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安法测电阻是中学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实验中,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测出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当电压表的内阻Rv》Rx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可以减小误差;当电流表的内阻RA《Rx时则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误差较小.由于Rv》Rx和RA《Rx这两个关系都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和"测小灯泡的功率",是初中电学、乃至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实验.通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不但在实验电路、实验方法、实验操作上有相似之处,而且在教材、参考资料、中考试题中,有关测电阻和测电功率的题目设计、知识点考查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试通过对这两个电学实验进行分析、对比,以利于教学和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伏安法”测电阻是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如何选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是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分析判断的.中学物理实验中用到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双量程,即电流表的量程有“0-0.6 A”和“0-3 A”;电压表量程有“0~3 V”和“0-15 V”.不同的量程对  相似文献   

4.
正电流表和电压表是高中电学实验中的两种重要电表.高考也要求学生会使用、会读数.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这两种电表的读数问题较为模糊,容易读错.为了能快、准地读数,例谈这两种电表的读数规则.1."十分法"最小分度为"1"的电表,误差出现在最小刻度下一位,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下一位,下一位按1/10估读.例如,量程为3 A的电流表和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其最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高级中学试验课本物理第二册<恒定电流>一章中,安排了"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的学生分组实验.这个实验的重点就是要想办法测出电流表的内阻.教材中是采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电路图如图1所示.测量过程中要求:(1)要使R1 >>R2,一般R1≥100R2;(2)选用内阻较小的蓄电池作为电源.  相似文献   

6.
电路分析题是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改变,或当电路中开关通断状态改变时,引起电路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一类题目.在中考中经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破解思路]1.去掉电表(即将电压表去掉,将电流表看做"导线"),分析电路为"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2.观察电表的测量对象(即电压表并联在哪段电路的两端,电压表测量的就是对应的那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的就是通过该用电器的电流).  相似文献   

7.
正"电表改装"类试题在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中频频出现,目的是:一方面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物理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拉近物理与日常实际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改理念.1.将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成电压表(或电流表)例1(安徽中考题)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改装而成的.电流表G也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图1甲是一个量程为0~3 mA的电流表G,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  相似文献   

8.
"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是高中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而此实验必须先测出电流表的内阻.测量电流表内阻的方法很多,课本上介绍了用并联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在并联半偏法中由于电流表半偏时回路的总电阻不等于全偏时回路的总电阻,导致总电流变化,于是产生了系统误  相似文献   

9.
1 "试触"问题的出现、要求及目的 在人教版第二册物理课本P67关于电流表的使用第3点和P78关于电压表的使用"想想议议"中分别提出了有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试触"问题,同时"试触"作为一种基本实验技能也是新大纲中明确提出"会用电流表测电流"会用电压表测电压"要求的具体化.对于"试触"的目的,笔者认为就是为了选用合适量程:一方面避免盲目选用小量程而使电表被烧毁,另一方面也避免盲目选用大量程而增大实验误差.  相似文献   

10.
小明和小红非常好动脑筋,对学习的知识经常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学了《电流的强弱》以后,他们经过思考,带着对电流表使用的许多疑问一起去找老师. 小明:老师,您在电流表的连接中反复强调.电流表的接线柱一定不能接错,必须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进去,从“-”接线柱流出来.为什么? 老师: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电路中电流是有方向的;二是电流表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都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电流表制成以后,电流通过电流  相似文献   

11.
在电学实验中,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这两种测量仪表时,必须做到“七会”. 一、会识表实验室所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外貌很相似,我们应从刻度盘上标明的字母来区分.刻度盘上标有大写英文字母“A”的为电流表;刻度盘上标有大写英文字母“V”的为电压表.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物理中,电流表和电压表只是测量仪表,因而它们连入电路后,对电路应无影响.因为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则连接电流表处相当于一段导线,即认为电流表的内阻为0.  相似文献   

13.
"半偏法"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测量电阻的重要方法。文章从"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实验原理出发,对电流表、电压表初态为满偏、末态为任意偏转角度和电流表、电压表初态、末态均为任意偏转角度两种情形下所测量的电流表、电压表表头内阻进行讨论,发现"半偏法"对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可以推广到任意偏角情形下,这对学生理解"半偏法"的原理和提高"半偏法"的运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有两种接法.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叫"内接法",如图1-甲;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叫"外接法",如图1-乙.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它的测量值和真实值应该是:R测=UV/IA,R真=U(Rx)/I(Rx),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内阻,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测量方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5.
肖丽英 《中学物理》2012,(10):31-32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恒定电流一章的难点.这一知识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实验中涉及到的器材较多,同学们对教材中所给的测量电路图体会不深,画电路图时常常弄错,甚至会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混淆,不会分析误差.下面就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实验电路及进行系...  相似文献   

16.
一、"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分析"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两种测量电路,图1为"电流表外接"电路;图2为"电流表内接"电路.由于电流表的内阻不是零,电压表的内阻也不等于无穷大,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7.
1.对"半偏流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学生实验二"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中,"半偏流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具体做法是:按图1连接好电路,先将电位器R调到最大值,再接通电键K1,调节R使电流表G指针恰好转到满刻度.再接通电键K2,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刻度的一半.当R比R'大很多时,接入R'后,干路中电流变化不大,因此可以认为rg=R'.  相似文献   

18.
在演示人教版高中课本第二册第十六章"楞次定律"实验时,我们通常根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微弱,因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很小,演示时,只有坐在前排的学生才能看到电流表指针在微小地偏转,后排的学生几乎看不到电流表指针在偏转。根据这  相似文献   

19.
电压表、电流表在工作时,其内阻、电流、电压遵循欧姆定律.电流表可以显示流过自身的电流,电流表测电流时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利用了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表可以显示自身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测电压时并联到被测电路的两端,利用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在内阻已知的情况下,电压表可以测电流,电流表可以测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具有电阻、电压表、电流表三种性质,这可称为电表的共性.  相似文献   

20.
在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时,学生经常会问:课本中实验所用电路图其电流表采用"内接法",为何不用"外接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从电流表"内接法"实验误差分析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