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张强 《山东教育》2005,(1):56-57
《不懂就要问》是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主题单元“好习惯”中的第一篇课文,故事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因此,联系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深入体会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
设计思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册的开篇都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内容。这些学习习惯篇目,虽然安排在教材之首,却是贯穿于该册语文学习之中的重点训练项目。六年级上册安排的“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两个重点项目,后面的课文《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就呼应了“不懂就问”,将“勤于收集资料”与《养成读报的好习惯》的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联系一起。  相似文献   

3.
《不懂就要问》是北师大新世纪(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主题单元“好习惯”中的第一篇课文,故事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因此,联系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深入体会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可以在抓重点词句的基础上,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对比中感悟,朗读中升华。一、纵向对比,初步感知现在的学生不了解旧时私塾教育同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因此会对孙中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问的行为感到不解,这里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现实学习状况与一百年前孙中山的…  相似文献   

4.
新学期的第一课《不懂就问》,说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故事。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特别喜欢问“为什么”,所以他掌握了许多知识,成为了一位伟人。我平时也有许多不懂的事情,有时候我也喜欢不懂就问,但也有很多时候没问,所以有很多事情弄不明白,对有些知识我总是一知半解,没过多久就忘了。我对《不懂就问》这篇课文很感兴趣,我读了好多遍。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不懂就问,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为远大的理想打好牢固的基础,长大了,做一个博学的人。评语二年级的小朋友能写出这样的读后感,非常不错!你看,他小小年…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标准不仅确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而且描绘了语文教学应达到的新境界。让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明白了语文应该教什么,应该怎样教;也让学生明白了语文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我觉得《课程标准》描绘的新境界可以用“五个好”来概括,即“一笔好字、一肚子好诗文、一手好文章、一副好口才、一个好习惯”。做到了这“五个好”,老师的语文就教好了,学生的语文也学好了。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在《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一文中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实施课外阅读的需要,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我们一定要促使学生养成并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常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语文学习,对他们开阔视野、丰富生活也大有好处,可谓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而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文习惯呢? 首先,指导学习方法,在训练中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人们称字典、词典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对于中学生来说,能正确使用工具书,就会形成终身受益的技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准备好字典、词典。让学生不仅查出课本“预习提示”所要求的生字词,而且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习惯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最高境地.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多一个好习惯,学好语文就又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学好语文就又多一次成功的机遇:多一个好习惯,学生的生命里就又多一种享受生活的能力。在平时的语文教育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想:查找工具书是重要的阅读习惯,也是实现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必须养成的好习惯。所以本课设想在学生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查字典解决问题,让学生喜欢查字典,真正地感受到字典是我们的一位良师益友。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课1.师导语: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大家想不想猜呀?“小老师真伟大,肚子里面学问大。不会说话本领大,大家都来求教它。”这是什么呀?(生:字典)2.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是字典。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对我们的帮助可真不少!你能夸一夸它吗?(生:可以帮我们认…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大体是认真读书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做教师的就应通过讲道理或运用具体事例来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如向学生讲《小偷针大偷金》的故事,使学生知道故事中的人就是因为从小养成了偷偷摸摸的坏习惯,才会有那样的下场.  相似文献   

11.
根据“面向未来 ,开发潜能”的总体目标 ,我们设计了“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重在拓展信息渠道 ,加大信息交流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注意放手让学生直接参与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活动初步能进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 ,逐步增强其自学能力 ,实现元认知潜能的开发。现根据人教社教材第四册《不懂就要问》一课的教学内容 ,谈谈自己粗浅的构想。一、自读环节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不懂就要问》是篇思想性、故事性很强的课文 ,运用“自…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一个基本理论是“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 ,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 ,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言积累 (文化底蕴 ) ,审美情趣 ,思想品质 ,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标准》在各个年段的具体目标中 ,也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 ,这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在反复思考后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一、提出问题 ,让探究走入生活在学习新课前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把感兴趣的话题、不懂的问…  相似文献   

13.
习惯决定命运——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勤 《文教资料》2006,(21):105-106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孩子所储存的资本,会不断地增值,而人的一生就在享受着他的利息。”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对人的一生起着非常有益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将极大地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形成自主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好语文、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如何培养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一、基于教材,确定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1.挖掘教材内容,创生学习主题。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安排了《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等三篇课文。其中《故宫博物院》这一课颇具特色,介绍了“博物院”这一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场所。博物院展示着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故宫博物院”在北京,那么作为南京的一所本地小学,探访南京博物院(下文简称“南博”)就是结合生活学课文的不二之选,带学生走进南博,  相似文献   

15.
无论哪一套课标教材,都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体推进的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课文和语言实践活动的整合,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单元主题”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的整合。“单元主题”是将学生的语文学习设置成为具体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听说读写、感受和体会、交流和分享。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分析】《蜘蛛开店》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是童话单元,人文主题是“改变”,语文要素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在二年级对讲故事这一能力的培养,教材进行了有意的安排。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让学生尝试借助图片讲故事,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中也安排了《看图讲故事》,让学生学会能够借助图片顺序讲清图意。到了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再次进行讲故事训练,在《蜘蛛开店》中让学生学会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语文主题学习”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反三归一,质从量出”,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阅读与教材相匹配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教材与《丛书》共同指向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下面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思辨与智慧”的教学为例,谈谈指向思维能力提升的教学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二上第八单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编排了三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狐假虎威》《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识字加油站”编排了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语,“日积月累”编选了12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我爱阅读”编排了一篇童话《称赞》。从内容上看,可以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来呈现教学过程。一、深度学习课标,挖掘教材内容,提炼单元主题  相似文献   

19.
常言道:“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创新学习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没有良好的习惯就谈不上学习与创新。从实验一开始,我们就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征,遵从“认知──内化──矫正──自动”良好习惯养成的原则,设计了小学低、中、高段和初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创新学习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表。附初中学生的创新学习评价表:1.《创新学习》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评价表2.《创新学习》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行为习惯评价表(略)3.《创新学习》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表创新学习学生行为习惯与能力评价@徐开明 @周德富 @…  相似文献   

20.
“字词句段篇,内容一大片”,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共识。日常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许多教师将学生带进文本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貌似吃透文本,而实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支离破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不成体系。如果我们能紧扣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夯实一项训练,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简单高效。一、紧扣一个“主题”,建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过程;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而是要他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三顾茅庐》、《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三篇课文都是介绍中华民族古代英贤人物,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人才、出以公心和廉洁等传统美德。课堂教学中,我以“认识古代英才”为单元主题,引导学生从整体人手,整体把握,紧扣单元训练项目把相关知识联为一条教学线索,使单元整体运转。特别是将《三顾茅庐》与“练习3”的教学整合起来,欣赏“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勇武,再讲讲“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故事。而“读读背背”的成语歌—初出茅庐、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独木难支、回天无力,让学生整体掌握诸葛亮辛劳而光辉的一生。这不但深化了学生对《三顾茅庐》内容的理解,而且加大了学习的张力,具有激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对诸葛亮生平进行探究的作用。这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