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教育研究》2012,(4):F0002-F0002
一、办学环境 苏州学府实验学校成立于2008年9月,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坐落于苏州国际教育园北区。学校东临石湖运河,南望上方山,西眺七子山,自然环境幽静怡人。四周高等学府众多,文化气息浓厚。学校所在横塘,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相似文献   

2.
<正>苏州学府实验小学校坐落于国际教育园北区,临古运河,近众高校,文化气息浓厚。学校笃行"大气灵动知行合一"的校训,以发展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儿童版画为载体,开展艺术特色教学,成立版画工作室,取名"学府印记"。在这里,传承苏州桃花坞传统版画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元素。孩子们通过感知和体验版画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来拓展思维,发现艺术之美,激发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3.
《辽宁教育》2012,(16):35-36
沈阳市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始建于1952年,现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共有师生1800余人。学校地处东北大学院内,拥有得天独厚的文脉,卓尔不群的底蕴,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相得益彰;毗邻南湖公园,具有自然天成的生态,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配置协调,形成了益学益智的校园。学校坚持"创建学府望湖路,打造少年清华园"的办学思想,以"励志扬长"教育,发展"承学府底蕴,育儒雅少年"的办学特色;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高位发展;以"小学生—大学习—大实践"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学府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苏州现代学校从创办至今,一百多所学校筚路蓝缕,以博大仁爱的教育思想,以科学求真的教育精神,精致质朴,智巧变通,兼容开放,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文化魅力.研究这一文化族群所具有的共同的文化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苏州基础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及其办学规律进行科学、客观、理性的再认识,以实现新的伟大文化觉醒.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教育》2008,(4):F0002-F0002,F0003,F0004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是江苏省一所四星级高中,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自身的特有魅力.学校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到校执教。学校教学质量优异,办学特色鲜明。自2000年秋季开始承办新疆班以来,学校以“严格要求、关心爱护、尊重差异、德育为首、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及特长培养,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6.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分院)遵循用一流的标准办好学校,用服务的理念建好每一个专业,用科学的精神教好每一名学生,用真诚的关爱发展好每一位教师的办学理念,在德技双馨,手脑并用校训引领下,坚持常规化、多层次、全覆盖,层层比赛、人人参与的指导思想,将技能大赛内化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把师生技能水平的提高作为立校之本,进一步释放了专业潜力、展示了师生风采、推进了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基地江苏省苏州艺术高级中学(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文件精神,在全面梳理历史传统、办学特色、师资特长和办学宗旨的基础上,依托学校得天独厚的古建资源(许乃钊故居)、苏州古典园林以及吴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文化艺术课程基地。学校"苏州园林文化艺术课程"的有效推进,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实践创新民族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新精神,提升师生的美学修养和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师生传承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8.
《江苏教育研究》2008,(22):65-65
<正>苏州新区实验小学是高科技开发区的一所高起点高要求的窗口示范学校。1993年秋建校,1997年跨入江苏省实验小学行列,为顺应苏州高科技、高起点的发展态势,学校提出了"以人发展为本,让每一个人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品位浓、质量高、特色明"的办学目标,在办学过程中努力凸现三大特色:双语教育国际化、科技教育特色化、  相似文献   

9.
苏州工业园区的人群特点主要呈现为"多元化",许多新苏州人在园区安家落户。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学校将世遗文化和苏州文化相结合,通过科研和实践,围绕引导新市民子女了解世遗文化,感受苏州——知世遗——知苏州;传播(授)世遗知识,探究苏州——传世遗——爱苏州;承载世遗精神,融入苏州——承世遗——融苏州的思路,培养青少年热爱第二故乡——苏州,争做苏州小主人,以此增强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学校尝试开拓创新了世遗教育和传承苏州文化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学精神与学府文化构建为主题,针对目前大学文化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和谐学府文化的五大特征及构建和谐学府文化体系五大关键要素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和谐学府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苏州中学简介 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有着千年办学渊源、百年新学历史的江南名校。该校前身为北宋名相范仲淹于景裙二年(公元1035年)在南园创办的苏州府学。在其悠久的历史上以名师众多、人才辈出而著称。苏州中学以科研来指导心理教育是由来已久的,自从90年代开展心理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坐落在风筝之都潍坊市的安丘市青云学府是一所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学校占地300余亩,在校生5000多名。该校建校只有短短10年,且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硬是在短短10年间迅速成长为家长和学生高度信赖、上级部门非常认可的优质校。学校已经连续7年被安丘市教育局,  相似文献   

13.
坐落在风筝之都潍坊市的安丘市青云学府是一所高级中学,成立于2002年,学校占地300余亩,在校生5000多名。该校建校只有短短10年,且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但就是这样一所学校,硬是在短短10年间迅速成长为家长和学生高度信赖、上级部门非常认可的优质校。学校已经连续7年被安丘市教育局,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担任校长以来,我带领全校师生坚持践行"觉悟"核心办学理念,围绕"教育文化自觉、主体共同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目标定位,努力建设精良的队伍,积极培植精致的课堂,全面实施精细的管理,着力打造精美的学校文化,形成了以"觉悟文化"为引领的自主管理、教育科研、民族教育、女子足球、生本教学等名片。名片一:觉悟文化——凝聚六中精神我们把"觉悟"作为核心办学理念,就是要通过"自觉自悟",建立学校原创  相似文献   

15.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简称西交大苏州附中)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直属公办全日制高中,学校于2004年9月开始办学,2011年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学校以"求科学之真、至人文之善、达艺术之美"为校训,以  相似文献   

16.
邱华 《四川教育》2020,(4):70-71
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与学校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校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路径,归根结底为演绎或归纳两种方式。演绎式往往是基于一个办学理念形成系统的办学行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新学校,或者是全盘系统地进行文化打造的学校;归纳式往往是指从办学实践中形成特色,基于特色凝练办学精神,基于办学精神选择文化建设行为,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有一定积淀的学校。  相似文献   

17.
12年前,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电子科大附小)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自康永邦任校长以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办学观念层面的思想整肃行动,廓清了基于学校自身特点的办学认知,逐步提出了自己的办学精神文化体系。——以“动起来,每个让生命更精彩”和“心系健康,赢在习惯”作为办学的核心理念;——把“坚定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学生家长”作为学校的管理目标;——把“建一所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小学”作为学校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天津教育》2020,(4):F0002-F0002
一、价值引领,塑心立德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小学认真梳理35年来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精神与文化,构建了"合力教育"价值体系:一是凝练学校精神。在"关爱生命、关注成长"办学理念引领下,"爱我附小、拼搏进取、合力育人、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已成为全体师生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价值取向。二是彰显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9.
在苏州东郊,梦里水乡、中国优秀文化历史名镇——用直,有一所新型的现代化小学,她的名字叫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她始建于1905年。近几十年来,学校一直践行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教师“善教善导”,追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名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张洪鸣校长的率领下,全校师生高举叶圣陶教育思想大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沈正元 《江苏教育》2014,(11):23-24
<正>"一流的学校靠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学校规章制度的总和,体现着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与品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是土壤,它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从这片土壤中吮吸营养,发展成长。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已经成为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尤其推进新建学校的文化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