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生真实地生活在日积月累的原生态课堂。研究如何保持原生态课堂鲜活的生命力,是师生发展的共同需要。一、为适应学情而拓展教学设计的弹性空间曾经听《阿Q正传》的公开课,当讨论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不少学生谈到精神胜利法的可爱、可取之处,教师仅颔首肯定,然后进入到预设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公开课”强力引领日常课堂的时代,教师们愈来愈迫切地希望对日常课堂进行深入思考,并大声呼唤“原生态”课堂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希望回到“教师一张嘴、学生一双耳”的口耳相传式的原始状态,而是希望建立起一种适合师生生命发展的“原生态”课堂,即“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和学习环境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并以此建立一种整体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以及符合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生活习性的课堂形态”。这种“原生态”课堂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中的“原生态”,是指在课堂教学的“行进”过程中,没有预计和预料到的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甚至是与课前预设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包括学生的“反应”。这种原生态教学是师生间建构的一些真实、自然、和谐的瞬间过程,也是师生间的一种智慧、灵性、默契,没有经过任何刻意加工的自由释放的教与学的过程。当这些“原生态”在我们的课堂上不期而遇的时候,我们教师必须独具慧眼,善于利用这些“原生态”,并即时纳入到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再现出师生间的“原汁原味”的真真实实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建构"原生态"的数学课堂,要基于数学的学科本质、学生的生命特质以及学习的和谐特质。原生态课堂,既能彰显数学的魅力,又能体现学生生命的本真,展现学生学习的追求。建构"原生态"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数学教学的应有之为。  相似文献   

5.
当那种自然生长式的课堂已在不知不觉中离我们而去,人们便提出“原生态课堂”这一新概念。我以为这并非是什么追求新奇、臆造术语的炒作.而是一种“教育回归教育”的理性呼唤和课堂“返璞归真”的迫切期待。  相似文献   

6.
原生态音乐课堂,宏观上来说是一个充满生命张力和人文关怀并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真实、有效、开放、返朴归真的课堂;微观上说是指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以学生生命的"原生态"为教学的出发点,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原汁原味"地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视听体验中真实有效地学习音乐,获得欣赏音乐的乐趣和  相似文献   

7.
孙伟 《辽宁教育》2010,(12):50-50
原生态课堂,是指师生生命发展的生活常态,也就是自然生长式的课堂。它是区别于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观摩课的一种日常教学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这种不刻意修饰,不包装作秀的原生态课堂看似平凡,但却承载了99%的教学任务。但是现实情况下的科学课堂(尤其是各级赛课)是多媒体教育技术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高中生物图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生物读图课堂教学中要回归读图课堂清新、自然的原生态风格,回归读图课堂平实、生活的原生态内容设计,回归读图课堂本真、简约的原生态过程,回归读图课堂明晰、实效的原生态学习,从而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重视生态课堂"原生态"的构建,让其成为能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迷人的"原生态"王国。呼应生命"原生态"的呼唤。从而创造一个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的、自由的、自然的小学语文"建构式""原生态"课堂环境。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新形势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应该贴合实际,回归真实,构建原生态课堂。原生态课堂是真实、自然的课堂,本文从三个视角探讨如何构建高中政治原生态课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历史的变迁,原生态音乐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也在随着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大多存在于民间艺人口头上的原生态音乐,就其音乐"传承人"一说,其现状,岌岌可危。然而还有些许音乐学者认为原生态音乐研究多数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对于原生态音乐进课堂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本文就原生态音乐是否适宜进课堂、原生态音乐进入课堂该如何做到对我国传统民间原生态音乐的传承和保护之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原生态音乐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但存在着保护和传承的危机。本文通过总结原生态音乐的价值,分析我国原生态音乐现状和当代意义,对保护和传承原生态音乐提出了建议,主要阐述了原生态进课堂的重要性以及其困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如今的一些公开课、教学研讨课与真实课堂的反差甚远,课堂教学追求的是表面的浮华和热闹,缺少对实际问题的思考。虽然其中的一些理念可以借鉴,但是他们的教学设计只是形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表面繁荣景象,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往往不强。其实,精心打磨的所谓优质课、示范课只是一种呈现教学高度的特例,它未必就适用于日常课堂。我们应呼唤课堂教学早日返璞归真,即呼唤教学的原生态。那么,应怎样构建日常的原生态课堂呢?笔者认为,构建原生态的课堂应做到三点。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们往往习惯于以顶礼膜拜的心态去观摩公开课,却难投情于日常的课堂。正如我们度过了愉快的节日而看不起“柴米油盐”的日子。其实。精心打磨的优质课、示范课只是一种呈现教学高度的特例,它未必完全适应于日常课堂。那么。我们怎样在其“思想”的引领下自信地构建日常的原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如何以聋校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借助原生态的气息去诱发聋生那潜在的灵气?笔者以为.首先应创设充满生命意蕴的原生态课堂,引导学生练习听说读写,以此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聋生的自我表达和感知品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公开课历来被视为日常课堂改革的“先锋”,但这种先锋的作用却因疏离“原生态”而日渐弱化。公开课要引领课堂改革,必须改变孤芳自赏与高傲,以亲和的面孔与日常课堂“牵手”。现呈现几篇公开课“变脸,,的案例,以透视实践者追求课堂“原生态”的行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改革期待追寻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原生态绿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教学要回归到"绿色"的原生态中去,就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结构,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动态生成",同时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征,让数学课堂教学处处荡漾关注生命、润泽生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杨勤华 《教师》2011,(36):32-32
"原生态"是一种存在于民间原始的形态。数学教学提倡"简约的教学方式",还原课堂的"原生态"。新课程改革出来后很多教师流于表面形式,我认为要洗去新课程表面的铅华,以真实的面容来面对,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只有原汁原味,才能品出教学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课堂“原生态”内涵,我是这样理解:一是没有经包装的原汁原味的课堂“真像”;二是以人为本.适应并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两者合一。构成真实、自然、整体、和谐的课堂生态。  相似文献   

20.
时下,“原生态”一词成了音乐领域描述“原汁原味”民歌的时髦词汇。从2004年西部民歌大赛,到南宁国际艺术节,再到2006年“青歌赛”首增原生态比赛,原生态民歌以其朴实自然的特殊魅力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文化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