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3.
<正>一、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4.
陈贤明 《教师》2010,(19):37-37
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再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中活动中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再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中活动中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题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在理论上也接受了,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和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相似文献   

8.
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主动探究问题,进而获得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  相似文献   

9.
孙玲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81-82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然而,实践证明,尽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主体发展教育”已经提了很多年了,教师口头上也接受,但一到课堂上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忙来忙去还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那有什么主体地位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完全转位。一、全方位指导”为“适时指导”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次...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处于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主动探究,从而得出结论。近年来网络技术也逐步被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如何在网络环境中更好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明白网络环境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网络特点进行研究性实践学习,通过合理分配资源,优化教学手段,让政治研究性学习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就研究性学习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实质就是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也称之为探究型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或发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怎样在教学中充分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让学生作为知识的“发现者”,在探究性气氛中和谐地完成学习任务,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研究性学习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要使学生自主地开展“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逐渐形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激发自身获取知识的欲望,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平台学会协作和交流,学会交往和合…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围同学现有基础上的创新,还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学新课程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此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让研究性学习走进数学课堂是必然趋势。本文力求从实施“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角度践行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课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是对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补充和外延的拓展.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策略是: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即学会用化学探究的方法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化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化学学习的方法和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中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的培养。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闫新 《甘肃教育》2010,(8):49-49
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发现问题→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美玲 《考试周刊》2013,(27):102-102
自主探究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它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课堂教学中收放适度、自如,采取任务型的教学法和研究性作业相结合的途径,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体验自主探究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课怎么上,是数学教师普遍的困惑。在"直观图的斜二测画法"的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共同探究,发现并解决了教材中"圆的斜二测画法"的一个不易发现的问题。由此表明:"研究性学习"课培养钻研的精神、态度与探究的能力、方法是主要的,而掌握知识结论是次要的;"研究性学习"课要求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