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欠缺,宋代女诗人朱淑贞生平事迹难以详考,但基本可以确定她曾经历了不如意的婚姻。朱淑贞出身仕宦人家,幼时居于钱塘。她清才丽质,工诗词,擅书画,通音律,少女时代梦想的是才貌双全善解人意的夫婿,在《秋日偶成》、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酒泉市一中朱淑贞青少年时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正在完成由儿童到成人的发育过渡。由于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突变,副性征的出现和成熟,出现了青少年对自身变化的敏感。好奇、羞怯甚至恐惧心理,也出现了对异件的神秘、向往、探索和...  相似文献   

3.
农药对池塘生物的影响浙江浦江县虞宅中学初三(1)班(322207)朱淑贞水中的生物在我县是很常见的。为了解一定比例的农药与水生生物生长的关系和农药毒杀水生生物原理,我特做了此实验。通过实验,了解水生生物的抗药性以及水体污染对池塘生态平衡的影响。实验材...  相似文献   

4.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10个普普通通的数字,经“能人巧匠”装点之后,却妙趣横生!不是吗?请看: 数字谜我国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写了一首名为《断肠谜》的数字诗文。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称"××居士"唐代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词人秦观,号淮海居士,周邦彦,号清真居士;朱淑贞,号幽栖居士;南宋文学家刘克庄,号后村居士;词人李清照,号易安  相似文献   

6.
噹!噹!噹!上课钟响了,四年级的学生挨次序,在操场上坐成马蹄形,中间放着教桌,教桌旁边放着四只煤炉、一篮煤球、字纸篓、稻柴圈、木片、蒲扇、火钳等物件。朱淑贞老师面带笑容走到教桌旁边,向学生们说明今天劳动课的内容是生煤炉。接着提问:“谁家里用煤炉的?”绝大部分学生的手都举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润物有情如著意,滋花无语自施工。"宋代著名女诗人朱淑贞歌咏春雨的诗句,语言清丽,构思精巧,体物入微,赞美了雨润万物的功德。当我们把视线转向从教28年的朝阳市双塔区文化路小学郭淑芳校长,便从她出众的专业素养、超前的创新思维、扎实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奉献精神,感受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修为与人生高度……2004年8月,双塔区校长全部重新竞聘,她由一名出色的业务副校长成为南街小学校长。接任校长时,南街小学办学条件极其艰苦:学校的电教设备只有一台老式电视,教师的办公桌椅和学生的课桌  相似文献   

8.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与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苏小小的《蝶恋花》、晏几道的《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邓千江的《望海潮》、吴激的《春草碧》、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朱淑贞的《生查子》、蔡松羊的《石州慢》、张先的《天仙子》等,曾被人誉为“宋金十大曲”。但无情的岁月,如大浪淘沙,其中一些当时被人们交口赞誉的“金曲”失去了它的光泽,只剩下苏、柳、辛的三支曲子,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尤以柳永的《雨霖铃》更以其真率明朗之美,而愈来愈显露出熠熠生辉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9.
中国几千年文学发展的历史,载入史册的女作家是为数不多的。宋代的李清照却以多方面的才能,独创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受到后世极大的推崇。本文仅粗略探讨一下李清照词中的女性形象。 “诗言志,词缘情”。词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开始,天生就具有一种柔弱、妩媚的形态。而女性做为词的主人公也成为较普遍的现象。从花间、南唐至北宋,很久以来,大多是男子在作闺音,真正出自女子之手的词实在不多。宋代除李清照以外,较有名的还有朱淑贞、魏夫人。读李清照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笔下的与众不同的女性形象。李清照塑造了…  相似文献   

10.
菊花诗     
陶渊明独爱菊,爱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那是隐逸者赋予菊的内涵;元稹惜菊,惜那"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颂菊,颂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品格……诗人赏菊、爱菊、怜菊……都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归。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都可称得上是好诗。  相似文献   

11.
学近苏辛 嗣响易安——吴藻词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实在是女性的文学。这不仅因为她传播于红巾翠袖之口,婉娈旖旎,悦人耳目;且由于她改变了向来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转而抒写女子的生活、思想、感情和需求,缠绵悱恻,要眇宜修,以阴柔之美,胜阳刚之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特定的文学形式还孕育出一批聪慧过人的女作家,她们虽被封建的礼教法规禁锢于深闺之中,足不出户,却能以锦心绣口铸绝妙好词,通文坛之声气,与须眉丈夫试比高下。自北宋末年李清照率先脱颖而出,南宋的朱淑贞继之于后,直至有清一代,闺彦之词?而成集者,人以百计,篇以万数,形成群芳暄妍的  相似文献   

12.
师德三字歌     
为人师,讲师德,爱学生,敬职业。昔孔子,弟三千,教有方,德才兼;陶行知,创晓庄,举志士,后人赞;陈嘉庚,办学堂,育栋梁,兴中华;邵逸夫,惠桑梓,功当代,利千秋。中华史,五千年,古今贤,代代传。育学子,神圣业,陶冶人,师之责。顽皮生,需爱心,贵在诚,妙在导,尊人格,不体罚,笃真情,智必达,学困生,多关心,精诚至,金石开,教诲人,晓以理,动真情,做表率,尖子生,勿偏心,常激励,方成器,导清泉,育桃李,播芳馨,泽后人。学不倦,诲不厌,谦受益,满招损。苦钻研,业务通,勤实践,勇创新。取人长,补己短,重教…  相似文献   

13.
人出生,性本纯,近朱赤,近墨黑,近雅士,取人长,过相规,业相助。曰诚信,言与行,诚为根,信为本,诚真切,不含糊,诚待人,不虚假。事守时,讲信义,重信誉,忠信守,言必行,行必果,守承诺,循无违。曰团结,重交谊,事业上,各有争,求知识,宜领先,看效果,有参差。人胜我,找差距,人喜庆,心不妒,比我弱,热情待,诚心助,不歧视。富无种,穷无根,穷思变,工读先,既自立,又自觉,年计春,日计晨。曰自强,刻苦学,有恒心,方可及,知国史,思爱国,知地理,守疆域。我先贤,聪且慧,发明多,创在前,造纸术,印刷术,指南…  相似文献   

14.
舜国翁新时代,讲荣耻,爱祖国,应为先。此传统,古有之,一代代,永流传。战国时,山河破,投泪罗,有屈原。宋陆游,九百篇,爱国情,诗中见。岳家军,抗金兵,精忠心,报国愿。郑成功,收台湾,荷人逃.国人欢。清康熙,御亲征,战俄军,凯旋还。邓世昌,甲午战,拼死打,敌胆寒。林则徐,焚鸦片,保国家,义冲天。詹天佑,修铁路,长志气.人称赞。杨靖宇,抗敌顽,宁玉碎,不瓦全。吉鸿昌,真爱国.不怕死,美名传。毛泽东,救中华,立新国,巨人站。我民族,扬国威,众列强,不敢犯。邓小平.搞改革,国力翻,港澳还。新中国,更强大,此…  相似文献   

15.
找乐儿     
课堂这么火,作业这么多,放松放松,自己找个乐儿。踢踢球,唱唱歌,登登山,爬爬坡,把眼放远,卸载心上的枷锁。啦啦啦,一千个乐儿,一万个收获。课程这么紧,考试这么多,放松放松,自己找个乐儿。游游海,下下河,聚聚会,唠唠嗑,把心放宽,眼前是天高海阔。啦啦啦,一千个乐儿,一万首歌。  相似文献   

16.
美丽     
侣‘““tl八“,“,,tl,。,t日‘、,‘tl,“,l毕)I,t,侣“,“t‘八“一,,:。。,,t八,lt、‘;i,:。‘,i石夕,:.,ir,弓‘a“t‘八‘1 Pt“,,‘tsi,,tl,‘I“‘;、,。,,、。加,‘.侣。。:、ti广l,{仇v:,:交(‘口广‘“‘{:11甘{‘,t“,,·美丽  相似文献   

17.
快乐大课间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快速跑步进操场,先做集体广播操,再来分组做活动。跑步,跳绳,踢毽子,排球,篮球,羽毛球,动作娴熟整齐划一,争分夺秒培养集体理念。哦一一大课间,大课间,快乐的大课间,每天锻炼一小时,练得身体强又棒。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一响,同学们快速跑步进操场,先做集体广播操,再来分组做活动。跑步,跳绳,踢毽子,排球,篮球,羽毛球,身手矫健神采飞扬,团结协助培养友爱情感。哦一一大课间,大课间,快乐的大课间,每天锻炼一小时,好好学习争做栋梁。  相似文献   

18.
诚信儿歌 幼不学,不成器, 讲真话,排第一, 小朋友,要诚实 不撒谎,要牢记 做作业,靠自己, 考试时,不作弊口 红领巾,守信誉, 不骗人,最要紧, 重承诺,别人信。 小朋友,从小起, 听我歌,守诚信。 —上海市青浦区庆华小学 沈蔑苇 诚信歌 我中华,五千年, 好儿郎,垂青史。 君一言,加难追, 承一诺,值千金。 立大业,就伟业, 诚为先,信为本‘ —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 张天予 诚实与守信 诚实守信真重要, 人品素质全靠它。 缺一少一都不行, 诚实守信人人夸。 撒谎失约人人厌。 它俩就像左右手, 伴随你们和我们。 —上海市杨…  相似文献   

19.
扫盲千字文     
扫盲千字文人在社会,敬业乐群,同舟共济。自重敬人。__,,先全局私、渍。已先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交往.5一瓢减利让,人敬一尺,我敬一丈。,-;。;民,县一微_,;_三冬如雕,,恶语伤人,六五犹寒。j。一公众场围镁严一键规章一H。光移财...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