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进行交流活动的主要方式,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而课堂提问,既包括教师提问,更包括学生自主提问,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而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则需要合理而可行的手段.对此,笔者主要由外因方面出发,提出了克服外因障碍的策略,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问题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教学者的错误认识或滞后的教学观念是影响学生课堂提问的重要障碍.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若要实现课堂提问主体的有效转换,则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优化设计课堂提问,诱发学生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生作为课堂提问主体具有重要的教学论意义。但在课堂实践中,学生提问权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缺乏课堂提问的自觉意识、学生的提问能力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着课堂提问主体转向的实现。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的现实困扰、外部权威的潜在束缚、学生自身心理的影响和学生提问技能的缺乏。为此,我们要从赋予学生提问权力、激发学生提问意识、增强学生提问能力三个层面,来促进学生作为课堂提问主体的积极转向。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小学科学课堂重要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迁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而形成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本文通过对课堂提问相关文献梳理分析后发现,我国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提问技巧、不同类型问题使用及提问主体上,而对提问的理论研究、提问载体研究、促进主体转化的策略研究较少,存在多以教师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运用不当、视角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欧美课堂提问主体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提问主体理所当然的是教师;进入现代之后,随着"问题-发现法"的提出,提问主体亦出现了分化;当今欧美课堂提问主体显现了由教师向学生转换的趋势.转换提问主体能有效保证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创造始于问题",主体转换反映了当代各国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迫切要求.它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应及早树立学生是课堂提问主体的观念;要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提出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自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班级管理中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能动的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提问意识,以实现课堂提问主体转换.对此,笔者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由消除内外因障碍出发,分析了课堂提问主体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7.
多元互动的课堂提问模式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中,不仅能打破提问主体的单一性,改变单一的提问模式,还能使生物课堂提问方式、提问信息来源和提问结果都做到多元化,从而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尽管新课程改革做了很多努力,课堂对话收效低微的现状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语文课堂的质量依然饱受诟病.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四点: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不足;教师对学生主体认识不足;课堂提问设计碎问化,缺乏思维主线;课堂提问设计平行化,缺乏思维梯度.改进对策也主要有四个:大力提倡自主解读文本;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两种意识;建立主问题意识,避免问题设计碎问化;建立梯度意识,避免提问设计平行化.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学习或做学问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谓之学风.某人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勤奋刻苦等,这是个体学风.某班学生学习氛围浓厚,竞争意识强烈,探究思维活跃,富有创造精神等,这是班级的学风.个体的良好学风是形成班级优良学风的基础,优良的班级学风又对个体良好学风产生感染力、凝聚力和促进作用.教育者的治学作风对个体和班级的学风也有重要的影响.在研究班级学风建设问题时,应从个体、集体以及教育者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基本体现,提高学生课堂有效参与度是对学习主体的最大尊重。认为提问的主体与受体是学生、提问内容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提问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优化课堂提问可以从优化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面向全体学生优化问题预设、优化提问方式来鼓励学生提问、优化问题发展巩固提问效果等方面做工作。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意识往往不强。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提问意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想问、敢问、会问。  相似文献   

12.
提问策略的应用是建立在师生互动基础上的,是教师给学生提供思维指导、学习方向、把控教学节奏的重要举措.有效提问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包括对提问内容、提问频率、提问时机等方面的把控,同时既要引导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提问的课堂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数学作为基础性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思考,通过提问课堂的组织保障学生知识理解的有效性.本文探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有效完成课堂教学反馈,其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行课堂有效提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研究重点.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在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必须要做到目的明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  相似文献   

14.
邓媛媛 《海外英语》2013,(19):54-55
目前课堂提问的主体仍是教师,学生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尤其是在高职高专院校,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偏低,提问的学生屈指可数。针对高职高专英语课堂学生问题意识不强、很少提问的情况,在回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学生提问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以期使学生敢问和善问,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陈娟 《考试周刊》2009,(46):166-16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教师们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思路顺利地实施,问题意识是基石,课堂提问是关键。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如果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纪律严明,只能保障一个班级的存在;而勤奋的学风,才是促进班级不断发展的动力。勤奋的学风可以有效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一个班级的生命。转化学风,班主任须把好四关:1.把好勤问关,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的学风学贵有疑,问是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上课沉闷,无人发言,师生交流中断,教师无法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能力转化的效度,学生主体地位落空,从而导致整个教学流程停滞不前。我首先把勤问制度化,规定每个学生一周内必须向每位科任教师提三个问题或在其课堂上发言三次。认真记载,一周一结,对勤问的同学进行鼓励和表扬,并在学习兴趣小组中相互交流,质  相似文献   

17.
恽红娟 《考试周刊》2013,(88):104-105
课堂教学提问是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班级授课活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提问既可以起到支架作用,又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估的手段,是教师了解和帮助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优化教学效果.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课堂实施的今天,课堂提问的主体不应再是教师而应是学生。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呢?笔者归纳了如下五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汪颖 《文教资料》2013,(11):103-104,112
在校风建设过程中,注意强化班级凝聚力,对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浓厚的班集体意识,促进班级内部同学的紧密团结和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无疑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削弱了班级凝聚力,必然导致班级不良风气的产生,对班级群体意识的形成和群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产生消极影响,使学生班级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优良班风难以顺利形成。由此可见,强化学生班级凝聚力,促进了优良班风的形成,而优良班风的形成又积极推动了学校整体学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出改变传统课堂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老师的问题引导意识和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有效提问的核心是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看作一个发展学生主动性的积极过程,为促进学生思考而提问,为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而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