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_、提出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金属与酸和水反应这节内容后的科学探究中,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探究铁的活泼性以及反应生成的物质。教科书中要求实验装置应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等部分。教科书中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发生装置是由湿棉花加热提供水蒸气,气体检验装置是用肥皂泡和火柴来检验气体。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图 1加选修 )第二册第 93页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是一个新增实验 ,既要加热水蒸气 ,又要加热铁粉 ,还要进行干燥 ,收集氢气 ,检验氢气 ,有一定的难度 ,且实验易失败。现谈谈对这个实验的研究。1 按照课本装置做好实验做好这个实验要注意下列几点 :使用的铁粉应该是还原铁粉 ,颗粒较小。把还原铁粉 (10g~ 15g)与石棉绒 (或剪碎的石棉布、石棉绳等 )混合均匀后装入硬质玻璃管的中部 ,玻璃管的两端塞上金属丝 (厨房洗刷锅碗用的金属球 )固定住铁粉。选用的玻璃管应该是硬质玻璃管 ,而且质量要…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第二册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添加了“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成功率低。它的主要不足有:①烧瓶产生水蒸气的温度低,玻璃导管直角处易有冷凝水滞留,实验时间太长;②酒精喷灯加热时,易使玻璃管因局部过热而熔化变形,有时还极易炸裂,不安全;③干燥剂易液化,干燥作用失效;④玻璃管内还原铁粉与石棉绒混合,石棉绒传热较慢,铁粉不易很快获得高温。  相似文献   

4.
据笔者调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中的演示实验“铁和水蒸气的反应”绝大多数的教师没有做,顶多拿装置给学生看看。问其原因,说这个实验用时长、不易操作并且成功率低。这些老师的回答是正确的,整个实验需要10多分钟,需要先把还原铁粉加热到红热然后通水蒸气还要控制水蒸气的量,  相似文献   

5.
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笔者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发现用棉花作为水蒸气的来源,较难完成实验,如果温度过低反应难以进行,而温度过高则棉花会被烧焦,存在安全隐患;水的量少反应不能充分进行,水的量多有炸裂试管的危险,且氢气中含有水蒸气量多不易验证。通过加热氢氧化钙分解产生水蒸气和铁粉反应,温度适合,水蒸气来源稳定可持续,也能产生稳定的氢气气流,经具支试管冷却后,对氢气进行验证,效果明显,实验时间适中,便于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6.
林锁强 《学周刊C版》2014,(5):158-158
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方法.笔者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发现用棉花作为水蒸气的来源,较难完成实验.如果温度过低反应难以进行。而温度过高则棉花会被烧焦.存在安全隐患;水的量少反应不能充分进行.水的量多有炸裂试管的危险.且氢气中含有水蒸气量多不易验证.通过加热氢氧化钙分解产生水蒸气和铁粉反应.温度适合.水蒸气来源稳定可持续,也能产生稳定的氢气气流.经具支试管冷却后.对氢气进行验证,效果明显.实验时间适中.便于课堂演示.  相似文献   

7.
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铁的化学性质部分,有这样一段叙述:“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起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3Fe+4H_2O_(气)Fe_3O_4+4H_2”也许是因为叙述中的“红热”和反应条件“高温”,使人们误认为这个反应在实验室条件下不能进行,所以没有安排演示实验。笔者经过多次实践,采用如下简易装置,只需用酒精灯加热,这实验就能顺利完成,而且效果还相当好。它说明了这反应完全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不妨补充这个实验,以增强教学效果。注:用水浸湿棉花团,以不滴水为宜。操作时应先加热湿棉花团,让水蒸气排去试管中的空气;再用  相似文献   

8.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有难度的演示实验。按新编高二化学课本第93页上介绍的方法,装置复杂,药品用量大,需用酒精喷灯加热,操作麻烦,而且实验不易完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找到了较为理想的简单操作方法。装置如图1所示。1操作方法a.棉球用水润湿后放入试管底部,试管中上部放适量还原铁粉与石棉绒的混合物(2药匙),并用胶塞Ⅰ塞紧。b.U型干燥管中放入无水CaCl2,并用胶塞Ⅱ、Ⅲ塞紧,同时与大试管连接好。c.点燃图1中a处酒精灯,加热约5min后,点燃图1中b处酒精灯,并用小试管在…  相似文献   

9.
研究金属与水的反应是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较高温度下铁粉能与水蒸气反应是铁为一种较活泼金属的有力证据,但该反应远没有钠跟水反应那么剧烈.为了证明铁是一种较活泼金属,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设计了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实验[1],但该实验方法存在试管易破裂、反应速率慢、产生氢气少、实验现象不明显等不足[2].为此笔者在已有实验改进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不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我曾参照《中学化学实验大全》做过学生课外活动实验 ,因装置复杂 ,实验时间长 ,实验安全性不十分可靠。进行了反复改进 ,使反应操作更加快捷 ,实验效果和安全性明显提高。1 实验仪器与用品2 0mm× 2 0 0mm普通试管三支、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槽 ,夹持和连接仪器 ;吸潮消石灰 ,还原铁粉 ,无水硫酸铜。2 实验装置3 实验步骤3 1 如图装配仪器并检查实验装置气密性。3 2 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 (己吸潮 ) ,将试管平放 ,用小药匙向试管中部加入 1匙铁粉 ,然后固定试管 ,用小药匙将少量新制无水硫酸铜放在图中…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全国高考化学实验题答卷分析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校王慎远1996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第28题是一道综合实验题。原题及答案如下: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  相似文献   

12.
借助石英材质的长柄V型玻璃管,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碳酸钙高温分解"等四个高温条件下的中学化学改进实验,达到了实验简约、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结论可靠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多种金属、非金属等反应.硫粉与铁粉反应,这个实验简单,现象也很明显.但是,若将盛有硫粉和铁粉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置于空气中加热,产生的硫蒸气有刺激性,会污染空气.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本实验不适宜于室内进行.故此,笔者作了如下设计: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SO2由导管导入碱液中.  相似文献   

14.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226321)瞿兵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大多数教师认为在实验室中无法进行这个反应。其实不然,笔者经过多次实验,采用还原铁粉和浸有水的棉花(经加热提供水蒸气),利用下图的简化装置...  相似文献   

15.
人教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二册《教学参考书》中介绍了一种水蒸气液化放热演示实验方法:将烧瓶中的水在酒精灯下加热至沸腾,再将水蒸气用导管通入冷水中,可观察到插在冷水中的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水蒸气液化时放出了热量。(见1987年第2版p.90) 这个实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水蒸气液化时不放出热量,冷水的温度是否也会升高?回答是肯定的。因为高温的水蒸气(或液化了的高温的水)与冷水间存在着温度差,当它们混合时必存在热量的传递,使冷水温度升高。这样看来,这个实验对证明水蒸气液化放热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6.
[问题]某学生课外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看到老师在演示教材上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需要的时间相当长,且不易成功,他们仔细研究了该实验装置后,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该实验主要是以下3点导致了实验的不易成功:1.隔着石棉网加热时传热太慢:用较大烧瓶作为水蒸气发生器,耗热太多,从而使点燃酒精灯到产生水蒸气的时问太长.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实验改进原因不同价态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实验之一。2019年版必修第二册教材中的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分为了几个独立的实验:(1)硫化钠溶液与亚硫酸溶液的反应;(2)硫化钠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3)浓硫酸与铜片加热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4)硫粉与铁粉均匀混合在石棉网(或陶土网)上用灼热玻璃棒加热的实验。这些实验虽现象明显,但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独立实验不具有连续性,操作烦琐;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中详细介绍了钠与水在常温下的反应及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那么活泼性处于钠与铁之间的铝与水反应的情形又如何呢? 在教材中还有一段文字:"人们常用金属器皿来盛水,也常用铁、铝或铜制的水壶来烧水,说明这几种金属与热水是不反应的."果真如此吗? 为此,笔者巧用注射器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铝与热水是可以反应的.  相似文献   

19.
铁粉能加快碳与氧化铜反应的速率。利用有防风罩的酒精灯加热研细并混合均匀的碳粉、氧化铜粉末及铁粉,可快速把实验做成功。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实验教科书必修1“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由于没有说明实验操作要领,该实验成为新教材中的一个难点实验。许多老师对该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了改进,如将酒精灯改为自制三头酒精灯,采用医用器皿与墨菲氏壶和自制铜凹槽相结合的供给水蒸气装置;将承载反应物的试管换为石英管或者将试管弯曲(在弯曲后的试管下方盛水,弯曲处放置还原铁粉);将还原铁粉换为纳米铁粉;改用还原氧化铜方法检验氢气,等等。通过探究发现利用书中的实验装置,控制好实验条件在2-3min内就可以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