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生着面前     
吴凯松 《教师》2011,(25):127-127
生活是个永恒的谜。在生活面前,你我,或纵情高歌,或浅唱低吟;或沉思,或纵酒;或感春,或伤秋;或喜,或忧,或怒,或愁……  相似文献   

2.
5月29日 晴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3.
排序包括词的排序,句的排序和段的排序。弄清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解答排序选择题的主要方法。其关系通常表现为或大小,或主次,或缓急,或先后,或远近,或内外,或尊卑,或递进,或因果,或比照,或虚实,或总分等等。试以下文为例;①西方的艺术家几十年来全力以赴研究点、线、  相似文献   

4.
典藏金句     
心如烟云,或卷或舒,或浮或沉;情如流水,或急或缓,或浊或澈。——祁瑶震《孤独》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二中学  相似文献   

5.
5月29日 晴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或馥郁,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或悲戚,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 生活如画,或明丽,或黯淡,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相似文献   

6.
论朱熹词     
朱熹乃旷世大儒,平生浸淫学术,雅好诗文,亦偶发词兴。其词作虽仅18首,但在宋代理学家中比较起来,朱熹词作水平不俗。其内容题材或游历,或咏物,或抒情,或送别,或唱和,或题赠,各臻其妙;其风格或气骨豪迈,或清逸空灵,或俊朗雅洁,或婉转苍凉。手法娴熟,词旨深微,颇得词之精妙。  相似文献   

7.
波莱罗     
符松 《神州学人》2010,(1):38-39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不同的时期、心境喜欢的音乐也不一样。或轻松或古典、或流行或高雅、或乡村或交响、或京剧或洋腔、或二胡或提琴、或唢呐或管笛、或锣鼓或长号……对我来说,有一种音乐却始终滞留心底.只要一听见它,似乎就会拨动内心深处的某根弦,这就是常常令我心绪激荡的打击乐。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诗之用典,不外袭意与袭辞二端。其手法,或直用,或化用;或显用,或隐用;或概用,或摘用;或正用,或反用。如玉盘走珠,灵活多变,而皆为我所用。王安石可以称为宋人"以才学为诗"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近日,山西省稷山县中小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陆续开幕。艺术节上,学生个个心潮澎湃,激情飞扬,尽情展示各自的风采,或舞蹈、或歌唱,或相声、或小品,或画画、或书法,或诵读、或器乐演奏。本次艺术节的开展是该县教育局认真落实  相似文献   

10.
水粉画、丙烯画和油画都讲究"笔触",也就是利用笔法的纵横交错,创造出需要的画面效果。或干或湿、或顺或逆、或急或慢、或刚或柔、或轻或重、或擦或扫、或长或短、或方或圆、或直或曲……"笔触"一定要根据对象的形体及画面的整体需要来运用,它们对塑造形体的多变、对烘托画面的气氛起着一定的表现作用。应用得当,能使画面增添许多情感和魅力。  相似文献   

11.
说“安”     
立意范本之二:巧析文字中国的方块字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文字。只只孤立,字字独意。它深蕴着魔术般的魅力,或庸俗、或典雅、或慷慨激昂、或低沉哀婉、或褒或贬、或咏志、或诉怨、或昂首高歌、或低头呻吟,全靠写作者的拼凑组合。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放歌,或高或低,或长或短,或深沉或激昂,或悠闲或急促,每一种音调都缺一不可,齐备的生命音符合奏成和谐的人生韵律。没有一种表达能永远停留在激越高亢,也没有一种倾诉会走不出平淡低回。  相似文献   

13.
目标,即想要达成的境地或境界。每个人都有目标,所不同的是,人与人的目标,或合理或不合理,或远大或平凡,或清晰或模糊,或坚定不移或摇摆不定……成功学认为:一个人确立的目标如果科学合理,且清晰并深入内心,那么,目标往往能够实现。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4.
翻检常见的一些文言文本,其注释有不少错误:或注音,或义训,或引文,或粗疏,或不明词意,或不明文物,或不明史实,或不明文意,乱加标点,造成失误。文本列举训诂的诸种方法,以便对古代各种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正确的训释。  相似文献   

15.
花生短短八个多月的成长旅途中已经经历了许多许多的第一次,或趴或爬或坐或站,或哭或笑或颦或嗔,都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酸酸甜甜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杨柳就在文人墨客笔下频频出现,诗人词人借之或歌春景,或咏愁肠,或斥狂妄之辈,或颂兢兢之修为,或惜韶光,或话别情,或诉凄凉,或说沧桑……不一而足,杨柳所表达的意义可谓多矣。  相似文献   

17.
脸,生命的诠释江西某考生人都有一张脸,或俊俏,或平凡,或丰满,或清癯,或喜悦,或忧郁,或淡泊,或愤世,或孤傲,或谄媚……每个人的脸都诠释着不同的生命历程——或繁花似锦,或荆棘丛生,或丽日晴空,或乌云密布,或春风得意,或坎坷沧桑……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这镜子里映照着几张古人的脸,我置身于历史的展厅,玩味着人生的种种滋味——忧郁之脸,生命之无常他的脸,是一种深刻的忧郁。那个深秋的日子,王勃凝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叹人生如浮舸,飘摇如浮云,于是心凉如冰雪。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丧小命。就在他奋笔疾书,写就千古奇文《滕…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中国古代复杂的教育机构。从举办者看,或个人举办,或宗族兴建,或乡里修造,或官方建立;从教育功能看,或静修德业,或举业考课,或精研学术,或宣讲教化;甚至从名谓称呼看,也有许多不同,或称书院,或称书堂,或称精舍,或称学塾。历史的漫长,地域的复杂,使得书院错综纷繁。至于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书院与学术思想的发展、书院与教师群体、书院与  相似文献   

19.
丫,你说,青春或伤感或飞扬或华丽或寂寥或反叛或绝望,这就是青春的文字。感叹我们曾经那么桀骜不驯,感叹时光那么白驹过隙,一晃神,却发现依旧繁花似锦的春天我们天各一方。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或苦或甜。最终都逃不过面对死亡。死亡面前。或泰然以对,或悲伤处之。完全在于我们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