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仅以教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怎样把比较法运用于单元教学和作文指导。一、通过比较,认识托物寄意抒情散文的特点及写作规律。根据本单元确定的“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和“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的教学要求,精讲了《白杨礼赞》之后,在同学们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的基础上,在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各篇的体裁、手法、主题、结构线索、表达方式等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学生明确了本单元各篇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2.
形散神聚——这个简洁明了、概括精道的词语,曾经是散文写作的“金科玉律”,提到散文,这四个字就“噌地”从脑海里冒出来。这个词实在是好的说法,它既是方法论,又是评价观——写散文时它是“写作指南”:形如何散、神如何聚;读散文时它是衡量标准:是否做到了“形散神不散”。一篇散文从“制造出品”到“质检优劣”都围绕这四个字展开,可见“形散神聚”的说法多么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第二册 第五单元 【学习要点】 本单元为散文单元。 一、认识和掌握散文的主要特点——形散神聚,即形散神不散。先明确“形”和“神”的含义:“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而言,“神”是指散文的内在思想而言;外在形式包括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表达方式的采用等,而内在思想体现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再明确“散”与“不散”的关系:“散”与“不散”是相对而言的,是对立统一的;散的“形”可以使题材天地广阔,行文灵活自如,不散的“神”可以使题材凝聚在一点,主题鲜明;二者紧密结合,构成了散文这个体裁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形散神聚——这个简洁明了、概括精道的词语,曾经是散文写作的"金科玉律",提到散文,这四个字就"噌地"从脑海里冒出来。这个词实在是好的说法,它既是方法论,又是评价观——写散文时它是"写作指南":形如何散、神如何聚;读散文时它是衡量标准:是否做到了"形散神不散"。一篇散文从"制造出品"到"质检优劣"都围绕这四个字展开,可见"形散神聚"的说法多么深入人心。有时候,什么一好,就成唯  相似文献   

5.
[总体阅读思考] 众所周知,散文贵在“形散而神不散”,即是说,散文要有明确的主题,而且主题要有很强的凝聚力,能统帅全篇;同时要能散得开,选材范围可以古今中外,海阔天空,写作手法可以挥洒自如,纵横驰骋。本文属叙事散文,阅读时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本文的形、神各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如何?在表达上有何特点?[阅读入门指津]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是文学作品单元。它包括散文《白杨礼赞》、《听潮》、《钓胜于鱼》和《诗五首》四课及知识短文《说话看对象》。 本单元的教学应达到这样几个目的:一、从感性上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二、学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利用多种感觉进行景物描写的写作方法;三、体会古诗借景抒情的写法。 如何达到这三个目的呢?我们可以把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作为突破口,从而完成本单元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二册第五单元[教学提要]一、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所谓“形散”,是说散文写法自由、灵活,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不拘一时一地发生的人和事,信手拈来,挥洒而就。所谓“神不散”,是指不论写什么人或事,都必须为中心服务,都不能脱离写作主旨。...  相似文献   

8.
文学上有一种文体叫散文,其主体特征是“形散神聚”。所谓“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度,随意变化;所谓“神聚”(或“神不散”),主要是指从散文立意来说,即其所表达主题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多变,无不为表达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9.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所说的是指狭义的散文,即专指那种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的形散而神不散的文学作品。如何教学这一类文章呢 ?   首先抓住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从教法上看,抓住"形散神聚"是散文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就能提挈起对全文的选材、组材、立意、表现手法,甚至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全面分析。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抓住了"形散神聚"的特点,就是抓住了散文教学的纲。   散文的"形散"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如《藤野先生》一文,开头…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散文(抒情散文)。“新课标同步导学”和教材的单元提示将抒情散文的特点概括为:状物写景要抓住物、景的特征;托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状物文章的层次和按时间顺序写景;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形散神聚等。这些特点自然是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讲授些知识要点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知识概要】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文体,常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和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2.
《藤野先生》虽然只有三千余字,但所写的内容无论是时空跨度上,还是材料的摄取与组织上,都体现着散文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本文从“形散”和“神聚”两方面分析了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特色,为我们赏析作品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3.
江雪松 《同学少年》2008,(11):10-10
散文要形神俱备,其中的"形"指散文的形体,包括构成形体的材料、结构、表达、笔法、思路等;"神"指散文的内涵、精神、意蕴等。散文的形与神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形散神聚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聚,是说散文的中心  相似文献   

14.
读练提示本单元是本册记叙文的重点单元.五篇课文中两篇是抒情散文,三篇是叙事散文,写作上各有特色.读练的重点应放在《井冈翠竹》《谁是最可爱的人》、散文的特点及抒情散文、叙事散文的区别上.散文的“形散神聚”是个难点.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读练要以知识短文《谈谈散文》为统领,紧抠课文的字、词、句和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通过比较阅读和分项练习,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散文的能力.教法建议教学本单元(包括知识短文)一般要用十一到十三个课时才能完成任务.但是若采用单元读练设计进行教学,则至多用八个课时就可达到目的.方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一篇散文,需要捕捉哪些信息?这是考生必须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阅读散文应该捕捉以下信息:1.散文的主旨——“神”。常说散文是“形散神聚”,这“神”就是中心;抓住了“神”,“形”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这就叫做“牵  相似文献   

16.
高二册第五单元一、根据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阅读散文首当抓住它的“神”,即把握文章的主旨,散文作者往往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之中,运用点睛之笔,或议论,或抒情,以揭示内蕴,传其神韵。阅读中抓住了这些画龙点睛的句子,便可把握文章的“神”。本单元四篇散文中,都有这样的句子,试将它们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7.
《桂花雨》这篇文章是琦君女士的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其特点是“形散神聚”。通过“思维导图”这样的表现方式,将散文的“形散”恰当地展示在教学中,板书也有所体现,能让学生直观体会,更好地结合关键词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细腻感受。  相似文献   

18.
《桂花雨》这篇文章是琦君女士的一篇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其特点是“形散神聚”。通过“思维导图”这样的表现方式,将散文的“形散”恰当地展示在教学中,板书也有所体现,能让学生直观体会,更好地结合关键词句进一步表达自己的细腻感受。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课本选编了一定数量的散文(抒情散文)。新课标同步导学和教材的单元提示将抒情散文的特点概括为:状物写景要抓住物、景的特征;托物抒情,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状物文章的层次和按时间顺序写景;散文的象征手法及形散神聚等。这些特点自然是教学重点。作为教学重点只是讲授些知识要点是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散文”:是指除诗歌、戏剧、小说外的文学作品,包括随笔、杂文、特写等.我们知道,这不是一个合格的散文定义,它部分指出了散文的“外延”,而没有揭示散文的任何“内涵”.散文比较尴尬.小说可以有叙述视角、叙述者,可以有“人物”“故事”“环境”等三要素;戏剧可以有戏剧冲突、情节突转;诗歌可以有韵律、节奏……散文呢,散文有什么呢?有“形散神不散”,我们一直这样习惯性地指称散文的特点.但小说的“神”能“散”吗?诗歌的“神”能“散”吗?小说、诗歌的“形”就整齐划一吗?看来,“形散神不散”并不是散文的专利.那么,散文究竟有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