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每到秋季开学,各大高校陆续迎来新生的同时,也迎来了护送的家长。新生报到当天,"包办"一切的家长还是不少。为了鼓励孩子自己动手,从去年开始,浙大家长休息咨询处就挂起了"请家长放手,让我们护航"的横幅。今年,这块横幅不仅还在,学校还把它做得更大了一些。(据9月1日《今日早报》)"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高校"开学季"到来前,教育部转发微博,倡导大学新生独立报到。然而,"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背井离乡远赴他乡求学,最放心不下的还是父母。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孩子不成家便不能"立",学生须靠家长持续的经  相似文献   

2.
Say No to Escort     
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潮再次到来,各大高校不仅迎来了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还有一张张充满关切眼神的沧桑面孔——家长。然而,家长的这种护送行为是否值得提倡呢?请看本期“故事征集令”!  相似文献   

3.
每到大一新生入学时,家长陪同孩子入学的问题就引起社会热议。很多家长千里迢迢送孩子到学校,替孩子扛行李、缴学费、买被褥,有的甚至组成亲友团护送孩子上学。那些坚持只身上路的学生成了异数。对这种现象许多人归结为当下教育制度的孱弱和学生自强自立精神的丧失。  相似文献   

4.
时下有的家长扮演着古代“书童”的角色,诸如替读小学的孩子背书包、扛琴盒、削铅笔,为上中学的孩子陪读、陪考、找家教,甚至要亲自把考上大学的孩子送到学府,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代家长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整体护送,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9月初,全国各大高校陆续迎来了新生入学。目前,关于"家长该不该送孩子入学"的话题在各大高校新生QQ群和论坛里引发热议。有的人认为,新生报到就像参加毕业典礼一样,父母陪同报到可以为大学时光留下最美好的记忆;反对者则说,成长应该从独立报到开始。每年迎新季,全国各大高校里人头攒动,校内交通拥堵,学校接待压力暴增,不少家长还在学校体育馆内打起了地铺。今年,不少高校尝试简化报到程序,减轻学生行李的重量,请家长"留步"。  相似文献   

6.
流星球这天早晨,孩子们在家长的护送下,陆续来到幼儿园,开始了晨间自选活动,教室外的平台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玩绳,有的玩球,有的玩"滑板",有的踩"高跷",还有的玩沙包……孩子们玩得非常尽兴,欢声笑语响成一片。我一边组织、指导孩子们活动,一边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相似文献   

7.
一、千家万户班主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有的学生家长文化修养高,教子有方;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对孩子疏于管理;有的家长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溺爱子女;也有的家长文化修养不高,对子女简单粗暴。班主任要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对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和帮助。有的学生文静,有的学生好动;有的学生听话,有的学生莽撞,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掌握技巧。1.平易近人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谈话技巧,态度要平和,跟学生扯家庭、谈生活,以此消除学生的戒心,学生只有戒心消除了,才能从心底里…  相似文献   

8.
如今为人父母的家长多为80后.他们的孩子多数是老人帮着带大的.这些祖国的花朵在隔代长辈的宠爱下慢慢的成长。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有的家长“望女成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但是.我们当家长的真的知道孩子们的需要吗?上幼儿园的孩子能独立生活吗?答案肯定是不能。因为,它们需要亲人的照顾,需要亲人给予生存的必需品.这样它们才能一天天长大.朝着“独立”的方向长大。  相似文献   

9.
我校有五十三个高级学生来自周围四个村子,他们到校时要通过两三处桥梁或渡口。每逢风雨,就由家长集体护送过桥或摇船摆渡。回家时由老师护送。几年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意外事故。但是,经我们研究,认为还是有发生危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1.充当好“留守学生”生活照顾的“父母”。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多数农村孩子上学都比较远,年幼的留守学生起早摸黑行走在几公里崎岖的山路上,没有家长护送非常危险,特别是女学生,留守学生在玩耍、劳动、生活中面临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程保华 《师道》2009,(5):28-29
新学期开学,我校迎来了新一届国际交流班的学生。原定30人的班级,因学生的真挚恳请和家长的强烈要求,最后只得扩展到34人。入学时,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英语基础也高下不一,他们在听力、口语表达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学生几乎张不了口。  相似文献   

12.
正我是一名教师,经常看见家长护送孩子走进学校。他们肩上背着书包,手里紧紧牵着孩子的小手,一直送到教学楼门口,有的甚至送进了教室。孩子上学迟到,作业本上有很多空题,忘记带学习用品,忘记穿校服,当我询问原因时,他们振振有词:家长没有及时叫他们起床,没有告诉他们答案,没有收拾好书包,没有提醒他们穿。可想而知,家长对待孩子往往呵护备至,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3.
做教师做了十多年,教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也看到一个又一个学生的成长.有的学生成长得很顺利,让家长教师很省心;而有的学生成长过程充满了艰辛,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的学生,家长教师都觉得他挺优秀,后来却自杀了,这些学生不仅让家长、教师感觉很头疼,也是我们全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 新学期第一天,又一批小班的孩子入学了。 一个孩子少则有一两位家长护送,多则有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内的一群家长护送。因为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学校生活了。  相似文献   

15.
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一批可爱的宝宝。他们有的爱哭,有的爱笑,有的淘气……袁泽却是班里的一个“小闷罐”,性格十分内向,经常呆呆地望着什么地方发愣,从不与老师主动交流。看到这样的孩子,我的心中很不是滋味,难道他真的走进了一个“失乐园”?每天清晨,我总是满脸...  相似文献   

16.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个老话题,可以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到了"年年讲,月月讲,周周讲".但学生的负担总是减不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期望孩子考入好学校.为了满足家长的这种需求,有的学校加班加点,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和疲劳战术.特别是中学,由于中考和高考的压力,有的学校给学生减轻了负担,但家长不放心,要给学生增加负担.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精英教育到现在的通才教育,教育的改革虽然保证了“人人可以上大学”,但随之也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高校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无门的情况下有的又返回技校不得已要重新学习一门技能从而为日后的生活寻找一条出路.“回笼”现象也成为社会研讨的一个热门话题.反思这种状况,高校的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如何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作为国家高等院校的独立学院,如何突破这种瓶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办学育人方针?这些是急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校位于东山丫口,离市区较远,学生来源于周围的红托厂、王家桥、煤矿村、渔安、安井等地,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有的需要两个多小时,每天上学、回家两头黑,到了冬天,有的学生打着手电、提着炭火,由家长护送到校.这些学生每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家庭条件、学习环境及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跟不上,升学率不高,使得我校长期处于薄弱学校之列,在这种薄弱学校的教学中,英语教学成绩的薄弱程度尤为突出!在英语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拼读技能和必要的语法知识,记不住单词,加之家庭缺乏应有的学习环境和设施,使得很多同学在英语学习上掉队,考试连连失败,自卑感较强,乃至部分或全部放弃外语学习.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张存山 《班主任》2001,(7):17-17
有的班主任写操行评语缺乏新意,没有能写出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成绩总结不够全面,缺点被放大,致使学生不愿意把操行评语拿给家长看.这样不利于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不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我认为,写学生的操行评语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几乎天天做作业.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有的只是为了交差,应付老师和家长,有的做作业不动脑筋,死套公式;有的则干脆抄袭同学的现成答案;更多的是对"答数".一个学生如果把做作业看成是为了应付老师或家长而不得不干的苦事,那就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更谈不上从做作业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