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跃升 《兰台世界》2016,(21):133-135
雍正以来,清政府为了进一步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缓解中原人口膨胀的压力,力图把久处"化外"的黔东南苗疆纳入清中央王朝有效的管辖之中,开始注重黔东南苗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清代政府在开发黔东南苗疆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推行了武力征服与怀柔笼络并用,规范化的行政机构与佥立寨头制结合,《大清律例》与苗族习惯法融合,全国统一的科举制与开设"苗科"考试"、设苗籍进取之例"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既是清政府结合黔东南实际情况的产物,又是清政府在控制与开发黔东南苗疆的总原则性下灵活地执行朝廷政策的结果。对维护黔东南的社会秩序,巩固清政府在黔东南苗疆的统治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雍正以后,清政府为了打通西南的交通要道,缓解中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而产生的矛盾以及掠夺"苗疆"宝贵的自然资源,大规模对黔东南"苗疆"进行开发,从而促进了黔东南"苗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巩固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3.
陆跃升 《兰台世界》2017,(10):105-108
"姑舅表婚"是流行于黔东南"苗疆"的一种落后的婚姻陋习。清代以来,随着中原儒家文化的深入、汉族人口的大规模入迁、国家婚姻法的逐步推行以及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的空前繁荣等等",姑舅表婚"这种原始落后婚姻习俗遭到了毁灭性的冲击,黔东南苗疆民族在与汉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在接受儒家文化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姑舅表婚"危害性,并逐步接受汉民族的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4.
自雍正以后,清王朝为打通云南的通路,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首先,设置新疆六厅,推行"军屯"、"商屯"制度,使中原大批汉族人口在这里定居。再次,清水江航道疏浚开通及黔东南物产丰富等,也使中原及湖广商人纷纷来此经商。此外,朝廷还制定了相关政策以鼓励汉族人口的入迁。因此,自清代雍正以后,黔东南"苗疆"的汉族人口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5.
自雍正以后,清王朝为打通云南的通路,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首先,设置新疆六厅,推行"军屯"、"商屯"制度,使中原大批汉族人口在这里定居。再次,清水江航道疏浚开通及黔东南物产丰富等,也使中原及湖广商人纷纷来此经商。此外,朝廷还制定了相关政策以鼓励汉族人口的入迁。因此,自清代雍正以后,黔东南"苗疆"的汉族人口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清朝苗疆地区政治博弈的力量消长,统治者在苗疆地区构建了一个多元统一的法律规制体系,并呈现出因时而变、因事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对现代社会民族事务的法律规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清朝苗疆地区政治博弈的力量消长,统治者在苗疆地区构建了一个多元统一的法律规制体系,并呈现出因时而变、因事制宜、因俗而治的特征,对现代社会民族事务的法律规制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8,(4):88-89
引导“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深入开展;贵阳日报“公推竞岗”宣传声势大效果好;黔东南日报热情为旅发大会鼓呼;为黔西南日报一组评论叫好;安顺日报开辟群众评论专栏——“声音”  相似文献   

9.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6,(3):47-48
贵州日报对旅游形象大使选拔的宣传重点突出;贵阳日报推出一组重型言论;“劳动者之歌”摄影专栏办得好;黔东南日报办“新农村周刊”;都市报“黄金旅游 ”有特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田间摘禾     
张兴涛 《新闻窗》2014,(6):F0002-F0002
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县素以“糯禾之乡”著称。原生态农耕文化是支撑当地苗族、侗族人民生存的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及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反映了这个地区禾的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1.
贵州日报辟专版扶贫受欢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高原东南部,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贵州日报以刊出《黔东南地方经济》专版的举措进行“扶贫”,受到欢迎,收到较好的效果。该报从5月1日至31日陆续刊出21期《黔东南地方经济》专版,系统介绍这个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12.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大新闻单位的记者说:“黔东南不出新闻。”他们来黔东南采访,见报稿件寥寥,心里是不大舒服。可是,黔东南报去年却没了个《乡乡出新闻》的栏目,每期见报两篇。我的两位文友——侗族青年记者韩鸿周和苗族青年记者廖奇勋,承担了栏目的采访任务,他们深入到全州各乡,特别是贫困乡去采访,采写稿件250多篇。《乡乡出新闻》成了本报一个引入注目的栏目,很受读者欢迎。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几乎阅读了他们采写的所有稿件,还编发了其中的一部分。在读稿编稿的过程中,我还思考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范连生 《兰台世界》2013,(18):21-22
建国初期黔东南地区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剿匪运动,彻底根除了黔东南人民长期以来深恶痛绝的匪患,使黔东南各级人民政权获得了巩固,社会秩序日益稳定,为以后的土地改革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王邻 《新闻窗》2012,(3):4-4
基层是新闻的“富矿”,这是置身于“走转改”活动的切身体会。按照集团的安排,2011年11月起,我成为贵州日报黔东南记者站的一名驻站记者,有了更多机会深入基层一线,踏入苗乡村寨,领略民俗民情,观察生活百态,体味时代变迁。带着一双新奇、兴奋的眼睛看基层,采访写作的视角和立意有了不同于往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杨丕勇 《新闻窗》2012,(4):131-131
黔东南有着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电影电视剧拍摄、民族文化产业项目发展的资源富矿区,如何将黔东南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是黔东南打造生态文明发展首要考虑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范连生 《兰台世界》2012,(25):23-24
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建国初期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清匪反霸是当时开展的"五大任务"之一,由于当时农村基层政权没有建立,新解放的黔东南农村地区还不具备立即开展土地改革的条件。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黔东南地区的实际,在汉族地区实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少数民族地区则在团结的原则下实行清匪和减租,执行只反匪首不反霸的政策。本文以黔东南民族地区为个案,探讨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是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清匪反霸以扫除土地改革的政治障碍的。  相似文献   

17.
张鸿 《中国记者》2023,(5):123-125
<正>2023年3月25日-27日,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以下简称“村BA”)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举行。遵义、铜仁、毕节和黔东南四个市州的代表队在现场足有四万观众之多的露天球场上一决高下。最终,黔东南州代表队力压群雄,问鼎“村BA”总决赛。球员欧明辉被组委会评为“MVP球员”(最优秀选手、最有价值球员),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欧明辉甚至被CCTV“封”为“‘村’BA球王”。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民事诉讼案件比较少,重要原因就是诉讼成本高。以黔东南的民国司法档案为中心考察民国时期黔东南民族村寨村民的民事诉讼成本,对当前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以及移植西方现代法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日报     
《中国地市报人》2014,(7):F0003-F0003
7月23日,是《黔东南日报》复刊30周年。《黔东南日报》是中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机关报,创刊于1959年2月1日,1960年9月29日因故停刊。1984年7月23日,《黔东南日报》正式复刊。  相似文献   

20.
地市区传统纸媒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好传播?《黔东南日报》给出的答案是,扬长避短,精耕深耕地方特色,坚持打造重点栏目,发挥品牌栏目的优势。《黔东南日报》开办诸如"清水江""灯下漫笔""黔东南故事""苗乡侗寨行"等重点品牌栏目,不仅有效引导了全州的舆论导向,又牵动着读者视线,也体现了民族地区党报的特色和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