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一所谓“印刷附律”,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提议在租界《土地章程》的附律中增加关于管理租界内新闻出版品的印刷发行的条款,旨在扼杀中国人民的革命宣传。  相似文献   

2.
旧上海租界档案,是指上海设立租界后,租界管理当局——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所形成的文字、照片等原始材料。目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这部分档案,总数达6万余卷,时间跨越近百年,内容涉及租界行政、司法、警务、市政建设、教育卫生、房地产管理等诸方面,其档案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保存下来的租界档案中,堪称全国之最。租界在上海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这一时期形成的档案对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的形成、发展,剖析其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一、旧上海租界档案开发利用的历史回顾 旧上海租界档案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3.
公共租界档案包括上海英租界、上海美租界以及合并后的英美租界(即1899年改称之公共租界)所遗留的档案,档案主体系公共租界档案,亦称工部局档案。公共租界档案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反映租界早期历史的原始档案被各国领事馆送回国内保管,工部局警务处特务股档案则在上海解放前夕被运往美国(现存放于美国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4.
1893年11月17日是上海开埠50周年的日子,公共租界管理当局--工部局为了能成功举办这次庆典,在那年年初就在报上发布通知,希望在每年举行的年会上了解与会纳税人对庆祝租界50周年纪念最合适的方式的意见.在4月,组成了50周年纪念委员会来专门操办具体事宜.  相似文献   

5.
据史料记载 ,野狗始终是公共租界传染狂犬病的主要原因 ,以直接与间接两种方式使人感染此症。野狗感染狂犬病毒的几率高 ,除直接咬人造成人得狂犬病外 ,野狗与家犬接触也容易将狂犬病毒传染给家犬 ,再由家犬传染给租界居民。工部局从 1876年就开始想方设法杀死从邻近乡村进入租界的野狗。 1878年 ,工部局董事会指示捕房杀死在租界内到处游荡、明显是无主的野狗。 1899年 ,万国商团组织射击队到上海近郊去射杀野狗。以后无论在公共租界内还是邻近郊区 ,统一由巡捕射杀野狗 ,法租界捕房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合作。射杀野狗的工作对遏制狂犬病的发…  相似文献   

6.
《湖北档案》2009,(12):F0003-F0003
说明:1930年至1934年,湘鄂赣根据地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及多次疯狂围剿的情况下,为保卫红色政权、开展革命战争,发行了“革命战争公债”,用来补充战争经费的不足。这里收集的是湘鄂赣及湘赣根据地公债债券,由湘鄂赣及湘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于1932年7月至1933年10月发行,分湘鄂赣省短期公债、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及苏维埃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三种。  相似文献   

7.
1994年《档案与史学》第3期封2刊出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局旗,饰图中心的局微内圈左上方为空白,表明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徽图(和饰图)。据我所知,工部局局徽至少换过4次,第一次见于1893年工部局书馆馆发行的邮票(图1)上,特征是内圈中没有中文“工部局”三字。大约在辛亥革命以后,局徽中始加有“工部局”,如(图2)。以上二次局徽上均有早先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12个国家的国饰,包括内圈左上方的德国“单鹰”国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德国在华特权,租界特权被取消,于是出现了如前封2上局微的一块空白。十…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近代上海历史的各种史料中,恐怕没有一种史料,象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那样,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连续性强,且版本特殊。这是一部完整记录上海公共租界(包括其前身英租界)管理机构工部局董事会历次会议召开情况的会议录,从1854年7月17日工部局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到1943年12月17日工部局解散前举行的最后一次会议,历时90余年。这90多年,正是近代上海在不平等条约的重压和影响下,对外成为通商口岸后,从一个传统型的城镇,变成全国的贸易中心,引进不少西方物质文明,产生许多近代工商企业,变为一个开放型…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政研究会"于1941年6月1日由在沪日本人创建.当时上海公共租界主要控制在英美人手中,被上海日本人称作"敌性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限制了在沪日本人的扩张,故在沪日本人经日本外交当局折冲,1941年4月,先成立工部局临时董事会,日方董事冈本一策于5月任副总董(Vice-chairman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上海市政研究会成立时,冈本一策任会长.  相似文献   

10.
我于1938年4月在上海参加读书生活出版社(以下简称“读社”)工作。这时,上海英法租界已是“孤岛”——国民党军队远撤了,四周被日寇包围着,汪伪爪牙,“76号”特务,地痞流氓,到处横行,英法租界工部局,想管也管不了。但是,地下常的领导。各界进步力量,和几百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上海人  相似文献   

11.
印度巡捕在租界的出现 1854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立不久,即组建了负责在租界中管理道路交通、维持社会治安、调查犯法行为等的“巡捕房”。起先巡捕房所雇佣的人员都是西人,其中以英固人为主。由于西人巡捕的薪水较高,为节省开支,1865年4月开始招聘华捕(华捕的薪水只有西捕的四到六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陶菊隐 《出版参考》2006,(11):28-29
1941年日军进入上海公共租界时,对于西方殖民者的统治机关工部局,仍许其继续存在,其中英、美籍高级洋员,仍许其照常供职,对于租界上的英、美籍侨民,仍许其照常居住、照常工作、照常营业,这种对待敌方官员和敌侨的态度,在战争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3.
《档案与史学》2001,(1):11-16,24
上海是中国近代广告的发祥地之一。租界广告管理始于清末 ,从 1 90 1年起 ,法租界公董局制订招贴章程 ,规定由中央捕房审查招贴的内容 ,并由巡捕对违章者进行处罚或提起公诉。公共租界工部局也一直想解决界内乱七八糟的张贴广告有损城市环境的问题。 1 91 4年 3月 2 0日 ,公共租界纳税人大会通过决议案 ,授权工部局征收广告特别税 ,征税范围逐渐扩大到围墙广告和屋顶、高空灯光广告。并对公共汽车站灯光广告柱、空中广告、活动广告 (在交通工具上作广告 )、电影广告等进行了管理。本辑史料主要反映了两租界当局对招贴广告及广告牌等的管理起…  相似文献   

14.
外资机构在中国的第一票本币债券的发行进行得很漂亮。2005年10月13日,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在中国第一批发行本币债券——熊猫债券,“当天就完成所有认购。”亚行的高级金融学家张雪春对本刊记者说。她是亚行此次债券发行的负责人之一。虽然亚行的发行计划为10亿元,但在3.345%的认购点上,各金融机构的认购额已经达到14亿。  相似文献   

15.
燃放爆竹:工部局头痛的城市公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洋洋几十大本的<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是个苦差使,常常翻完一本还找不到一条需要的材料,但有时也会有意外收获.当年上海租界当局讨论的问题也够五花八门的,大到与清政府的交涉、军火买卖、租界扩张,小到某条马路的改造、乐团经费的拨交、垃圾的处理,等等.  相似文献   

16.
尤乙 《档案与史学》2008,(10):20-26
如果说,最初的上海租界还只是一处专供洋人居住的暂栖之地,那么,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一个关于“永居”的话题,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吞吐于上海租界最高决策层的唇齿之间,许许多多关于日常的“家居”建设,被一轮接一轮地搬上工部局的会议桌。  相似文献   

17.
正(一)鲍君甫又名杨登瀛,是旧日上海滩上知名度很高的人物。他曾在上海担任国民党中统的头目,又曾经在上海租界工部局任重要职务,与租界里不少洋人关系密切,而且他与上海松口日本势力范围内的一些日本人也有联系,是个很吃得开的人物。鲍君甫在上海期间曾经秘密地帮助过中共地下党,与周恩来、顾顺章(此人后来沦为中共特大叛徒,出卖了很多中共党员,造成极大的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1999,(3):14-22
1950年元旦伊始,各大报纸刊载了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令”。”’这是建国后首次发行的国家公债,目的在于抑制通胀,回笼货币,稳定物价。首期公债预定发行二亿分,华东地区负责推销四千五百万分,而上海即承担了三千万分的推销重任。这在当时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承销如此巨额的公债对于上海这座全国最大的城市而言,也绝非易事。但上海市府及各界以国家为重,决然挑起了这副重担。市府将完成公债发行列入全市当年六大任务来落实,各行各业亦全面动员,积极捐输认购,从而使首期国债的发行得以基本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1909年4月22日(宣统元年三月初三),在上海潭子湾中兴面粉厂附近,发生了一起两名印度工头强奸乡女刘翠英事件.各报恐为租界工部局所忌,虽也有报导,但语焉不详.于右任等革命党人在1907年5月间创办的《神州日报》对这一暴行却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并连续发表措辞激烈的评论,予以抨击.英租界当局因此恼怒,多次向《神州日报》提出警告,无理要求该报必须取消所发表的有关评论并登报道歉.《神州日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档案馆是上海市政府所属综合性档案馆,共保存着142万卷各类档案和资料。在丰富的馆藏中,有一种颇具特色的馆藏──租界档案,它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档案界和学术界的重视。一、形成租界档案的机构:工部局和公董局租界档案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和特殊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1842年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统治者迫使清朝政府缔结了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约,规定上海为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英国商人可以在该港口同中国商人自由贸易,并可据告租地造屋。1843年11月8日,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富尔抵沪,11月17日上海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