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当我们在讲授功的概念时常会进入"说文解字"的古典的教学轨道.于是,问题便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力的功是指力对运动物体的哪个方面有"功劳"?有"贡献"呢?学生们通常会错误地回答:对物体的移动(位移)有"功劳"和"贡献".其实,在物理的逻辑中物体发生位移是可以不需要力的,因为物体运动是可以不需要力的.我们在初中教材中关于功的切入角度很容易导致学生犯这样的错误.学习任何东西都应从它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形入手,功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形就是:恒力(与位移方向相同的恒力)做功.因此,按此恒力做功的公式"W=FS"来切入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初中的物理教材就是这样处理功的概念的.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初学者较轻松地把握住功的概念,并能很快地进行简单运用,在活动中去感受它,在运用中去熟悉它,至于它的清晰度和准确度就只能留到后面去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正>通惠禅师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他讲禅理时不但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还常常让信徒提出问题,并现场解答,因此有不少信徒不远千里慕道而来。这一天,一位信徒请示通惠禅师:"我生性暴躁,脾气坏,因此常常伤及亲朋,不知要怎样才能改正?"通惠禅师问他:"是怎么一个‘天生’法呢?请你把它拿出来给我看,我也好帮你改掉。"信徒忙说:"这有点为难,我现在真的是无法拿出来给大师看!因为只有一碰到事情时,那‘天生’的急性子、坏脾气才会跑出来。""原来是这样啊!"通惠禅师哈哈一乐,说,"那就是它要在特定的情形下,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3.
本论文探讨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让课堂更有"魅力",如何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激情,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收获更有价值的内容,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训诂学上讲究解词释义要遵循"词义的时代性"原则、"词义的社会性"原则和"释义要联系语境"原则.本文主要从训诂的原则出发,讨论"纹身"和"文身"哪一个更可取的问题.最后得出"在当代社会,‘纹身'更为可取"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把知识教给学生,而且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育",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什么培养人.所以说,教育既包含知识层面的"教",还包含做人方面的"育".在育人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用"心"育人,给学生以爱心、耐心、诚心.  相似文献   

6.
读了《江苏教育》近期关于公开课"彩排"的一组争鸣文章,深受感触,有意犹未尽之感,也想狗尾续貂说几句。几篇文章所列情形,在本人有限的教学生涯中,也曾亲见亲历。确实,公开课的"彩排"历程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的洗礼中,我们逐步走向了成熟。我们的课越上越好,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越来越强,我们的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不可否认,"彩排"在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的课"因为有你而精彩"。但是,曾几何时,我们感受到了公开课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有夏"的"有"     
"有"的用法很多,其中有一个用法很特殊,即用在朝代、诸侯国、少数民族及一些姓氏名词前,如有周、有狄、有熊氏。有人认为它是词头,有人认为当训为"国",甚至有人认为是动词。如果从其语音、语义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加以探讨,其用法会有更明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王闰吉 《现代语文》2006,(1):122-122
前段时间,由央视首先曝光的"有毒粉丝"事件,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粉丝"一词在媒体的出现频率突然增高.媒体这种以人为本,关心百姓饮食健康的报道毫无疑问深受读者的喜爱.而最近一个另类"粉丝",也引起了众多喜欢标新立异的媒体记者的兴趣,以致这一所谓新词在国内权威媒体上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这颇有点令人惊讶和担忧.如:  相似文献   

9.
罗济 《语文新圃》2007,(1):36-37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其实是"科学结论"的相对性特征造成的逻辑悖论.它的悖论只存在于用科学的方法来思维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距离产生美"是审美艺术中的名言.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面对学生、科任老师、家长及名利,能否保持合适的距离,直接关系到班级管理的成败.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必须要有距离意识,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换位教学也成为课堂的主流.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换位教学出现了问题,如学生对教材的深度广度把握不准,教学进度难以控制;对从教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只有完整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好换位教学,等等.因此,本文通过探讨何谓换位教学的"渡",提出了换位教学应"渡"中有"度".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参与,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思维则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无意注意占优势,上课时总是爱动,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根据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动"为突破口,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一方面满足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范式,旨在使学生经历合情合理的推测、探究、体验等操作活动,不断经历知识原初产生的过程、多种形式对话的过程、多种思维沉思的过程,从而归纳概括出一般结论.以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面积"内容为例,从问题情境的挑战性、操作活动的探究性、归纳建构的逻辑性三方面,经过行动教育模式的三次教学和改进,对设计程序和实施策略进行探索,为数学教学实践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板眼"是音乐术语.<现代汉语词典>对"板眼?的解释为:"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联系"板眼",我想到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不是也应该有强有弱、有板有眼呢?  相似文献   

15.
正A初中女孩叫板作家"美文"同学们,如果老师推荐给你们一篇"美文",一篇屡屡被语文参考书、试卷等选为阅读材料的"美文",你们对它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估计绝大多数同学都会抱着欣赏、学习的态度吧。然而,接下来我们将看到的,是一位同学对这样一篇"美文"毫不客气的质疑与批评。那么她说得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且先看看再说吧。  相似文献   

16.
陈敏 《初中生辅导》2008,(30):14-15
语文教育中的"语文"在理论上一般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是"语言和文字".但在实际教学中,人们所教所学的却是"话语和文章".从其动态过程来看,所谓"说、听、写、读",指的也绝不是说、听、写、读语言学中的"语言和文字",而是言语交际学中的"话语和文章".……  相似文献   

17.
"没有"作为副词已有定论,"有没有vp"的规范性也得到认可,那么"有"在"有vp"中、尤其是在"有没有vp"中的副词性也应该得到承认,这样才能既符合语言发展的事实,又使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更加严密.  相似文献   

18.
一所学校,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精诚团结是第一要务,因为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把学校工作做好.而作为学校核心的校长,既要起到领导、带头作用,又要善于沟通,协调好与上级、同事以及下属之间的关系.可是,在现实中,南于受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一些校长往往是重"领导"而轻"沟通",从而导致某些方面的关系不和谐,有的甚至出现矛盾和隔阂,最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工作.因此,校长要转变观念,重视"沟通",除了掌握"沟通"技巧,还要注重"沟通"原则,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做到有"胆"、有"肺"、更有"心".……  相似文献   

19.
一个渴望学习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教师.一个班级,两种版本教材,如何教?只有认真通读两本教材,采取互补、融合、交叉等方法,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受益,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掌握细节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掌握课标,研读教材,凭借智慧、毅力和敏感梳理思路,找出方法,最后展示在课堂上,达到"有效、高效、增效"的课堂境界.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介入对品德与生活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能更好地优化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使学生学习有"情"有"行".本文从五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整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