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在海量复杂的信息面前,中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化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冲击谈起,就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解决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在海量复杂的信息面前,中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产生心理问题。本文从网络文化对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冲击谈起,就网络环境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宜解决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以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部分学生受网络影响出现心理问题,给高中心理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环境下加剧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性;网络环境下降低了传统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网络环境下对高中心理教师的工作提出挑战。高中心理教师要敢于面对网络社会下的挑战,胜任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 ,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 ,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上,环境对人心理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情绪、意志、品质、毅力、好恶、价值观等心理倾向都与人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所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其内在的心理因素,但外在的成长环境对其内在心理因素的诱发和暗示也非常重要,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就学生外在成长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谈谈自己的拙见。一、不良的成长环境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青春期心理问题。在当前不健康的网络环境和大众快餐式社会文化宣传的影响下,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在生理上、心理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挫折心理、意志、情绪、不良个性等方面,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自身因素等,预防和减少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和对策主要是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举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调查显示,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任性孤僻、焦虑、神经衰弱、学习不良、厌学、逃学、违纪等。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警钟已经敲响。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1.学习压力过大而今,中学生面对的来自学校和父母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一味追求升学成  相似文献   

9.
一、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探索(一)内涵界定,引领研究网络时代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需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整体规划初中和高中心理问题干预的内容序列:初中阶段,以"尊重生命"为重点,着重利用网络环境的正面影响及网络信息技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二、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心理辅导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刘秀红 《辽宁教育》2012,(10):40-42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是暂时的,主要是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的网络迷恋、人际交往障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逃避现实的解脱心理、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网络游戏导致的犯罪心理等,其深层原因在于无意识中的不合理构念以及高级需要得不到适当满足。矫正大学生不良网络心理应在网络文化建设、网络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使人类拥有更加迅捷的信息交流技术,已成为中学生学习、交流、娱乐的重要平台。但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沉溺网络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很大。体育运动对防止中学生沉迷网络有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应恰当利用体育运动防止中学生沉迷网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家庭环境,引导中学生珍惜现实生活,使其远离网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从小学进人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足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提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中学生异常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所谓异常心理是在沉重的心理负担、长期的精神紧张或后天其他不良因素影响之后,出现的大脑神经功能活动的失调或削弱而引起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表现。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甚至嫉妒等异常心理的具体表现在中学生中是常见的。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家庭、学校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些高校学生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心理障碍,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提出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受家庭、学校以及生活环境的影响,一些高校学生出现一些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心理障碍,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提出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据某教育科学研究所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有49.6%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部分,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然而在中考指挥棒下,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非常大,还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些对初中生在心理方面都产生一些不良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如果不及时引导,将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数学的学习和自身的健康成长.一、科学渗透心理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水平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逆反、孤独、嫉妒、唯我独尊、厌学等心理,以及早恋、迷恋网络、追星、考试焦虑、情绪、学业不良、考试作弊等。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问题呢?结合日常学习和教学实践,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