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非法邪教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 ,尽管它的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 ,但它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只有坚持科学和唯物论立场 ,才能认清当代邪教本质 ;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 ,才能正确区分合法宗教与异端邪教 ,保护宗教 ,自觉防范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2.
非法邪教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尽管它的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但它对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只有坚持科学和唯物论立场,才能认清当代邪教本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才能正确区分合法宗教与异端邪教,保护宗教,自觉防范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3.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 ,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不可混为一谈 ,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 ,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保护宗教 ,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4.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明晰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双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5.
当代邪教危害社会,它与合法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可混为一谈,不可混为一谈,非法邪教出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我们应该坚持唯物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保护宗教,自觉抵制和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 ,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 ,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 ,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 ,不是宗教 ,“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 ,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 ;“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 ,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 ;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 ,而“法轮功”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7.
新兴宗教是当代社会宗教领域内的新现象,它与传统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反映了当代世界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现代人荒芜情感世界的表达。从宗教社会学方面考察,新兴宗教在组织类型上属于分裂"教派"或"膜拜教团"两类。在发展趋向上,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应当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但也不排除部分极端派别沦为"邪教"、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对新兴宗教应采取理性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并规范其行为,同时对危害人类安全的"邪教"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8.
新兴宗教是当代社会宗教领域内的新现象,它与传统宗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反映了当代世界急剧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是现代人荒芜情感世界的表达。从宗教社会学方面考察,新兴宗教在组织类型上属于分裂"教派"或"膜拜教团"两类。在发展趋向上,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应当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但也不排除部分极端派别沦为"邪教"、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对新兴宗教应采取理性的认识态度,积极引导并规范其行为,同时对危害人类安全的"邪教"进行防范和打击。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邪教的本质,是公众抵制邪教煽诱,政府打击邪教非法活动的首要前提。邪教不是宗教,邪教是新兴宗教的一种恶变,是指冒充宗教的一种邪恶势力。“法轮功”是邪教,不是宗教,“法轮功”反对真正的宗教。宗教都有自己独创的教义体系,而“法轮功”邪教中的很多术语是从各种宗教特别是佛教中剽窃过去的;“法轮功”邪教与正统宗教在对待人生和生命的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宗教都有自己的经典,而“法轮功”邪教没有自己的经典;宗教是受宪法和政府保护的,而“法国”邪教是被政府依法取缔的。  相似文献   

10.
邪教的猖狂活动,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我们只有正确区分邪教与传统宗教,才能在实践中做到保护合法的宗教活动,同一切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进行斗争,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从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科学精神出发来批判宗教。以西方近代审美主义和中国古典人精神作为思想资源重建中国现代审美教育对人的完善的价值追求,力求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提供一种审美主义转变和审美主义的道路,从而在中国的现代性遭遇中树立起审美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12.
一神宗教何以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神思想不等于一神宗教,思想是概念运动,宗教则是信仰运动。一神宗教的产生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一神教产生之客观或必要条件是"民族共同体的苦难",而"民族共同体的苦难"与犹太民族基本是一个同义词,在古代,不再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这样无助、无望,因此,作为一神教的产生是非常偶然的。但"民族共同体的苦难"只赋予一神宗教产生以可能性,而没有赋予它以现实性,一神教之产生仅仅有客观或必要条件是不够的,它还须有主观或充分条件。一神教产生之主观或充分条件是"先知们的战斗精神",正是先知们的努力及献身精神使得犹太民族幡然忏悔、大彻大悟,并真正踏上一神宗教的通途。  相似文献   

13.
通过增加宗教的社会性和法律的神圣性因素,伯尔曼把法律与宗教联结起来。法律与宗教在欧洲的结合,不仅有着现实的、研究方法的原因,还有着更深的历史、文化基础。西方社会的法律与宗教在制度上相互影响,在观念上相互依赖——因为它们都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我国亦应以理性为指导,结合本国国情,重新界定法律信仰的内涵。法律信仰是法律职业者内心深处对法律制度、法律精神应有的一种理性的法律情感,其最终的目标在于创制良好的法律制度并保证其实现。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人类信仰和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美育正是精神教育尤其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中国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宗教以及外来宗教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下,蔡元培等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以解除国民精神教育的贫困,但因理论和实践都存在问题而未能实现。在科技时代人文精神薄弱和重塑民族精神的背景下,认真分析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庄子》首用“股脚”一词,而后沿袭二千余年,使用颇广,然辞书及古人训解多失义,今人所著《庄子》注译类著作,多照录而已,不加训解。今通检《四库全书》正文及文注释,共得“股脚”用例约103条,考查其用法与结构,综该其义,释“股脚”为双音节复合词,其本义为“下肢”;《庄子》中“股脚”指称下肢中凹曲隐蔽之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科学与宗教的共时态关系基于“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前提。科学与宗教,就是人类以两种不同的方式——“科学的”或“宗教的”——来把握世界、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人类理解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两种不同文化样式,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理解这种关系,既需要以主流文化样式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来衡量,也需要各种文化样式之间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价值规范的相互渗透和评价。一定时期科学的世界图号与宗教的世界图景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出科学与宗教在特定时期的相互关系;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的对立统一,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作用;科学的价值规范与宗教的价值规范相互评价,反映出科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和现代汉语中,表达"教师"含义的词汇很多,如师氏、保氏、师、师儒、师傅、先生、夫子、老师、博士、教授、助教、教谕、西席、讲师、教习、教员等等。但现代汉语的通称"教师"一词,却成型确定较晚,经历了从"师氏"到"教师"的漫长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宗教·道德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物质发展水平借助科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人类的幸福感、道德自律、审美情趣和共同生活的智慧没有同步的提升。这表现为人的生存的虚无化和价值观的低俗化。如果我们正视历史,就能体会到宗教的社会整合和赋予意义的功能。也许我们应当意识到:科学、宗教、艺术是人类面对自然发展出来的三种不同的、彼此无法替代的互补的认知方式。宗教与科学在当代的接触也促进了宗教的改变,使得她有可能与现代理性和谐地组成“经纬”关系,共同编织现代全球的文化生态。断言“人类历史未来的方向取决于现代人如何看待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可能不是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19.
宗教本质的探寻——重释“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的本质问题是宗教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研究“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基本前提。马克思曾提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论断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现的基础.形成宗教“鸦片”本质论。然而,这是一种误读,其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引发对宗教认识的诸多困惑。实际上,马克思对宗教本质没有明确、简洁的论述。而是蕴涵于其科学的无神论当中;他科学地扬弃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理论。通过揭示宗教的世俗基础来说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和存在的合法性及其宗教功能的多重性,并革命性地指出了宗教消亡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许多学者认为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差点儿"是由谓词性结构"差(一)点儿"词汇化演变而来这一观点,从历时语料出发提出新的看法,即"差点儿"的副词用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对"争些儿"、"差些儿"的词汇替代,语法化只是起了阶段性的辅助作用,帮助巩固并完善了新完成的词汇替代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