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当地经济建设的关系,提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应该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服务及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目标,确定高校的发展方向,实现高校发展与当地经济建设共赢.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仍不尽合理,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多.调查以贵州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省9所高校学生、教育行政人员和社会人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900份调查问卷,回收757份,累计回收率为84.1%,经过统计分析和处理,绘制11类直方图,结果发现贵州高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以及高校地域分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远不相适应.在对调查材料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高校专业与课程设置的尝试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钟云华  李磊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71-73,121
目前,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临极其严峻的就业困难。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人才培养定位没有突出本土特色、课程设置不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师资力量薄弱与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不得力等教学因素是其毕业生就业难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地方高校应该推行一系列教学改革: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4.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设计、培养途径等方面所采取的优化组合方式.当前,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构建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地方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以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针对当前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现状,制定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增设音乐新专业,应该结合当地的资源特点、地方文化特色、投资成本和办学成本以及师资力量和毕业生就业前景等方面来设置.以贺州学院和百色学院为例,对音乐新增专业的办学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专业设置是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核心元素,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我国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设置滞后所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困难、教育创新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地方普通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导致地方普通高校专业设置滞后既有高校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原因,促进高校专业合理化发展需要加强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更需要高校自身转变观念,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地方高校扩招后配套改革滞后、专业设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学生就业的观念不当、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等是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原因。解决的途径有:地方政府应积极拓宽扩招后的就业途径,地方高校要解决结构性矛盾,理顺供求关系,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前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低的原因,并探索出突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品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至2008年年底河南省已有12所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从设置专业的意义入手,反思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就业等问题,得出目前河南省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总体良好,但也存在缺乏政策支持、培养目标宽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教学欠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提出凝练专业培养方向、增补专业发展急需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建议,为决策部门与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高校创业教育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从安徽高校体育专业扩招带来的就业大学生人数激增、就业形势严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安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从思想认识、理论研究、课程设置、组织实施等方面分析了安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不足,以解决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生存型创业教育为出发点,寻找一条适合安徽高校体育院系创业教育的合适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就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就业层次较低,就业地区集中,区域分布不均衡。影响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有: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家长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等。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高校要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要完善就业保障新机制,突出专业特色,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指导服务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本科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性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改革步子不快、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为优化与改革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一些院校开始探索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新型校企共育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举措,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也是强化实践性、应用性教学的有益尝试,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就业难、择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而政府、高校、社会各界都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此,政府提出“双创”发展模式,期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地方应用型高校作为我国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担负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担。这些高校在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时,存在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脱轨、师资水平不高、“双创”教育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对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当充分把握“双创”教育的本质,整合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打造高水平“双创”师资队伍,深化实践课程“双创”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机制。文章着重探讨深化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程“双创”教育的路径研究,助力高校打造“双创”升级版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地方性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该类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开门办学,加强校企合作,在市场的环境中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性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对陇东学院经管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分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地方性高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缺乏深层次合作机制、缺乏全方位培育人才长效机制、缺乏健全的合作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方院校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闻  李忠义 《高教论坛》2004,(6):163-166
本文就广西某高校2003届、2004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两届硕士毕业生就业意向的纵向对比,对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地方院校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对人尽其才,学以致用,充分实现高层次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优化人才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英语专业就业形势严峻,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和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要求我们对当前人才培养方案和就业的关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当前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现实性进行反思,进而发现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方法,培养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的民办高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能否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系高校的声誉与发展。作为美术类二级学院,一定要结合专业特色,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为工作手段,切实发挥各系及专业教师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目前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情况的调研,提出毕业生愿望足率这个概率,并通过满足率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做好地方工程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毕业生正面临供需矛盾、结构性错位等引起的就业难的局面。重视落实高校党政领导亲自抓毕业生就业的“一把手工程”,加强对毕业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和指导,加快学科和专业调整步伐是各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激增迫切需要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渠道,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武汉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与温州人事局共同组建的“研究生温州实习基地”采取了高校联盟与人事局强强联合的组织形式,对开拓就业新渠道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