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三毛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深深的印在许多异乡游子的心中。2011年毕业季,有不少学子选择签约到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他们为何敢于独闯天涯,有怎样的考虑?工作上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为了感情笃厚的男(女)朋友?  相似文献   

2.
“不要问我从那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相似文献   

3.
橄榄树     
三毛 《现代语文》2004,(1):10-10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为什么流浪远方﹖为了我梦中的橄榄树。赏析:中外流行歌曲数  相似文献   

4.
橄榄树三毛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相似文献   

5.
流浪远方     
王璐 《同学少年》2008,(1):37-37
我到远方流浪,在难解的古文明语言中徜徉,寻找比远方还远的故乡;我到远方流浪,在尼罗河旁的石碑前静静欣赏,追寻金字塔上闪起的第一缕阳光;我到远方流浪,在弥漫着黄沙的天空下仰望,任凭养育基督的太阳压在自己的肩上;我到远方流浪,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歌唱,记录汉谟拉比法典上被刻下的永恒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站立的灯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我不是为橄榄树,小鸟,小溪或草原,为的是去寻找一直企盼的黑色家乡。  相似文献   

7.
“流浪”,在这里是对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概括.从台湾女作家三毛唱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到中国大陆当代女诗人伊蕾的吟叹“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现代女性寻求精神家园的呼声穿越时空,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名作导读】齐豫在《橄榄树》中深情地歌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张抗抗的《故乡在远方》也深情地感叹:"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我究竟来自何方?""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故乡是一个很温馨的词语,它是可以把人心拴一辈子的地方,也是人生浮沉时的情感寄托。远方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谁知我心     
带着无可抑止的忧伤我再次流浪远方追寻那迷失于风中的梦想我想远方是我最终的方向我想创伤是我最初的模样我想我这一生注定孤身流浪将带血的冰冷诗行刻在心上这个世界叫我的心渐渐疯狂  相似文献   

10.
朝阳笛 ,哦朝阳 ,女孩 在熹微的清晨中洒下一串 悠长的笛音 给陌生的大地涂满 金色的辉光 你昭示生命 ,昭示岁月的流徙 让我在期待的早晨 感受你温暖而亲切的光芒 为了不再流浪 ,哦女孩 请跟我走向远方 远方的太阳已冉冉升起 远方的小鸟在轻轻歌唱 那里有我青春的种子 那里是我生命的故乡 我渴慕那山泉 ,那棵树 , 那镰刀状的小村 ,还有 如小村般质朴厚重的劳动 为了不再流浪 ,哦女孩 请跟我走向远方 让我们在远方扎根 让我们在远方生长 让我们播种幸福 让我们收获希望 让我们 ,让我们住进 小村东头那露珠般的绿房子…  相似文献   

11.
心灵的变奏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唱着韩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壮而是浪漫。我爱好音乐,有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韵味。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长大的我也增加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当16岁的我感到承载的希望已成为难言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终于摆脱了那不堪重负的期望,可以轻松、快活地度日了。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流浪的我却无法找到工作。“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  相似文献   

12.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关上窗,放下窗帘,打开音乐,一曲《橄榄树》像沉稳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流浪,那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过分遥远的话题。一身破旧的牛仔服,手提式绿色的帆布包,一双老式的回力鞋,还有满满一袋自幼珍爱的东西。背上行囊,从此踏上流浪的行程。这是我对流浪者的全部想像,我想像着流浪者如侠士般抛开身前身后的一切名利,独自一人孤寂、满脸落寞地行走,寻找心中的圣地,悲壮得如同余纯顺和他的罗布泊;却不愿看见那些所谓的流浪者们心满意足地背着席子睡水泥管子,捡别人吸剩的半截…  相似文献   

13.
跟自己赛跑     
每个少年都有追逐心中那道地平线的经历。 远方,这个神秘的字眼总是无时不在吸引着年少的你我。 韩寒说:"世界是变幻的线,纵横交错,以致迟到的人匆匆错过。"人生就像是一部跑步机,如果不随着履带加快步伐,我们何以为立?  相似文献   

14.
世间美丽的词语千千万万,最美丽的一个也许属于"青春"。一首题为《致青春》的小诗里,就有这样的句子:"我曾在远方看见过你向我招手,可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来了!"是啊,青春人人都会有,但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如夏花般绚丽。透过这些青春岁月里的故事,你或许会思考:我的青春之花该在哪里绽放呢?  相似文献   

15.
他乡生活     
徐亚运 《海外英语》2014,(2):6-6,59
琳达.你为什么要去堪萨斯州? 我去堪萨斯州立大学学习兽医学。  相似文献   

16.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关上窗,放下窗帘,打开音乐,一曲《橄榄树》像沉稳的小溪,缓缓地流淌着。流浪,那对于我来说实在是一个过分遥远的话题。一身破旧的牛仔服,手提式绿色的帆布包,一双老式的回力鞋,还有满满一袋自幼珍爱的东西。背上行囊,从此踏上流浪的行程。这是我对流浪者的全部想像,我想像着流浪者如侠士般抛开身前身后的一切名利,独自一人孤寂,满脸落寞地行走,寻找心中的圣地,悲壮地如同余纯顺和他的罗布泊;却不愿看见那些所谓的流浪者们心满意足地背着席子睡水泥管子,捡别人吸剩的半截烟头。然而现实很残酷,它告诉我如今的流浪者只是在家乡混不下去了,在大城市游走,闲了累了还可以在天桥底下来一盘扑克的人物。我失落着说不出话来,真的,我没说错,过分遥远的流浪。  相似文献   

17.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今天看这句话,也许觉得很浅显,很平常,朋友从远方来看我,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了。不过,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语境的,在这句话前面,他还说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说,这"乐"是快乐,比"悦"这种愉悦的感情要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说"四海为家",言下之意是指四处漂泊流浪,颇有一种处处无家处处家的广阔胸怀。但是"四海为家"的意义就只是这么简单吗?实际上这个成语最初反映的是儒家大一统的政治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9.
远方的思念     
有朋友在远方远方就有了一种牵挂一阵风也能吹乱思绪想那里会不会有树叶落下有朋友在远方远方就变成了神奇的画贴在温馨的梦里每个晚上都去读它有朋友在远方心就变成一个家让流浪的灵魂来蔽风雨思念永远是一杯热茶远方的思念@白俊  相似文献   

20.
"流浪"本身是个有些苍凉的词儿,但对于正值青春期的我们而言,有着一种强大而莫名的吸引力。你已经厌倦了被刻板的生活模式所禁锢吗?也许你也可以像下面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电影:《练习曲》流浪者:失聪大学生明相流浪路线:起点高雄,台湾环岛逆风行流浪工具:自行车流浪原因: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