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接受药物治疗的肺结核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确诊为结核病患者100例,经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服务干预进行治疗的患者(观察组)58例和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2例,定期观察二组患者依从性和疗效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药学干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增高(P<0.05);病灶的吸收有显著的差异(P<0.05);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对肺结核痛患者的药学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治疗的效果,减少肺结核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本院老年科病历的调查,发现205例问题医嘱,并分析问题医嘱中的不合理用药。方法对205例问题医嘱进行分析,并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联合用药品种繁多,药物相互作用较多,并存在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重复给药、给药方法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老年患者用药必须权衡利弊,及时调整剂量,合理选择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由于国内外药学的迅速发展,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药物日益增多.对于众多的药物,如何合理选用,是摆在我们每个临床医生面前的新问题.笔者根据临床实践结合有关文献,谈谈老年心血管病用药中的一些常见临床问题,与同行商讨.1 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或病理特点合理用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逐渐下降,故须注意用药的种类及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学生具备在社会药店开展用药指导,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方法分析现有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患者在社会药店购药的基本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结果与结论通过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个方面的改革,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充分满足在社会药店开展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以"药学服务"为导向,在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和思路、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实训、课程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融入药学服务理念,注重学生用药指导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符合社区医院和药店等需求的合格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国家新医改制度的推行,如何培养高质量医院药学服务人才,以提高用药合理性、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高职药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就相关医学类高职药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师资培养等方面如何与医院药学工作要求接轨、药学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国内药学高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药学服务”为导向,对药理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置,注意紧跟药剂专生的岗位需求.教学设计力求突出药学服务,提高药理学知识的可利用度,使学生能掌握合理用药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甘肃张掖地区农村冠心病(CHD)患者二级预防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与服药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甘肃张掖市及各县区范围内农村CHD患者327人,在患者就诊时通过访谈填写统一的调查表,分析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服药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并与289名城镇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农村CHD患者抗血小板药、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ACEI/ARB的服药率分别为81.7%、41.9%、34.3%、37.9%;联合用药中二联、三联、四联用药分别为占50.2%、16.5%、7.0%,均低于本地区城市CHD患者;93.0%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对CHD药物预防认识不足,服药随意性强是影响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结论:张掖地区农村CHD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与指南要求有很大差距,应提高基层医师和CHD患者对二级预防药物益处的认识,提高药物的使用率与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药物品种的不断增多,患者对用药指导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口服药以便于携带、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成为自我药疗的首选;但在服药时间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需要药师运用所掌握的药学理论及相关知识,积极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进行用药指导,以提高药物疗效.本文着重讨论西药口服药的服用时间,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生理病理药理学特点与用药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关注老有所医用药得当问题。方法:比较分析了老年人生理、病理和药理学特点,提出了老年人用药得当的注意事项。结果:我国老年人多、老年人体弱病多、老年人对药物容易发生不良反应与中毒性反应多,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结论:要进一步关注老龄化社会和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提高生命质量,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老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生活环境,是老年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的重要场所,社区积极的养老环境是居家养老的重要支撑载体。以社区为载体,开展老年团体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进社区开展老年团体活动,应科学规划社区老年人的室外活动空间,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推进老年团体活动的专业化进程,将老年团体纳入民间组织范畴,引入社会捐赠机制,并转变老人及其家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12.
如何开展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是当前社区活动的一件大事。通过人口调查,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老龄体育工作。围绕老年人体育活动应注意的六个问题,阐述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有着规模大、速度快、未富先老、分布不均衡、高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并由此将会导致负担老年系数增加、投资率比例降低、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老年人口发生较大的心理变化等消极影响。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我们应采取 :充分利用“黄金时期” ,进一步发展经济 ,增强经济承受能力 ;重视家庭养老作用 ,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积极推进老年立法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充分发挥社区优势 ,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全世界人口高龄化已经来临,为了应对高龄化社会出现的各种情况,21世纪的学校教育必须改革。日本站在世界的前列,首先探讨并实施了应对高龄化社会的一些措施。日本社会为老年人提供的各种服务措施,以及在中,小学中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从人权保障方面提倡尊老爱老,反映了日本全社会都在关心老年人。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城镇养老是一项社会工程 ,不仅要强化养老保险 ,而且要建立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启动助老工程 ,根据不同情况建立养老院 ,使养老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Masking the bitter taste of drugs is a potential too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 compliance, which in turn decides the commercial success of the product. To improve the palatability of a pharmaceutical product, many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which have not only improved the taste of the product, but also the stability of the drug in the for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review strategies, technologies and tools that are used by pharmaceutical scientists for taste-masking.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生活护理作为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律由“社会责任”承担,以满足老年人生活护理的福利需求。在社会福利转型时期,“社会责任”理念将成为谋求老年人福利的基本思想。“社会责任”的明确关系到老年人生存权利的有效保障、也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护理福利是老年人追求幸福的权利,实现法律上的保障是增进老年人福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19.
老年舞蹈蓬勃成长于城市的社区,具有实用性、自娱性、民间性,其教学安排应该重视理论学习,强调基础训练,鼓励舞蹈参与,提高自创能力,尊重个性施教。在老年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利用社会资源,激发其活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老年舞蹈活动是大有作为的。本文对老年舞蹈的理论定位和教学作一初步探讨,以期有助于人们对老年舞蹈的认识,有助于老年舞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探索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一条必要的新途径。在现代医疗卫生条件下,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但也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政府重视与支持、改革退休制度、拓展老龄办职能、广泛开展老年人社区活动、发挥老年大学的专长互补作用、重视老年人健康等,可作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尝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