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有问有答     
我看过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中国外国的都有,也试着用其中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还挺管用但说实话更多的是没太大作用,对我的孩子效果不大。难道这些书真的没必要读吗?还是我使用的不得法?  相似文献   

2.
教无定法     
王京丽 《幼儿教育》2002,(12):40-40
一天,我到朋友家玩。刚一进门,就听到朋友正在气冲冲地教训儿子。看到我来了,朋友冲我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我算是没办法教育好了,你是幼儿园老师,你说该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我听了朋友的话,不置可否地笑笑。其实,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别人好的教子经验只能借鉴,不能硬搬。  相似文献   

3.
睦言 《家长》2011,(Z2):28-29
无论新办法还是土办法,管用的就是好办法。只要家长多花心思,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那上小学的女儿其他科目的成绩都很好,唯独作文很差,有几次写的作文还被老师退回来要求重写。为此我给女儿买了很多书,  相似文献   

4.
教肓问答4则     
孩子生气就打自己的脑袋问:我宝宝4岁,生气或不顺心时爱打自己的脑袋。每次看到我都会阻止,告诉他打了脑袋就不聪明了,不能打,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或者抓住他的手。但好像都不管用,每次他脾气上来了就这样惩罚自己,看得我既心疼又着急,请问该如何教育?  相似文献   

5.
教育孩子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简单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你不自觉地使用对了方法,你好像什么都没做,好像该千什么就干什么,也没有特意追求,孩子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长起来。如果你要是教育方法不对的话.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睦言 《家长》2011,(8):28-29
无论新办法还是土办法,管用的就是好办法。只要家长多花心思,就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Q老师:您好! 我的儿子初一了,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尤其是寒假前的期末考试成绩更不理想。 为这事我没少唠叨他。有时候他也会甩出一句“谁不想考好呀”,可总觉得他不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发奋学习,只是疲于应付作业。我也一直在想:虽然孩子不太刻苦,但他每天也是没黑夜没白天地学习,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家长,在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同事们都已为人父母,大家在一起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孩子的问题。我的儿子比较聪明懂事,小小年纪就认识不少字,读了不少书,大家都有些羡慕,便问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能不能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绝招。我笑着说:“没什么绝招啊。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的孩子也有他的聪明和能耐,你只是没发现、没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06,(4):47-48
问:我有一个女儿,上小学6年级。我很支持她看课外书,也给她买了不少书。但我发现她看书很偏,只爱看漫画和童话类的书籍。亲戚家有个和她年纪相仿的小哥哥,那个孩子看书就很全面,除了我女儿经常看的书之外,还看一些科普、动物、文学类的书。我觉得女儿到了这个年龄阅读面应该扩大,不只是看那些漫画书了。可她对我的建议不感兴趣,买回来的科普方面的书翻几下就放一边了。我是应该顺其自然还是有意识引导?怎么引导?答:首先,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都不太一样,没必要强求一致。美国有项调查表明,小学3至5年级孩子的阅读书籍具有一定的特点,首选的是…  相似文献   

10.
夏萌信箱     
吉林读者辛红问: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们班有三十个孩子,无论怎样淘气我都能教育好。可是我儿子刚刚两岁,却任性得很。所有的方法我都用过,如打他,冷处理、分散注意力、一同做游戏等等,但统统不管用。希望夏萌同志介绍一条经验。如你所说,您把所有方法都试了,结果“统统不管用”,那我还有什么方法呢?但我想给您提个建议:别把儿子当儿子。也就是说,拿儿子当作您班上  相似文献   

11.
庄华涛 《班主任》2014,(8):62-62
正早晨刚到校,背包还没放下,小萤就追着我跑到办公室来了。"老师,我语文书忘带了。"她略显不安地站在办公室门口说。我一听便气不打一处来:"你怎么回事?书不带来上什么课?为什么没带?"孩子不作声,头低垂着。"你看看你像什么话,一天到晚丢三落四的,前几天作业本忘带,今天书又忘带,明天还不知道会忘带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有学生的父母向我反映:老师,我孩子真地不会选书。给他办理了市图书馆的借书卡,让他一人进图书馆借书,可半小时过去了,孩子两手空空地出来,什么也没有借到,因为他不知道应该借什么书好?乍一听,令人有点惊诧,这怎么可能呢?孩子想看书是好事,可是看到图书馆里那么多的书,对于自己  相似文献   

13.
正我曾经在数次培训场合里,听到专家推荐《幼儿工作者的视野:置身教育实践的记录》一书,而且专家强调幼教人必定要看这本书。老实说,一开始我很是困惑:津守真教授写的是和智障儿童的生活记录,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因为书中的情景和事例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几乎不可能遇到,那些教育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正常的孩子。但是当我细细品读津守真教授与这些特殊孩童的每一次"遇见"和"交往",每一次"观察"与"思考",我汗颜了,在这个特殊的世界里,津守真教授尚能体验到如此  相似文献   

14.
晓方 《家教指南》2004,(10):64-64
父母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的才华,他的天赋需要父母用爱心和耐心去发掘。如何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如何有效地激励孩子进步?如何让孩子在适度的爱中健康成长?如何保护孩子纯真无瑕的天性?如何培养孩子自信自立等品质?《在教育无痕》这本小书中,我们可以找到以上许多问题的答案。本书是一位妈妈和她的12岁的儿子共同创作的。书中不仅有儿子精辟幽默的语言,还有他画的可爱的插图。妈妈徐光通过总结12年的教子经验和亲身感受,从四个方面(感悟童心、教育无痕、解放儿童、共同成长)阐述了她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教育当中,生搬硬套一些书里的教育方法往往是不奏效的。如果能看懂其中最本质的原则,所有的书都一样,因为它揭示的道理是一样的。能否成功,就是看这些教育方法是不是适合你的孩子,以及你周围的环境如何。  相似文献   

16.
家里的书不少,我也很想给孩子读书,可他就是黏在电视机前,根本不听,实在没办法啊!孩子其实是很喜欢读书的,只是他更爱看电视。……电视和阅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喜欢看电视的孩子爱上阅读?一起来分享这3个家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每个做父母的都期望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但生活中许多人却因为方法简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或面对孩子的疑惑时动动脑筋,讲点艺术,效果就大不相同。这里记述的三个家教故事,读来别有意味。因势利导“我的老师不喜欢我。”小红回家就对父亲说。“何以见得?”父亲问。“她给我作文的分数太低,你看,这本子都改成了‘大花脸’。”  相似文献   

18.
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这孩子调皮聪明,好奇心特强,没少弄坏别人的东西,我们为此很尴尬。批评多次不管用。后来,我们改变了教育方法。那天,我们带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不一会儿,儿子的老毛病又犯  相似文献   

19.
面对调皮和懒惰的孩子,我常常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法。从书本上“移植”了一些名家育人的手段,加以改良,尝试一番后,效果也不理想,孩子们依然贪玩。放假布置了一点作业,居然有五个孩子一题也没做,我牙根都恨痒痒了。在我的严厉审问下。他们终于承认:玩过了头,忘了写作业。弄清真相后,我反而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一、学生的问题哪去了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那么孩子的问题哪去了?是原本就没有?不,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每天都会有问不完的问题。如:今天怎么又下雨了?是老天爷生气好哭吗?为什么我不能天天过生日?……渐渐地孩子长大了,问题也越来越少了。反思原因:孩子的问题是在我们老师(包含家长们)的压制下渐渐地消失了。是的,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纵向推进,学生数激增,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加之长期以来灌输式教育观念的束缚,造成不少学生从有问题不会提问到不愿、不敢提问渐渐恶化为不思考、没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