言语缺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自编聋生青春期情感发展趋向调查问卷,从自我情感趋向、亲情趋向、友情趋向以及异性交往趋向等几个方面对63名在校聋生进行了青春期情感发展趋向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自我情感方面,大多数青春期聋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学业成就和个人能力等呈现更加重视的趋势;在亲情方面,随着青春期聋生独立性的不断增强,两代人隔阂有加重趋向;在友情方面,青春期聋生更加看重友情的质量;在异性交往方面,青春期聋生对美好的爱情更加憧憬和渴望,但是也发现有部分聋生对异性交往的看法存在一定误区。建议学校和家庭应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4.
朱友涵 《成才之路》2011,(29):47-47
一、聋校使用普小数学教材的必要性1995年,国家教委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编写了全日制聋校数学实验教材。这套教材充分考虑到了聋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具有加强直观教学、重视实际操作活动等特点,为当时的聋校人才培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聋童受到了良好的学前教育,越来越多的聋生进入高等院校就读,这套聋校数学教材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等方面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和聋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自我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强化学习目标、教学重点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数学学科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培养聋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初步建立了一套日常化、易操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增强了聋生自我评价的意识,提高了聋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了聋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7-15岁聋生心理理论发展的特点以及对其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的各因素.方法:采用<聋儿手语能力评价表>、意外地点任务和误导图片任务对138名7-15岁在校聋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性别聋生的心理理论发展没有显著差异;先天手语聋生在7、8岁时已经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而后天手语聋生约在11岁时获得心理理论能力;年龄、手语能力、家庭等因素对聋生心理理论发展产生影响.结论:先天手语聋生和后天手语聋生在心理理论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年龄、手语能力和聋生的心理理论发展都有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聋教育改革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旋律仍然是素质教育,它有如下特征:聋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促进聋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聋生的局部发展,更关注聋生的整体发展;既重视补偿教育,更重视开发潜能;既重视聋生群体的教育需要,更重视聋生个体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聋校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聋生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意义重大.但由于聋生对于语言的学习较常人难,学习抽象的数学语言则更加困难,因此针对聋生的特殊情况,聋校数学教师要重视教学与学生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百分数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数学知识,在教授“百分数的意义”时,通过理解概念、将口语、书面语转化为数学语言、仔细观察并用语言表达观察结果——在类比迁移中推导等方式,可以让聋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数学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聋教育改革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旋律仍然是素质教育,它有如下特征:聋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促进聋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聋生的局部发展,更关注聋生的整体发展;既重视补偿教育,更重视开发潜能;既重视聋生群体的教育需要,更重视聋生个体的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一、舞蹈可以愉悦聋生性情,促进身心发展。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及社会关系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但一般不影响他们的动作发展。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舞蹈动作的起伏变化蕴涵着聋生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舞蹈无声的人体节奏与情感起伏规律的感染,使聋生产生抒情、联想和想象,聋生在学习或欣赏舞蹈过程中,不仅感知着舞蹈动作的形式美,还在感受舞蹈艺术魅力的同时.身心得到极大的愉悦。  相似文献   

11.
聋生语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这是目前聋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无可争议的事实。 应该说,聋校对聋生的语言训练是非常重视的.其中总结出了不少好的做法,但如何进一步针对聋生实际,采取更有效的方法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仍有深入探讨的必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尤其是丰富和发展人的德、才、学、识至关重要。朗读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和聋生语言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只会看不会读”,不重视对聋生朗读的组织和指导,只让聋生不知疲倦地做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强化、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致使语文教学“重讲轻读”“重写轻说”。那么,朗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聋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在教聋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教聋生数学语言,否则会严重影响聋童对数学知识理解、运算能力的形成,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郑霞 《教师》2011,(25):110-110
特殊教育学校.尤其是聋校体育课不但能增强聋生体质,促进聋生智力发展、补偿缺陷,而且有利于培养聋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对他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承受心理负荷能力,习得劳动技能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成为一个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5.
社会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立身社会、发展自我的保证,对有听力障碍的聋生而言十分重要。在现实生活中,制约聋生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有:从聋生本身而言,主要是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从聋生家庭而言,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和失能;从聋校而言,存在现行学校教育与聋生社会化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聋校应立足聋生全面发展和现实需求,切实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责,协同社会各方力量采取  相似文献   

16.
杨学艳 《辅导员》2011,(9):49-50
在经济落后地区,聋生的家庭教育几乎成为一个"虚有名词"。聋生家长或包办保护过度,对聋生有求必应,或麻木冷漠听之任之。聋生家长对聋生的心理期望值过低,对聋生"只养不育"。聋生家庭教育在聋生教育中正常缺席,使得聋生产生这样那样的性格或心理的缺陷,如好逸恶劳、孤僻、自虐,聋生的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之难。  相似文献   

17.
在特殊学校,聋生这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重视聋生礼仪教育,促使他们同正常人一样懂得一些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礼仪知识,对聋生身心健康及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1.促进聋生的智力发展 通过自我发现、研究、学习,聋生经历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强调和谐发展,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自我认同感差、自我控制能力低,有情绪忧郁、自闭孤独等不良心理,从而产生道德情感体验缺失,表现为对社会和人生持淡漠甚至对立的态度.成为和谐主流中的不和谐音符。笔结合聋校的实际情况,对聋生道德情感缺失的渊源及表现进行了一些探索,浅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律动课是聋校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是针对听力残疾学生的特点特设的一门重要学科.体操则是律动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律动教学中体操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徒手操、轻器械操、表演操、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动作、自由体操基本训练及组合等。体操能够增强聋生的体质.起着发展聋生正常的生理机能的作用.能够弥补聋生因失去听力而造成的平衡能力差、呼吸急促、自我控制能力差等不足;矫治和完善聋生的体态,使聋生逐渐形成体态匀称、举止大方、动作灵敏洒脱、外貌端正而又精神饱满的气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