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翻开苏教版的《科学》教材,首先给人以完整感,从全册的内容到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能体现出它的系统化、具体化和序列化来。如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生命之源——水”,教材首先编排了生命离不开水,通过教材上的  相似文献   

2.
徐小军 《考试周刊》2011,(88):219-219
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现行的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的科学教材,重视了对学生科学过程技能的发展,并就此设立了一些关于科学过程技能的专项训练课。以苏教版《科学》教材为例,每册的最后一个单元都是科学过程技能的显性化训练单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让学生通过反省和思考,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获得对科学方法、科学探究本身的深刻认识。 “过程和技能”是训练型产物,其训练手段离不开好的探究活动。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一句名言:没有好的活动,应该把这个内容拿掉。在科学过程技能的显性化训练离不开好的探究活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现行的苏教版中,技能训练单元的部分活动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主动生成。为此我在一些课例中,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新加工、新设计,力求让好的活动、好的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探究过程和技能的显性化训练。  相似文献   

3.
《十万个为什么》、《猜猜猜》、《我们的秋游计划》、《自然法庭的听证会》……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出现这些富有特色的单元名称,使师生们耳目一新。这就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特殊单元——“探究过程技能训练”单元。  相似文献   

4.
《十万个为什么》、《猜猜猜》、《我们的秋游计划》、《自然法庭的听证会》……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出现这些富有特色的单元名称,使师生们耳目一新。这就是大象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的特殊单元——“探究过程技能训练”单元。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体系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内容范畴。通过三年级《生命之源——水》《关心天气》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水的形态变化以及对天气的相关变化。本课希望通过对相关实验的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物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八年级的四册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针对观察、分析、调查、实验等内容,设置了技能训练,一共编写了24个技能训练,旨在强化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技能。这些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独自操作,独立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现就我的体会与老师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美国最新科学教育教材《科学的维度》在单元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上聚焦核心概念,体现了美国科学教育的新观念。本文以生命科学领域主题单元为例,分析该教材在核心概念表达方式上的5个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本单元为技能训练单元,包括《调查》和《预测》两课内容。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科学源于观察。苏教版《科学》教材从学生一接触到科学课就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学会观察。三年级上册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过程技能训练的单元——《观察与测  相似文献   

10.
柳咏梅 《江苏教育》2013,(14):29-31
<正>【课文品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文章。单元学习导语中说:"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姑且不论这个单元是否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也不论是否都反映了"环保"问题,有一个事实倒是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趣味性强、编排科学、重视能力培养。教材通过模块建构式编写,将语言材料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并注重模块在横向学习内容上循序渐进,在纵向语言知识和技能上滚动和复现。每册教材有4个Module、12个Unit,每个单元由若干学习栏目构成。本课例内容选自五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模块第二单元(5 A M 4 The natural world U 2 Wind)。本单元以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2004,(6)
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研究性学习教材《科学探索者》丛书所附的参考资料《技能手册》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学生在开展科学探究时应当会的一些技能。《手册》包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动手测量》、《科学研究》、《理性思维》、《信息处理》、《绘制图表》6个部分。我们感到这份《手册》的内容对科学教师颇具参考价值,将从本期连裁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学习掌握《幼儿科技活动》的理论与方法技能 ,对提高幼儿教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幼儿科技活动》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幼儿科技活动》 ,是云南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系列课程之一 ,是一门选修课。该教材根据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需要与特点 ,为避免与学历进修的幼儿园常识教育雷同 ,从另一个角度 ,对幼儿园科学教育做了介绍。从该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来看 ,《幼儿科技活动》总的还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范围 ,只是在此范围内 ,强调多形式、多侧面的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强调幼儿的动手活动。因而《幼儿科技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 《排序》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最后一单元教学内容。该单元属于科学探究技能训练与培养系列之一。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对收集到证据(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和加工的方法。考虑到学生对排序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时要避免枯燥、单一。形式与内容要丰富、有趣,重点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中的排序经验,引入一定的游戏活动,结合动手做,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和掌握排序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一个描写民俗的散文单元,其作品有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端午的鸭蛋》、萧乾《吆喝》、琦君《春酒》、冯骥才《俗世奇人》,综合性学习内容是《到民间采风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适合学生学习品鉴的文学单元。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时,笔者特意结合监利地方特色,设计了一场“关注监利特色,介绍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16.
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亮点。探究性学习是以一门学科知识为教学主体,结合与该学科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整合、融合起来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科学》课程整合的特点:一是试图超越学科界限,保留带有结构性的基本内容,注意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技能之间的融通与连接;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科学》领域知识、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过程、方法与能力进行结合与渗透,并力求反映《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关联。  相似文献   

17.
胡近勇 《科学课》2008,(8):36-38
大象版《科学》教材是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进行编写的,每册教材(六年级下册教材除外)都由"探究过程技能训练"单元、"综合探究活动"单元和"探究的探究"单元三种单元组成。三种单元按照"初步体验——重点训练——回顾反思"的探究能力培养路径,构成了一个"扶——放——反思与总结"的渐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分析 《拓展》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拓展与应用》单元的第一课,也是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最后一项。本课主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新现象,解决更多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冷和热》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中的第二单元。本单元共安排了《它有多热》《热住哪里传》《哪种材料传热快》和《热水变凉》四节内容。“冷”和“热”属于“物质世界”部分“热现象”的内容。冷和热是能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背景 鄂教版《科学》教材《地球上的一天》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生活经验圈,主要学习内容有《昼夜交替》、《谁先看到日出》、《昼夜温度变化》、《一天中的动植物》及《自由研究》,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非常适合小学生主动开展科学学习活动。但是,在教材内容编排上,由于不追求知识体系上的完整,教材有些地方在前后知识衔接上留下了一些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