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的中秋之夜,由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和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的“和谐中秋——浙江省外来民工节日大欢聚”晚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刚刚被评选出来的十位“最感动你的民工”和十位“最具才艺的民工”以及近百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民工代表,与省领导一起共度中秋佳节。同时,杭城100家餐饮名店也邀请了近千名外来民工一起吃团圆饭。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海宁日报》针对外来民工子女精神生活贫乏的实际,最近,通过报纸,发动社会各界为民工子弟小学捐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浙江长兴县"80后"农民工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文化程度、信息素养、融入城市意愿高.外来民工较本籍民工的素养、能力、求知动力、融入地方意愿更强,却处于竞争弱势.县图书馆必须加强对农民工--尤其是外来农民工的信息服务,从而加快其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总工会主办,浙江电台城市之声、浙江电视台民生休闲频道承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和谐中秋——浙江省外来民工节日大欢聚”今年已是第三年,活动受到了广大民工的热烈欢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谐中秋”已成为浙江广电集团的重点品牌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5.
项勇 《新闻实践》2007,(10):32-32,33
2007年,"和谐中秋"在浙江再次成功举办。本次"和谐中秋"活动,围绕关爱民工设置了五项活动项目:"最感动您的民工"评选、"最具才艺民工"评选、"感动民工好企业"评选、"感动民工的故事"征文比赛、"和谐中秋外来民工大欢聚晚会"。这五项活动的有机组合,在传统品牌活动的价值再提升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不断创新的活动理念"和谐中秋"是浙江广电集团十大重点活动之一,到今年已经第三次了。  相似文献   

6.
2004年6月,纪实性新闻专栏《走进民工》在浙江日报编委会提议并策划下推出。半年多来,栏目不仅受到1500万来浙江务工的外来民工的欢迎,而且受到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并引起国务院有关部委以及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和杭州电视台等媒体的特别关注。大家认为,浙江日报率先在全国党报中开辟民工专栏。热情讴歌民工在改革开放中的伟大作用和创新成就,深切关注一线民工的生存状况,满腔热忱地服务于广大民工,是党报认真实践"三贴近"、改进新闻报道的有益探索,反响热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服务民工——图书馆工作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但是,由于二元制度的根深蒂固,城市主导的社会却又一直非常冷淡这个主角,以至这个数以千万计的、低文化程度的群体在城市文明中感到茫然.强调了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城市居民改变对外来民工的歧视态度,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尽快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打工6个年头,已当了 3年新民晚报的特约通讯员,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慢慢品尝。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同志在特约通讯员聘任大会上的讲话时时激励着我──外来民工成为晚报的特约通讯员,是我们新民晚报的新景象,它体现了我们海纳百川的精神……兴奋之余,我也暗暗发誓一定要当好上海300万外来民工的“旗手”。 斗胆与晚报交朋友 以前读书时便喜欢写写画画,到上海后仍乐此不疲。但只是向我所在区的宝山报、宝山电台等区内媒体投稿,对新民晚报这样名誉海内外的“重量级”媒体总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理。机会出现在1996年…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斌 《新闻前哨》2006,(9):71-71
电视民生新闻因其主要着眼于街道、社区,讲述的是老百姓的新闻,老百姓的心事,老百姓的生活,如:经济住房、行车难和停车难、教育乱收费、下岗失业、外来民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等问题,因而特别受到老百姓的喜爱。电视民生新闻引发的电视新闻革命,它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不小的奇迹,毋庸置疑。但从目前的民生新闻发展来看,有些问题也应引起从业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杭州一民工学校二年级学生查超飞的父母都是安徽来杭务工的外来务工者者。时至春运高峰,1月28日下午,一家人要赶车返乡。学校知道情况后,决定将查超飞的数学考试提前,并单独为他安排了考场,让他考完试安安心心回家。  相似文献   

11.
魏显峰 《大观周刊》2012,(20):128-128
创办实训基地是提高民工综合素质,减少安全事故,解决政府管理民工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阅评     
北京晚报等为民工的切身利益仗义执言 元月2日北京晚报刊登《热点时评》文章“谁能为民工做主”,就最近年关迫近期间连续发生民工为追讨拖欠工钱而与老板发生纠纷的事件执言:面对大量的民工法律纠纷,谁能为他们做主,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呢? 文章说,民工无依无靠,没有人为他们撑腰,是城市里最软的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把。找政府,哪个部门来做这项工作不清楚;找工会,没有一个关于民工的工会组织;找法律,没有专门的劳动法,现有《劳动法》也无法解释和规范他们身上的许多事情;找消协,更不可能,很多事不属于消费范畴。…  相似文献   

13.
注意"新闻民工"的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爱国在湖州一次新闻业务骨干的培训班上说,“今年初,我在收到一些署名‘新闻民工’的记者学生寄来的贺年卡后,才意识到这个词的存在”。在搜狗(www.sogou.com)上键入“新闻民工”,可以找到170多万个相关网页。但关于这4个字的含义,却很少涉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展江在《把知识产权还给“亚民工”研究生》一文中曾说,“新闻民工”是指一些被聘用的记者,按稿计酬而不能享有编制内同仁的福利。  相似文献   

14.
胡文 《视听纵横》2006,(1):120-120
2005年11月17日,到浙江省某县城出差,听到了电台正在播出的一则题为《民工领到血汗钱》的消息,里面说道:“今年1-9月.县劳动监察大队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共为420多名民工追回被业主克扣、拖欠的工资、押金等200多万元……”听罢此文,感慨良多。作为县级广播电视,宣传报道县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成绩,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听众听了此文后难免发出这样的疑问——是谁在拖欠民工工资?民工领不到工资生活状况如何?为什么付出了劳动却领不到工资?这些听众最想知道的,该则报道未作具体分析。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似文献   

15.
春节越来越近,在外打工的民工纷纷返乡,这本是一件很平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各地媒体竟异口同声地、铺天盖地地报道民工提前返乡的种种好处,说什么“提前返乡,不再饱受拥挤之苦”、“可以不买春运期间的涨价票”等等,这些报道的目的无非就是说“民工拿到了薪水,不再有欠薪了”,这是好事,也的确值得宣传,无可厚非。但是,在我们舆论“一边倒”的推波助澜下,  相似文献   

16.
日理万机的温家宝总理为民工讨工钱的事报道后,各地刮起了一股“清欠”民工工资的暖风:尤其是各地政府带头“清欠”,要求政府投资的项目按合同规定的时限付清工程款,并责令施工企业限期补发所拖欠的民工工资。由此我想起了另一种“清欠”——各地新闻媒体拖欠作稿费的事,亦属“清欠”之列。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中旬,南昌市政府向社会公告:“对拖欠民工工资的单位特别是建筑施工单位将建立不良行为档案,有不良行为的用人单位将定期予以通报并以此作为审批资质、年检以及竞投标的参考依据,对拖欠民工工资产生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严惩。”南昌市政府的作法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尤其在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民工中产生强烈反响。其间,我们也看到档案在救助、保护弱势群体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春节临近,又到了民工返乡的高峰期。当他们背着大包小包,怀揣一年的血汗工钱走进火车站时,会遇到什么?据媒体报道,在北京西客站,活跃着一批奇怪的“工作人员”,他们以骗、蒙、吓打的方式,将等车的民工们带进车站休息室,然后强行收取高额“休息费”。他们采用的惯常方式是:将手中一张工作卡一亮(有人还自是警察),然后用勿庸置疑的口气喝道:你们俩,过来!先以查票为名盘问几句,然后命令民工跟他们走,如果有民工表示一点怀疑,甚至会遭到殴打。  相似文献   

19.
我所在的这座城市大概有200万民工。他们承担着这座城市90%以上的体力活。有一种民工在本地被称为“棒棒”。谋生的工具是一根扁担和两根绳子。谋生的手段是帮我这类所谓的城里人搬运重物。公司也一样.职员不愿意搬的重东西,就叫这些民工来搬。公司行政部的大姐为了图方便。就固定了一个有联系方式的民工,大概三十五六岁。一来二去.大家也就混了个脸熟。  相似文献   

20.
大型公益活动“和谐中秋”,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下,联合浙江省市总工会、各地市电台推出的以关爱外来民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重大活动。自2005年起,“和谐中秋”活动已连续举办四年,一年比一年办得更充实,更有新意,每年都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