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背着一袋钱,骑着一匹黑马,在敌人的炮火下机敏地穿行……这不是电视剧里的一个情节,而是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写照,那时,我是一名战地汇款员。  相似文献   

2.
我背着一袋钱,骑着一匹黑马,在敌人的炮火下机敏地穿行……这不是电视剧里的一个情节,而是我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真实写照,那时,我是一名战地汇款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军最先入朝,也是唯一一支未经和平整训,直接从国内战争转入抗美援朝战争的队伍。在朝鲜战场,四十军又是连续作战时间最长,作战最为艰苦的一部。面对敌人在武器装备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志愿军战士总结了一系列的特殊战法,在战场上灵活、机动运用,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4.
第三套方案     
陈晨 《出版参考》2009,(4):27-27
杰克在战场上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腹部,流血不止,战友们马上把他送到战地医院救治。  相似文献   

5.
罕见的阵地防御战 1951年夏秋季的防御作战,我军虽然取得了很大胜利,但在敌人密集的炮兵、坦克、航空兵火力的猛烈轰击下,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实践证明,仅仅依托一般野战工事,是很难有效地保存有生力量,进行持久防御的. 在夏秋季防御作战中,战士们为防炮、防炸弹,在山上挖了一些"猫耳洞".后来,又把这些"猫耳洞"挖深,把两个洞连结起来,形成一个"U"形地下坑道.敌人打炮时,战士们就进去隐藏;敌人步兵接近时,战士们便冲出来杀敌.这是朝鲜战场上坑道工事的雏形.  相似文献   

6.
先当合格的军人 1987年5月24日,高艾苏在老山1175.4高地前沿采访遭敌军伏击。手榴弹落在他脚下,被战士扔出去爆炸在空中,夺回一条命。冲锋枪弹打在他头顶的岩石上,一时间,战场枪弹横飞,潜伏在草丛的敌特工就要抓他。高艾苏拧开“光荣弹”,套上弹弦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所幸敌人被打退,他得以生还。战评时,扔手榴弹的战士立二等功,高艾苏立三等功。此次遭遇战的特写《当敌人袭来的时候》一发表,前线抢着收藏《解放军报》。  相似文献   

7.
林桥 《档案天地》2007,(3):18-20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我军一名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8.
战斗中,班长英勇捐躯,一战士挺身而出,带领全班杀败了敌人。几十年后,一位通讯员前去采访这位“老革命”:请问,您老当时是怎么想的?”“没想什么。”“那您当时有什么心理活动?”“没有什么心理活动。”“那么,请您谈谈当时的动机好吗?”“动机?什么动机?在战场上杀红了眼,从战场上下来,见了狗我都恨不得踢它两脚”。这是王安忆在中篇小说《小鲍庄》里描写的一位通讯员采访人物心理活动的一个片段(大意)。  相似文献   

9.
郑磊 《青年记者》2007,(11):80-80
清太祖努尔哈赤说过一番意味深长的谣“一个统帅,他最大的威胁,不是战场上对面的敌人,而是身后的将领和千军万马。”诚哉斯言。这正是作为管理者的经理人需要仔细咀嚼并吸取的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0.
滇西抗战从1942年5月日军入侵我国滇西开始,到1945年1月中美盟军将敌人赶出国门结束,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敌我双方先后投入兵力总计达三十余万人,死伤人数超过十万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印、缅抗日战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战役,不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这名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相似文献   

12.
利比亚战火燃烧至今,多国部队与利比亚政府军在军事打击、舆论对抗两个战场上进行着激烈较量。军事的“硬摧毁”和舆论的“软杀伤”明暗相衬、虚实相间,共同左右战局发展。在没有硝烟的舆论战场上。西方国家倚仗强大的舆论机器和娴熟的媒体运作,持续对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发起舆论攻势,增强了军事打击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51年在山东省济南市政府礼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一名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济南英雄山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黄祖炎将军遇刺的经过又是怎么样发生的呢?为何此事件如此惊动毛泽东呢?  相似文献   

14.
林桥 《湖北档案》2004,(5):40-42
建国初期,在山东省济南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事件: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遇刺。这名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没有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却倒在暗藏内部的敌人之手。毛主席对此事高度重视,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作出批示,并亲往墓地吊唁,这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是极少见的。  相似文献   

15.
王海 《军事记者》2004,(9):32-34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战样式的变革,战争愈来愈朝着“不直接杀伤敌人的肉体,而又迫使敌人战败”的方向发展。施计用谋,已远远超出了战场的时空而有效地作用于战争。而战时新闻宣传,作为非常状态下的政治传播的一种手段,在战争双方的战略战术使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一言一行都在验证这样的贤哲判断:为了维系西方文明,没有战争,就要制造战争;没有敌人,就要寻找敌人  相似文献   

1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中华民族史上最为耻辱和最为惨痛的一页.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凭借着手中的杀人利器,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无忌.他们先是逼夺了清王朝的咽喉要地大沽炮台,继而又攻陷了天津、北京等地,战场成为西方侵略者杀人的演练场,处于联军铁蹄之下的直隶广大城乡更是饱受侵略者的骚扰和洗劫.  相似文献   

18.
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史沫特莱  相似文献   

19.
1987年7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四版刊出新华社稿,题为《边防“猫耳洞”处处读书声》。一看便知,写稿的记者根本没有去过猫耳洞。因为猫耳洞有着特定的涵义,那是离敌人只有几米或十几米的战斗掩体,是战士们保存自己的地方。战士们在洞内是不能说话的,即使坐在一起,也只能用手势传递信息。吃饭时谁要将勺子碰到碗边发出响声,就是违反战场纪律,弄不好就要招来敌人的攻击,读书声就更不用  相似文献   

20.
<正>"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气焰千万丈。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那里灭亡!"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日歌曲──《在太行山上》,它的曲作者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词作者叫桂涛声。桂涛声是云南省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人,回族,生于1901年,卒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